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482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冷却器回路(31),在该冷却器回路中,冷却器(32)、冷却器回路泵(33)和第一热源(35)串联连接;电池线路(40),在该电池线路中,降温器(6)和牵引电池(46)串联连接;第一连接部(39),该第一连接部布置在第一热源(35)下游,在第一连接部处能选择性地将冷却剂导入电池线路(40)中;第二连接部(48),该第二连接部从电池线路(40)通至冷却器回路(31)的在第一热源(35)上游的一部位(52)处;还包括在第二连接部(48)和第一连接部(39)之间延伸的冷凝器线路(57),冷凝器线路(57)具有液体冷却的冷凝器(3)。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这种热管理系统的机动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具有调温回路和与该调温回路配合作用的制冷剂回路。该热管理系统用于对车辆部件调温以及用于对车辆乘客舱调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热管理系统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1、ep 3 711 983 a1公开了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在该热管理系统中,借助热泵功能经由冷凝器42和电辅助加热器46对车辆乘客舱进行加热。例如经由驱动马达24的低效运行(微调)对高压储存器16进行加热。为了经由电辅助加热器46或热泵功能对高压储存器进行加热,冷却器26必须被穿流,这会导致热量损失到环境中。这又会导致效率和加热功率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至少部分解决上述缺点。所述任务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动车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器回路,在该冷却器回路中,冷却器、冷却器回路泵和第一热源串联连接;电池线路,在该电池线路中,降温器和牵引电池串联连接,降温器在流体方面与电池线路分开地能被制冷剂回路穿流;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在冷却器回路中布置在第一热源下游并且在冷却器上游,在第一连接部处借助第一阀装置能选择性地将冷却剂导入电池线路中;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从电池线路通至冷却器回路的在冷却器下游并且在第一热源上游的一部位处,该部位具有第二阀装置,利用该第二阀装置能选择性地将电池线路和冷却器回路以传导流体的方式连接,和/或降温器和牵引电池能连接成环状的电池回路;以及在电池线路和冷却器回路之间的第三连接部,降温器在电池线路中布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热管理系统还配备有冷凝器线路,该冷凝器线路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之间延伸,冷凝器线路具有冷凝器并且冷凝器在流体方面与冷凝器线路分开地也能被制冷剂回路穿流。通过液冷式冷凝器的该改进的连接,可以在绕过冷却器的情况下直接加热牵引电池。也可经由热泵功能有效地实现加热车辆乘客舱。由此得到在效率方面的改进以及加热功率优点。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凝器线路在绕过第一热源的情况下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之间延伸。尤其是冷凝器线路与第一热源并联连接。这开辟了附加的运行模式,因为冷凝器线路和第一热源可被相互独立地穿流。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借助流量控制阀或第一阀装置能调整通过冷凝器线路的流量。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热管理系统还配备有在绕过第一热源的情况下并与冷凝器线路并行地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之间延伸的线路,其中,在该另外的线路中布置有第二热源。将第二热源连接在与第一热源不同的线路中能实现特定地满足各个热源的调温要求。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线路在第一连接部和降温器之间包括热源。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线路在第三连接部和牵引电池之间包括热源。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冷凝器线路中布置有加热热交换器。由此,冷凝器线路也用作用于加热车辆乘员舱的加热线路。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热管理系统还具有电池旁通管路,该电池旁通管路从电池线路分支出来,绕过牵引电池并且重新通入电池线路中。由此能实现电池线路被穿流、但牵引电池被绕过的运行状态。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热管理系统还具有降温器旁通管路,该降温器旁通管路在降温器上游从电池线路分支出来并在降温器下游重新通入电池线路中。由此,在不需要降温器的运行状态下,可以避免通过降温器的液压损失或者抑制到冷却回路上的热量损失,如果降温器无法在制冷剂侧被截止的话。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连接部还具有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直接连接到第二阀装置上并通向冷却器回路的在冷却器下游并且在第一热源上游的所述部位。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冷凝器线路从连接管路分支出来。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热管理系统还配备有nt冷却器,从冷却器回路分支出该nt冷却器的供应管路,并且该nt冷却器的排出管路通入连接管路中,在连接管路中在该通入部和冷却器回路之间布置有单向阀,该单向阀阻断从冷却器回路到连接管路中的流动。通过nt冷却器可降低连接在下游的部件的前行温度。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冷凝器线路直接连接到第二阀装置上,并且第二阀装置具有如下的切换位置,在该切换位置中同时截止连接管路和冷凝器线路。由此可节省单向阀,因为通过阀侧的截止在某些运行状态下防止回流。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阀装置至少具有三个切换位置,其中:在第一切换位置中,降温器和牵引电池能连接成环状闭合的电池回路;在第二切换位置中,电池线路与冷凝器线路以传导流体方式连接,并且连接管路被阻断;以及在第三切换位置中,电池线路同时与冷凝器线路和连接管路以传导流体方式连接。

16、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这种热管理系统的机动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冷凝器线路(57;71;143)在绕过第一热源(35)的情况下在第二连接部(48;103)和第一连接部(39)之间延伸。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借助流量控制阀(61)或第一阀装置(142)能调整通过冷凝器线路(57;71;143)的流量。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在绕过第一热源(35)的情况下并与冷凝器线路(57;71;143)并行地在第二连接部(48;103)和第一连接部(39)之间延伸的线路,其中,第二热源(64)布置在该另外的线路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池线路(40)在第一连接部(39)和降温器(6)之间包括热源(41)。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池线路(40)在第三连接部(55)和牵引电池(46)之间包括热源(4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在所述冷凝器线路(57)中布置有加热热交换器(6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具有电池旁通管路(54),该电池旁通管路从电池线路(40)分支出来,绕过牵引电池(46)并且重新通入电池线路(40)中。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具有降温器旁通管路(92),该降温器旁通管路在降温器(6)上游从电池线路(40)分支出来并在降温器(6)下游重新通入电池线路(40)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48;103)还具有连接管路(50;104),该连接管路直接连接到第二阀装置(49;111;121;131)上并通至冷却器回路(31)的在冷却器(32)下游并且在第一热源(35)上游的所述部位(5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NT冷却器(101),从冷却器回路(31)分支出该NT冷却器的供应管路,并且该NT冷却器的排出管路通入连接管路(104)中,在连接管路(104)中在该通入部和冷却器回路(31)之间布置有单向阀(106),该单向阀截止从冷却器回路(31)到连接管路(104)中的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冷凝器线路(57;71)从连接管路(104)分支出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冷凝器线路(57;71)直接连接到第二阀装置上,并且第二阀装置(111;121;131)具有如下的切换位置,在该切换位置中同时截止连接管路(111;121;131)和冷凝器线路(57;71)。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第二阀装置(111;121;131)具有至少三个切换位置,其中:

15.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机动车。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冷凝器线路(57;71;143)在绕过第一热源(35)的情况下在第二连接部(48;103)和第一连接部(39)之间延伸。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借助流量控制阀(61)或第一阀装置(142)能调整通过冷凝器线路(57;71;143)的流量。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在绕过第一热源(35)的情况下并与冷凝器线路(57;71;143)并行地在第二连接部(48;103)和第一连接部(39)之间延伸的线路,其中,第二热源(64)布置在该另外的线路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池线路(40)在第一连接部(39)和降温器(6)之间包括热源(41)。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电池线路(40)在第三连接部(55)和牵引电池(46)之间包括热源(4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在所述冷凝器线路(57)中布置有加热热交换器(6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具有电池旁通管路(54),该电池旁通管路从电池线路(40)分支出来,绕过牵引电池(46)并且重新通入电池线路(40)中。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管理系统,还具有降温器旁通管路(92),该降温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阿尔戈伊尔R·皮希鲍尔A·苏卡A·里奇腾伯格S·埃格塞尔O·霍恩P·马里内尔F·阿特迈尔S·霍夫曼宁格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