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4430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涉及零件铸造领域,包括支撑台(10)、支架(20)、顶板(30)、连接板(40)、升降机构(50)、上模具(60)、振动机构、下模具(80)及夹紧机构;支架(20)为两根,它们分别设置在支撑台(10)端面;两根支架(20)上端通过顶板(30)连接,顶板(30)下侧平行设置连接板(40);升降机构(50)设置在顶板(30)与连接板(40)之间且其输出端贯穿连接板(40)、与上模具(60)转动连接;振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台(10)端面且振动机构上侧设置下模具(80);夹紧机构为多组、它们绕下模具(80)中线均匀分布。该铸造设备在铸造过程中,能避免铸造液外溅的同时保证铸造液均匀填充,确保铸造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铸造,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


技术介绍

1、汽车零件是构成汽车整体各个单元以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系列产品,目前,发动机基体、变速箱壳体、气缸盖、离合器壳、驱动后桥等汽车零件结构通过铸造成型。铸造,即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然后将液体浇至铸型模腔内,利用模具内腔的压力实现熔融态金属对于模具内腔的填充,最后经过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具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

2、然而,由于整车空间限制以及零件功能模块、抗震动抗老化等性能的需求,部分汽车零件为具有较大壁厚差的复杂结构;在该复杂的汽车零件结构铸造过程中,由于对应的铸造模具型腔的不规则形状以及铸造液材料自身的冷却温度等影响,造成铸造液无法及时、快速、均匀的填充铸造型腔,从而导致铸造成型的零件表面出现气泡孔洞、裂纹等以及铸造成型的零件厚度精度低、力学性能下降(由于铸造过程中铸造液未能及时进行均匀填充、导致零件壁厚差异明显处出现应力梯度,进而造成零件整体的力学性能下降)等不良事件的产生,一是影响铸造效率、增加零件生产的耗时,二是增加铸造不良率、提升铸造成本。同时,在汽车零件铸造成型过程中,高温熔融态金属液易由合模的两个模具(即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溅出或渗出模具,一是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烫伤、增加铸造的潜在安全风险,二是溅出或渗出的金属液易粘附在机械设备上、出现凝固,难于清理且易造成机械设备的卡滞,进而降低铸造及其相关配套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设备维护、保养成本,三是造成铸造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b>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该铸造设备能够在铸造过程中,通过对成型模具实时产生旋转、抖动,辅助铸造液快速、均匀填充成型模腔,从而确保铸造零件的整体精度以及均匀性;同时,该铸造设备还能在铸造过程中,对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有效密封,避免铸造过程中铸造液飞溅而导致的人员或设备损伤。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包括支撑台、支架、顶板、连接板、升降机构、上模具、振动机构、下模具及夹紧机构;支架为两根,它们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台端面的左、右侧;两根支架远离支撑台的一端之间通过顶板连接,顶板下侧平行设置连接板且连接板两端分别与对应支架固定连接;升降机构设置在顶板与连接板之间且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与位于连接板下侧的上模具转动连接;振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台端面中部且振动机构上侧设置下模具,下模具与上模具对应设置;夹紧机构为多组、它们绕下模具中线均匀分布在下模具外圈。

4、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台底部设置支撑脚,用于整个铸造设备在地面上的支撑放置。

5、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振动机构包括环形导圈、旋转杆、升降滑块及复位弹簧,环形导圈固定设置在支撑台端面中部且环形导圈与下模具同轴设置,环形导圈端面(即远离支撑台的一端)设置为波浪形结构;下模具底面对应环形导圈且绕其自身(即下模具)中线均匀设置多个弧形卡块,弧形卡块滑动卡接在环形导圈对应段,从而实现下模具在支撑台上的支撑定位以及转动;旋转杆同轴设置在下模具下侧,旋转杆贯穿支撑台且与支撑台转动连接,升降滑块对应旋转杆设置在下模具底面且升降滑块底部开设弹簧槽,弹簧槽内壁与旋转杆位于支撑台端面上侧的外壁滑动连接且旋转杆顶端端部通过复位弹簧与弹簧槽顶面连接,从而实现下模具转动的驱动。

6、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杆通过设置在支撑台底面下侧的第一驱动机构控制其转动,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支座、电机吊杆及转动电机,电机支座通过多根电机吊杆固定设置在支撑台底面,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支座端面且位于多根电机吊杆之间,转动电机输出轴与旋转杆下端固定连接。

7、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杆位于支撑台端面上侧的外壁且绕其自身轴线均匀开设多根竖直滑槽,升降滑块底端内壁且对应竖直滑槽设置滑动卡块,滑动卡块滑动卡接在对应竖直滑槽内,从而实现旋转杆与升降滑块的同步转动以及升降滑块沿旋转杆轴线方向的滑动。

8、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驱动杆、连接块及夹紧块,驱动杆上、下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板、支撑台,且连接板、支撑台对应驱动杆开设水平滑槽,驱动杆滑动设置在水平滑槽内;驱动杆靠近下模具的一侧端面通过连接块设置夹紧块且连接块滑动套接驱动杆外壁;夹紧块位于支撑台端面且夹紧块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夹紧块竖向中部开设夹持凹槽且夹持凹槽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弧形顶块,两个弧形顶块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弧形轨道,下模具底面外圈且绕其自身中线、上模具顶面外圈且绕其自身中线分别均匀开设多个滚珠槽,滚珠槽与对应侧面的弧形轨道相对应且滚珠槽内转动设置滚珠;下模具端面中部开设成型凹槽、上模具底面中部对应设置成型凸模,下模具位于成型凹槽外圈的端面固定设置环形密封块且环形密封块中轴线与下模具中线共线,环形密封块端面中部开设环形槽,上模具位于成型凸模外圈的底面且对应环形槽设置环形密封圈;支撑台底面下侧、连接板顶面上侧分别设置与模具(即上模具或下模具)同轴的环形转板,环形转板分别与对应的支撑台或连接板转动连接且环形转板对应驱动杆开设弧形滑槽,驱动杆上、下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弧形滑槽内,从而利用环形转板的转动实现夹紧块的滑动。

9、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杆的上、下两端端部分别设置限位块,用于避免驱动杆与环形转板发生脱离。

10、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杆位于连接块上、下侧的外壁设置环形凸块,连接块上、下端分别通过伸缩弹簧与对应的环形凸块连接且伸缩弹簧位于驱动杆外圈,确保夹紧块与上模具、下模具同步进行振动,保证振动过程中的夹持力。

11、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模具位于环形密封圈外圈的底面且绕上模具中线均匀设置多根定位销,下模具端面且对应定位销开设导向槽,通过定位销与导向槽的配合,一是用于上模具下移过程中的导向、避免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发生偏移,二是确保上模具与下模具同步转动、保证铸造过程中模腔的稳定性。

12、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环形转板通过设置在一侧支架上的第二驱动机构控制其转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定位支座及驱动齿轮,一侧支架内壁固定设置定位支座且定位支座被一根驱动轴贯穿,驱动轴与定位支座转动连接且驱动轴上、下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板、支撑台,驱动轴与连接板、支撑台转动连接且驱动轴对应连接板上侧的环形转板外壁、驱动轴对应支撑台下侧的环形转板外壁分别固定套接驱动齿轮;两个环形转板外壁分别固定设置外齿环且外齿环与对应的驱动齿轮啮合。

13、以下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

14、本申请通过驱动杆、连接块、夹紧块组成的夹紧机构以及环形转板的配合,实现上模具下移与下模具形成成型模腔后的夹紧,同时配合环形密封块与环形密封圈,实现对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成型模腔外圈的封闭,从而有效避免铸造过程中金属液溢出、飞溅而造成的人员或设备损伤。同时,本申请通过环形导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0)、支架(20)、顶板(30)、连接板(40)、升降机构(50)、上模具(60)、振动机构、下模具(80)及夹紧机构;支架(20)为两根,它们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台(10)端面的左、右侧;两根支架(20)远离支撑台(10)的一端之间通过顶板(30)连接,顶板(30)下侧平行设置连接板(40)且连接板(40)两端分别与对应支架(20)固定连接;升降机构(50)设置在顶板(30)与连接板(40)之间且升降机构(50)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40)、与位于连接板(40)下侧的上模具(60)转动连接;振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台(10)端面中部且振动机构上侧设置下模具(80),下模具(80)与上模具(60)对应设置;夹紧机构为多组、它们绕下模具(80)中线均匀分布在下模具(80)外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0)底部设置支撑脚(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环形导圈(71)、旋转杆(72)、升降滑块(73)及复位弹簧(74),环形导圈(71)固定设置在支撑台(10)端面中部且环形导圈(71)与下模具(80)同轴设置,环形导圈(71)端面设置为波浪形结构;下模具(80)底面对应环形导圈(71)且绕其自身中线均匀设置多个弧形卡块(83),弧形卡块(83)滑动卡接在环形导圈(71)对应段;旋转杆(72)同轴设置在下模具(80)下侧,旋转杆(72)贯穿支撑台(10)且与支撑台(10)转动连接,升降滑块(73)对应旋转杆(72)设置在下模具(80)底面且升降滑块(73)底部开设弹簧槽,弹簧槽内壁与旋转杆(72)位于支撑台(10)端面上侧的外壁滑动连接且旋转杆(72)顶端端部通过复位弹簧(74)与弹簧槽顶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72)通过设置在支撑台(10)底面下侧的第一驱动机构控制其转动,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支座(721)、电机吊杆(722)及转动电机(723),电机支座(721)通过多根电机吊杆(722)固定设置在支撑台(10)底面,转动电机(723)固定设置在电机支座(721)端面且位于多根电机吊杆(722)之间,转动电机(723)输出轴与旋转杆(72)下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72)位于支撑台(10)端面上侧的外壁且绕其自身轴线均匀开设多根竖直滑槽(720),升降滑块(73)底端内壁且对应竖直滑槽(720)设置滑动卡块(730),滑动卡块(730)滑动卡接在对应竖直滑槽(7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驱动杆(91)、连接块(92)及夹紧块(93),驱动杆(91)上、下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板(40)、支撑台(10),且连接板(40)、支撑台(10)对应驱动杆(91)开设水平滑槽,驱动杆(91)滑动设置在水平滑槽内;驱动杆(91)靠近下模具(80)的一侧端面通过连接块(92)设置夹紧块(93)且连接块(92)滑动套接驱动杆(91)外壁;夹紧块(93)位于支撑台(10)端面且夹紧块(93)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夹紧块(93)竖向中部开设夹持凹槽且夹持凹槽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弧形顶块(930),两个弧形顶块(930)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弧形轨道,下模具(80)底面外圈且绕其自身中线、上模具(60)顶面外圈且绕其自身中线分别均匀开设多个滚珠槽,滚珠槽与对应侧面的弧形轨道相对应且滚珠槽内转动设置滚珠(600);下模具(80)端面中部开设成型凹槽、上模具(60)底面中部对应设置成型凸模,下模具(80)位于成型凹槽外圈的端面固定设置环形密封块(81)且环形密封块(81)中轴线与下模具(80)中线共线,环形密封块(81)端面中部开设环形槽(810),上模具(60)位于成型凸模外圈的底面且对应环形槽(810)设置环形密封圈(61);支撑台(10)底面下侧、连接板(40)顶面上侧分别设置与模具同轴的环形转板(94),环形转板(94)分别与对应的支撑台(10)或连接板(40)转动连接且环形转板(94)对应驱动杆(91)开设弧形滑槽(940),驱动杆(91)上、下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弧形滑槽(94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91)的上、下两端端部分别设置限位块(9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91)位于连接块(92)上、下侧的外壁设置环形凸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0)、支架(20)、顶板(30)、连接板(40)、升降机构(50)、上模具(60)、振动机构、下模具(80)及夹紧机构;支架(20)为两根,它们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台(10)端面的左、右侧;两根支架(20)远离支撑台(10)的一端之间通过顶板(30)连接,顶板(30)下侧平行设置连接板(40)且连接板(40)两端分别与对应支架(20)固定连接;升降机构(50)设置在顶板(30)与连接板(40)之间且升降机构(50)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40)、与位于连接板(40)下侧的上模具(60)转动连接;振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台(10)端面中部且振动机构上侧设置下模具(80),下模具(80)与上模具(60)对应设置;夹紧机构为多组、它们绕下模具(80)中线均匀分布在下模具(80)外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0)底部设置支撑脚(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环形导圈(71)、旋转杆(72)、升降滑块(73)及复位弹簧(74),环形导圈(71)固定设置在支撑台(10)端面中部且环形导圈(71)与下模具(80)同轴设置,环形导圈(71)端面设置为波浪形结构;下模具(80)底面对应环形导圈(71)且绕其自身中线均匀设置多个弧形卡块(83),弧形卡块(83)滑动卡接在环形导圈(71)对应段;旋转杆(72)同轴设置在下模具(80)下侧,旋转杆(72)贯穿支撑台(10)且与支撑台(10)转动连接,升降滑块(73)对应旋转杆(72)设置在下模具(80)底面且升降滑块(73)底部开设弹簧槽,弹簧槽内壁与旋转杆(72)位于支撑台(10)端面上侧的外壁滑动连接且旋转杆(72)顶端端部通过复位弹簧(74)与弹簧槽顶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72)通过设置在支撑台(10)底面下侧的第一驱动机构控制其转动,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支座(721)、电机吊杆(722)及转动电机(723),电机支座(721)通过多根电机吊杆(722)固定设置在支撑台(10)底面,转动电机(723)固定设置在电机支座(721)端面且位于多根电机吊杆(722)之间,转动电机(723)输出轴与旋转杆(72)下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72)位于支撑台(10)端面上侧的外壁且绕其自身轴线均匀开设多根竖直滑槽(720),升降滑块(73)底端内壁且对应竖直滑槽(720)设置滑动卡块(730),滑动卡块(730)滑动卡接在对应竖直滑槽(7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生产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驱动杆(91)、连接块(92)及夹紧块(93),驱动杆(91)上、下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板(40)、支撑台(10),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传海军张修来谭广宇王键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