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39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7
本技术属于汽车副仪表板翻转扶手,具体涉及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包括扶手上盖、位于扶手上盖后部下方的翻转铰链、位于翻转铰链下方并与扶手上盖前部下方固定的手机盒、固定于手机盒下面的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线束、扶手下盖、固定在扶手下盖内部的透光盖板、卡接在透光盖板上的氛围灯、氛围灯线束,线束扎带将氛围灯线束和无线充电线束固定在翻转铰链上,扶手上盖预装总成和扶手下盖预装总成上下配合将氛围灯线束和无线充电线束固定。本技术利用扶手下盖的U形槽与翻转铰链的翻边,将线束压在铰链翻边与U形槽之间,以约束线束的位置,并且线束从翻转铰链的L形旋转臂上走线,使得线束运动过程中的不稳定长度有效减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副仪表板翻转扶手,具体涉及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几年汽车内饰的设计趋势逐渐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在电动化的趋势下,为满足副仪表板前后滑动功能,副仪表板的造型设计需要与仪表板断开,才能实现滑动功能,造型断开后用于在行驶过程中搁置手臂的扶手常被设计为悬浮式的扶手,悬浮式扶手与仪表板断开后,增加翻转功能后可使得主驾与副驾驶的空间相连。同时当主驾驶侧无法下车时可以通过翻转扶手从副驾驶侧下车,但是扶手增加翻转功能后原扶手上的无限充电功能、按钮操作功能、氛围灯等相关功能的线束将会因扶手翻转运动而导致线束走线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利用扶手下盖的u形槽与翻转铰链的翻边,将线束压在铰链翻边与u形槽之间,以约束线束的位置,并且线束从翻转铰链的l形旋转臂上走线,使得线束运动过程中的不稳定长度有效减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包括扶手上盖预装总成、扶手下盖预装总成、氛围灯线束、无线充电线束和线束扎带,扶手上盖预装总成包括扶手上盖、位于扶手上盖后部下方的翻转铰链、位于翻转铰链下方并与扶手上盖前部下方固定的手机盒和固定于手机盒下面的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线束插接在无线充电模块上并在扶手上盖预装总成上走线,扶手下盖预装总成包括呈碗状形扶手下盖、固定在扶手下盖内部的透光盖板和卡接在透光盖板上的氛围灯,氛围灯线束插接在氛围灯上并延扶手下盖预装总成走线,线束扎带将氛围灯线束和无线充电线束固定在翻转铰链上,扶手上盖预装总成和扶手下盖预装总成上下配合将氛围灯线束和无线充电线束固定。

3、进一步,翻转铰链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为旋转的部件,下支架固定于副仪表板骨架上,上支架上设置有两l形旋转臂和与l形旋转臂和下支架连接的转轴,上支架水平部分外侧设置部分翻边且翻边只延伸到l形旋转臂拐角处,l形旋转臂侧面开设有加强线束定位的凹槽,l形旋转臂拐角处的翻边上设置有绒布,转轴中间开设有两中部凹槽,l形旋转臂向上拐的部分内侧中间设置有侧面凹槽。

4、进一步,l形旋转臂截面也呈l形。

5、进一步,手机盒底面内部开设有放置无线充电模块的凹口,凹口一侧边中部设置有卡勾一、底部设置有卡勾二,手机盒底部靠近卡勾二处设置有卡勾三。

6、进一步,扶手下盖后部设置有内部开槽的左侧u形旋转臂和右侧u形旋转臂,左侧u形旋转臂供左侧l形旋转臂将氛围灯线束压入其内,右侧u形旋转臂供右侧l形旋转臂将无线充电线束压入其内。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1、本技术可满足翻转扶手与功能需求的同步存在,避免因走线问题而导致的功能损失,提高了造型的方案可行性;

9、2、本技术结构较为紧凑,无需其他线束收线的结构,成本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包括扶手上盖预装总成(11)、扶手下盖预装总成(12)、氛围灯线束(8)、无线充电线束(9)和线束扎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盖预装总成(11)包括扶手上盖(1)、位于所述扶手上盖(1)后部下方的翻转铰链(2)、位于所述翻转铰链(2)下方并与所述扶手上盖(1)前部下方固定的手机盒(3)和固定于所述手机盒(3)下面的无线充电模块(4),所述无线充电线束(9)插接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4)上并在所述扶手上盖预装总成(11)上走线,所述扶手下盖预装总成(12)包括呈碗状形扶手下盖(7)、固定在所述扶手下盖(7)内部的透光盖板(6)和卡接在所述透光盖板(6)上的氛围灯(5),所述氛围灯线束(8)插接在所述氛围灯(5)上并延所述扶手下盖预装总成(12)走线,所述线束扎带(10)将所述氛围灯线束(8)和所述无线充电线束(9)固定在所述翻转铰链(2)上,所述扶手上盖预装总成(11)和所述扶手下盖预装总成(12)上下配合将所述氛围灯线束(8)和所述无线充电线束(9)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铰链(2)包括上支架(21)和下支架(25),所述上支架(21)为旋转的部件,所述下支架(25)固定于副仪表板骨架上,所述上支架(21)上设置有两L形旋转臂(29)和与所述L形旋转臂(29)和所述下支架(25)连接的转轴(26),所述上支架(21)水平部分外侧设置部分翻边(23)且所述翻边(23)只延伸到所述L形旋转臂(29)拐角处,所述L形旋转臂(29)侧面开设有加强线束定位的凹槽(22),所述L形旋转臂(29)拐角处的所述翻边(23)上设置有绒布(24),所述转轴(26)中间开设有两中部凹槽(27),所述L形旋转臂(29)向上拐的部分内侧中间设置有侧面凹槽(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旋转臂(29)截面也呈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盒(3)底面内部开设有放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4)的凹口,所述凹口一侧边中部设置有卡勾一(31)、底部设置有卡勾二(32),所述手机盒(3)底部靠近所述卡勾二(32)处设置有卡勾三(3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下盖(7)后部设置有内部开槽的左侧U形旋转臂(71)和右侧U形旋转臂(72),所述左侧U形旋转臂(71)供左侧所述L形旋转臂(29)将所述氛围灯线束(8)压入其内,所述右侧U形旋转臂(72)供右侧所述L形旋转臂(29)将所述无线充电线束(9)压入其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包括扶手上盖预装总成(11)、扶手下盖预装总成(12)、氛围灯线束(8)、无线充电线束(9)和线束扎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盖预装总成(11)包括扶手上盖(1)、位于所述扶手上盖(1)后部下方的翻转铰链(2)、位于所述翻转铰链(2)下方并与所述扶手上盖(1)前部下方固定的手机盒(3)和固定于所述手机盒(3)下面的无线充电模块(4),所述无线充电线束(9)插接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4)上并在所述扶手上盖预装总成(11)上走线,所述扶手下盖预装总成(12)包括呈碗状形扶手下盖(7)、固定在所述扶手下盖(7)内部的透光盖板(6)和卡接在所述透光盖板(6)上的氛围灯(5),所述氛围灯线束(8)插接在所述氛围灯(5)上并延所述扶手下盖预装总成(12)走线,所述线束扎带(10)将所述氛围灯线束(8)和所述无线充电线束(9)固定在所述翻转铰链(2)上,所述扶手上盖预装总成(11)和所述扶手下盖预装总成(12)上下配合将所述氛围灯线束(8)和所述无线充电线束(9)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翻转扶手线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铰链(2)包括上支架(21)和下支架(25),所述上支架(21)为旋转的部件,所述下支架(25)固定于副仪表板骨架上,所述上支架(21)上设置有两l形旋转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豪周秀全周雄周贵平贾炳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