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239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7
本申请涉及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支护的技术领域,其适用于边坡,包括固定杆,固定杆沿边坡底端至顶端方向设置在边坡斜面处,固定杆相互平行,固定杆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者均和边坡斜面平行,边坡的斜面开设有多个锚杆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面向边坡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锚杆,锚杆和锚杆孔插接适配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板远离固定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搭接板,第二固定板远离固定杆一侧开设有搭接槽,搭接板和搭接槽搭接适配,第二固定板在搭接槽处设置有用于和搭接板卡接固定的卡接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边坡支护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支护的,尤其是涉及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

2、现有技术中的边坡支护结构,大都在边坡开设多个锚杆孔,多根锚杆锚固于对应的锚杆孔内,利用锚筋束将锚杆焊接固定,并在锚杆、锚筋束和锚杆孔之间填满水泥砂浆,以确保锚杆、锚筋束与周边离散的岩体或土石能够固定在一起,并在边坡表面的钢筋网处喷混凝土以达到稳固边坡的目的。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向锚杆孔内浇筑泥沙浆和向钢筋网处喷混凝土,费时费力,从而存在有边坡支护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边坡支护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边坡支护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边坡支护系统,适用于边坡,包括固定杆,固定杆设置有多个,固定杆沿边坡底端至顶端方向设置在边坡斜面处,固定杆相互平行,固定杆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者的长度方向和固定杆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者均和边坡斜面平行,边坡的斜面开设有多个锚杆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面向边坡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锚杆,锚杆和锚杆孔插接适配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板远离固定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搭接板,第二固定板远离固定杆一侧开设有搭接槽,搭接板和搭接槽搭接适配,第二固定板在搭接槽处设置有用于和搭接板卡接固定的卡接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放置在边坡上,锚杆插接至锚杆孔内,实现了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与边坡的连接固定,同时搭接板搭接至搭接槽内,再通过卡接组件实现搭接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卡接固定,进而实现固定杆上的第一固定板和相邻固定杆上的第二固定板的连接固定,以此放置多个固定杆,完成边坡的支护,无需向锚杆孔内浇筑泥沙浆和向钢筋网处喷混凝土,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边坡支护的工作效率。

5、可选的,所述搭接板侧壁开设有卡接槽,第二固定板在搭接槽侧壁开设有移动槽,卡接组件包括卡接块和第一弹簧,卡接块设置在移动槽内和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卡接块和卡接槽卡接适配,第一弹簧固设在卡接块和移动槽内底壁之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朝向移动槽内移动卡接块,第一弹簧进行压缩,当搭接板放置在搭接槽上后,卡接块和卡接槽对齐,第一弹簧释放弹力,推动卡接块袭那个卡接槽内移动,卡接块远离第一弹簧一端移动至卡接槽内,从而卡接组件实现了搭接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卡接固定。

7、可选的,所述锚杆靠近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锚杆为中空管,锚杆远离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一端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避让槽,锚杆在第一避让槽处设置有第一阻力板,第一阻力板和锚杆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阻力板一端伸至第一避让槽内和锚杆滑动连接,锚杆内设置有带动第一阻力板向外移动的移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锚杆处于锚杆孔内后,移动组件带动第一阻力板向锚杆外移动,使第一阻力板插接至边坡的泥土内,使得不易将锚杆从锚杆孔内拔出,从而提高了锚杆和边坡连接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锚杆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贯穿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锚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处于第一避让槽处,第二支撑板处设置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贯穿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在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外套设有第一链条,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转杆远离第二链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条和第一阻力板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和第一阻力板平行,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啮合,锚杆内设置有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的转动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带动第一链条转动,第一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阻力板移动,从而移动组件实现了带动第一阻力板移动的功能。

11、可选的,所述锚杆内沿锚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长度方向和锚杆的长度方向平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和滑板固定连接,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和滑板平行,第二齿轮和第一转杆远离第一链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啮合适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移动带动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转杆转动,从而转动组件实现了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的功能。

13、可选的,所述锚杆相对两侧内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锚杆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面向锚杆内部一侧和滑板侧壁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移动的过程中,滑板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实现了滑板和锚杆的滑动连接,同时为滑板移动起到了引导作用。

15、可选的,所述锚杆靠近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一端处设置有推杆,推杆一端伸至锚杆内和滑板固定连接,推杆和锚杆滑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锚杆插入至锚杆孔内后,朝向锚杆内推动推杆,推杆推动滑板移动,从而锚杆的设置为滑板移动提供了便利。

17、可选的,所述推杆处于锚杆外一端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固定槽,锚杆靠近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一端的相对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辅助槽,锚杆在辅助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和固定槽卡接适配,在固定块和辅助槽内底壁之间固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和固定块滑动方向平行。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杆朝向锚杆内移动的过程中,朝向辅助槽内移动固定块,使固定块整体进入辅助槽内,第二弹簧进行压缩,推杆整体进入至锚杆内后,第二弹簧释放弹力,推动固定块朝向固定槽内移动,固定块远离第二弹簧一端移动至固定槽内,完成推杆和锚杆的卡接固定,使推杆不易从锚杆内移出。

19、可选的,所述锚杆靠近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一端处开设有两个第一拨槽,第一拨槽一端和辅助槽相连通且一一对应,第一拨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拨杆,第一拨杆靠近辅助槽一端和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开设有第二拨槽,第二拨槽的一端和移动槽相连通,第二拨槽内设置有第二拨杆,第二拨杆靠近移动槽一端和卡接块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损坏后,拨动第一拨杆,第一拨杆带动固定块移动,使固定块和固定槽脱离,将推杆朝向锚杆外移动,然后拨动第二拨杆,第二拨杆带动卡接块移动,卡接块移动至移动槽内,卡接块和卡接槽脱离,解除搭接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卡接固定,最后朝向远离边坡方向移动固定杆,固定杆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移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带动锚杆移动,使得锚杆和锚杆孔脱离,完成拆卸,从而第一拨杆和第二拨杆的设置,为拆卸固定杆、第一固定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边坡支护系统,适用于边坡(1),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2),固定杆(2)设置有多个,固定杆(2)沿边坡(1)底端至顶端方向设置在边坡(1)斜面处,固定杆(2)相互平行,固定杆(2)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两者的长度方向和固定杆(2)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两者均和边坡(1)斜面平行,边坡(1)的斜面开设有多个锚杆孔(11),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面向边坡(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锚杆(5),锚杆(5)和锚杆孔(11)插接适配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板(3)远离固定杆(2)一侧固定连接有搭接板(31),第二固定板(4)远离固定杆(2)一侧开设有搭接槽(41),搭接板(31)和搭接槽(41)搭接适配,第二固定板(4)在搭接槽(41)处设置有用于和搭接板(31)卡接固定的卡接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31)侧壁开设有卡接槽(311),第二固定板(4)在搭接槽(41)侧壁开设有移动槽(42),卡接组件(6)包括卡接块(61)和第一弹簧(62),卡接块(61)设置在移动槽(42)内和第二固定板(4)滑动连接,卡接块(61)和卡接槽(311)卡接适配,第一弹簧(62)固设在卡接块(61)和移动槽(42)内底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5)靠近第一固定板(3)或第二固定板(4)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板(3)或第二固定板(4),锚杆(5)为中空管,锚杆(5)远离第一固定板(3)或第二固定板(4)一端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避让槽(51),锚杆(5)在第一避让槽(51)处设置有第一阻力板(52),第一阻力板(52)和锚杆(5)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阻力板(52)一端伸至第一避让槽(51)内和锚杆(5)滑动连接,锚杆(5)内设置有带动第一阻力板(52)向外移动的移动组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3),第一支撑板(53)一侧设置有第一转杆(531),第一转杆(531)贯穿第一支撑板(53)和第一支撑板(53)转动连接,第一转杆(53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532),锚杆(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4),第二支撑板(54)处于第一避让槽(51)处,第二支撑板(54)处设置有第二转杆(541),第二转杆(541)贯穿第二支撑板(54)和第二支撑板(54)转动连接,第二转杆(54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542),在第二链轮(542)和第一链轮(532)外套设有第一链条(55),移动组件(7)包括第一齿轮(71)和第一齿条(72),第一齿轮(71)和第二转杆(541)远离第二链轮(542)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条(72)和第一阻力板(52)固定连接,第一齿条(72)的长度方向和第一阻力板(52)平行,第一齿轮(71)和第一齿条(72)啮合,锚杆(5)内设置有带动第一转杆(531)转动的转动组件(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5)内沿锚杆(5)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滑板(56),滑板(56)的长度方向和锚杆(5)的长度方向平行,转动组件(8)包括第二齿条(81)和第二齿轮(82),第二齿条(81)和滑板(56)固定连接,第二齿条(81)的长度方向和滑板(56)平行,第二齿轮(82)和第一转杆(531)远离第一链轮(532)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条(81)和第二齿轮(82)啮合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5)相对两侧内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561),锚杆(5)在滑槽(56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62),滑块(562)面向锚杆(5)内部一侧和滑板(56)侧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5)靠近第一固定板(3)或第二固定板(4)一端处设置有推杆(9),推杆(9)一端伸至锚杆(5)内和滑板(56)固定连接,推杆(9)和锚杆(5)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9)处于锚杆(5)外一端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固定槽(91),锚杆(5)靠近第一固定板(3)或第二固定板(4)一端的相对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辅助槽(57),锚杆(5)在辅助槽(57)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571),固定块(571)和固定槽(91)卡接适配,在固定块(571)和辅助槽(57)内底壁之间固设有第二弹簧(572),第二弹簧(572)的伸缩方向和固定块(571)滑动方向平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边坡支护系统,适用于边坡(1),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2),固定杆(2)设置有多个,固定杆(2)沿边坡(1)底端至顶端方向设置在边坡(1)斜面处,固定杆(2)相互平行,固定杆(2)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两者的长度方向和固定杆(2)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两者均和边坡(1)斜面平行,边坡(1)的斜面开设有多个锚杆孔(11),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面向边坡(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锚杆(5),锚杆(5)和锚杆孔(11)插接适配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板(3)远离固定杆(2)一侧固定连接有搭接板(31),第二固定板(4)远离固定杆(2)一侧开设有搭接槽(41),搭接板(31)和搭接槽(41)搭接适配,第二固定板(4)在搭接槽(41)处设置有用于和搭接板(31)卡接固定的卡接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31)侧壁开设有卡接槽(311),第二固定板(4)在搭接槽(41)侧壁开设有移动槽(42),卡接组件(6)包括卡接块(61)和第一弹簧(62),卡接块(61)设置在移动槽(42)内和第二固定板(4)滑动连接,卡接块(61)和卡接槽(311)卡接适配,第一弹簧(62)固设在卡接块(61)和移动槽(42)内底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5)靠近第一固定板(3)或第二固定板(4)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板(3)或第二固定板(4),锚杆(5)为中空管,锚杆(5)远离第一固定板(3)或第二固定板(4)一端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避让槽(51),锚杆(5)在第一避让槽(51)处设置有第一阻力板(52),第一阻力板(52)和锚杆(5)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阻力板(52)一端伸至第一避让槽(51)内和锚杆(5)滑动连接,锚杆(5)内设置有带动第一阻力板(52)向外移动的移动组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3),第一支撑板(53)一侧设置有第一转杆(531),第一转杆(531)贯穿第一支撑板(53)和第一支撑板(53)转动连接,第一转杆(53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532),锚杆(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4),第二支撑板(54)处于第一避让槽(51)处,第二支撑板(54)处设置有第二转杆(541),第二转杆(541)贯穿第二支撑板(54)和第二支撑板(54)转动连接,第二转杆(54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542),在第二链轮(542)和第一链轮(532)外套设有第一链条(55),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术生袁世团庄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