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总管缩口率可变的涡轮增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489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排气总管缩口率可变的涡轮增压系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排气支管、排气管、涡轮、隔板、排气支管导流板和隔板轴,隔板轴一端和隔板旋转把手固接,另一端垂直穿过排气管侧壁与排气管内壁光滑紧密接触;排气支管导流板其一端与排气管上壁面固接,且与排气支管相切,另一端与隔板轴光滑紧密接触;隔板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和隔板轴固为一体,两侧端与排气管的内侧壁光滑密封接触。通过旋转隔板来调节排气总管的缩口率。当发动机在低速工况运行时,旋转隔板使排气总管的缩口率变小;当发动机在高速工况运行时,使排气总管的缩口率变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满足发动机变工况运行要求,不受气缸数限制,适用于涡轮单进口且涡轮侧置的涡轮增压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涡轮增压系统,特别是一种涡轮单进口且涡轮侧置的排气 总管缩口率可变的涡轮增压系统,属于内燃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现在发动机增压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大 功率的发动机大部分都采用涡轮增压技术,以提高功率和降低燃油消耗率。涡轮增压发动 机的两种基本增压系统为定压增压系统和脉冲增压系统。定压增压系统,排气管容积大, 管内压力基本保持恒定,扫气干扰小、泵气损失少,高速工况性能好;脉冲增压系统,排气 管容积小,即能避免扫气干扰,又能较好地利用排气脉冲能量,低速工况和加速加载性能 好。理想的情况是发动机在低速和加速加载工况运行时排气管容积能变小,实现脉冲增 压方式,能充分利用脉冲能量;在发动机高速工况运行时排气管容积能变大,实现定压增 压方式,使泵气损失减少。由此可见,如果一台发动机若同时配备定压增压方式与脉冲增 压方式,高速工况时用定压增压系统,低速和瞬态工况时用脉冲增压系统,这是较为理想 的,但现有的发动机增压系统的排气管容积基本部是不能调节的。在已有技术中,专利号 为ZL200410050996. 3,名称为一种涡轮增压柴油机可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气总管缩口率可变的涡轮增压系统,包括排气支管(2)、排气管(5)和涡轮(1),排气支管(2)的进口和气缸头排气道相连接,排气支管(2)的出口和排气管(5)相连接,涡轮(1)为单进口涡轮,排气管(5)的出口和涡轮(1)的进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3)、隔板轴(4)、隔板旋转把手(7)、排气支管导流板(6),排气管(5)的管壁由侧面两块平板和上下两块圆弧板组成,隔板轴(4)的一端和隔板旋转把手(7)固为一体,隔板轴(4)的另一端从排气管(5)侧壁的一块平板的上端穿通后垂直穿进另一块平板的凹槽内且与排气管(5)的侧壁光滑紧密接触;排气支管导流板(6)为平板,其一端与排气管(5)上壁面相...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排气总管缩口率可变的涡轮增压系统,包括排气支管(2)、排气管(5)和涡轮(1),排气支管(2)的进口和气缸头排气道相连接,排气支管(2)的出口和排气管(5)相连接,涡轮(1)为单进口涡轮,排气管(5)的出口和涡轮(1)的进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3)、隔板轴(4)、隔板旋转把手(7)、排气支管导流板(6),排气管(5)的管壁由侧面两块平板和上下两块圆弧板组成,隔板轴(4)的一端和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邓康耀李胜达刘秋颖王绍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