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坐垫,具体涉及一种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
技术介绍
1、坐垫骨架是汽车座椅中对乘客进行承托的主要部件,现有的坐垫骨架是采用网框结构,即由钢丝弯曲形成有一定弹性的弹簧丝,现有的坐垫骨架中钢丝部分占比较大,有的几乎全由钢丝来形成承载面,例如申请号为201420706922.x的专利文件中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其承载面便只是一个网框,这种钢丝占比大的坐垫骨架自身的弹性便较大,更为柔软。但坐垫骨架自身的弹性也需要与之后铺设在其上的坐垫面料相匹配,否则汽车座椅整体会变得偏软,支撑力不够,目前的坐垫骨架普遍钢丝占比大,自身偏软,导致在坐垫面料的选择上,只能选择较硬的坐垫面料,这便限制了坐垫面料的选材,导致坐垫面料改良困难。
2、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支撑力更足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以解决目前坐垫骨架几乎全由钢丝形成承载面而导致坐垫骨架偏软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包括:连接板,其上设有连接板通道;第一方形承载板,其前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相连;第二方形承载板,其前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一方形承载板前端的两侧设有第一承载板通道;所述第二方形承载板前端的两侧设有第二承载板通道;所述连接板通道与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承载板通道连通;所述连接板通道与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二承载板通道连通;冂形钢丝,其冂形钢丝直段设置在所述连
3、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形承载板与所述第二方形承载板间隔开,以使内侧的第一承载板通道和内侧的第二承载板通道中的挂接钢丝间隔开。
4、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形承载板与所述第二方形承载板通过补接板相连。
5、进一步,所述补接板上开有ecu固定通孔。
6、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形承载板上开有风扇安装孔。
7、进一步,所述第二方形承载板上开有若干线束卡扣安装孔。
8、进一步,所述挂接板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板间隔开,以形成脚灯安装孔。
9、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形承载板与所述连接板插接;所述第二方形承载板与所述连接板插接;所述补接板的两端分别插接入所述第一方形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方形承载板。
10、进一步,所述连接板通道、所述第一承载板通道和所述第二承载板通道均为凹槽;所述冂形钢丝直段卡入所述连接板通道的槽底,所述冂形钢丝弯段分别卡入相应的第一承载板通道的槽底部、相应的第二承载板通道的槽底部;所述挂接钢丝卡入相应的第一承载板通道的槽上部、相应的第二承载板通道的槽上部。
11、进一步,所述挂接板上开有挂接板凹槽;所述对接板上开有对接板凹槽;所述挂接钢丝的前部卡入所述挂接板凹槽;所述挂接钢丝的后部卡入所述对接板凹槽。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旨在解决目前坐垫骨架几乎全由钢丝形成承载面而导致坐垫骨架偏软的技术问题,本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将第一方形承载板和第二方形承载板连在连接板上,在其中穿设冂形钢丝和挂接钢丝,形成以第一方形承载板、第二方形承载板、连接板这些板为主体的承载面,使本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支撑力更足,能够与更多种坐垫面料配合使用,为汽车座椅的坐垫面料提供更大的改进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支撑板汽车座椅坐垫骨架,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所思路,
申请(专利权)人:新发展长春汽车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