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助力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14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7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助力器总成。其包括外壳、U型架、球杆、轴套杆、弹簧座和吸振阻尼;吸振阻尼能够在弹簧发生振动后将振动吸收,吸振阻尼置于弹簧座朝向轴套杆的一端,吸振阻尼的外周设置有容纳槽,弹簧座部分设置于容纳槽内以与吸振阻尼沿轴套杆轴向相互限位以防止吸振阻尼与弹簧座分离,第一弹簧分别与U型架和吸振阻尼抵接,第二弹簧分别与弹簧座和外壳抵接,则能够保证吸振阻尼能够吸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产生的振动力,吸振阻尼的外周壁至少部分与第二弹簧内侧壁相互抵接,则能够避免第二弹簧轴向震颤而出现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助力器总成


技术介绍

1、在驾驶新能源汽车时,如果刹车系统的踏板力模拟器是弹簧组件,那么在快松制动踏板时,由于踏板力分段要求,在拐点处弹簧有震颤产生异响,极为影响客户试驾的踏板舒适性体验。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多数制动助力刹车系统在推杆弹簧两端加弹簧座,用于固定/限位推杆弹簧;或者在弹簧座和弹簧之间添加橡胶垫片,用于缓冲弹簧轴向震颤,但是其轴向橡胶缓冲效果有限,客户试驾依然可以听到弹簧震颤异响。

2、因此,亟需一种制动助力器总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动助力器总成,能够避免客户在试驾过程中听到异响而影响试驾体验。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制动助力器总成,包括:

4、外壳,与车体固定连接;

5、u型架,与制动踏板销轴连接;

6、球杆,一端与所述u型架固定连接,所述球杆套设有第一弹簧;

7、轴套杆,一端穿过外壳,另一端与所述球杆的球头部铰接,所述轴套杆套设有第二弹簧;

8、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设置于轴套杆的另一端,所述球杆穿过所述弹簧座与所述轴套杆一端连接;

9、吸振阻尼,设置于所述弹簧座朝向所述轴套杆的一端,所述吸振阻尼的外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弹簧座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以与吸振阻尼沿所述轴套杆轴向相互限位,所述第一弹簧分别与所述u型架和所述吸振阻尼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与所述弹簧座和所述外壳抵接,所述吸振阻尼的外周壁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弹簧内侧壁相互抵接。

10、作为上述制动助力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振阻尼包括配合端和接触端,所述配合端的横截面为t字形,所述配合端的小端与所述接触端固定连接,所述配合端与所述接触端形成有所述容纳槽。

11、作为上述制动助力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触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弧形槽。

12、作为上述制动助力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触端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弧形槽。

13、作为上述制动助力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合端和所述接触端为一体式结构。

14、作为上述制动助力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座包括弹簧座主体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弹簧座主体朝向所述轴套杆的一端,所述限位部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以与所述吸振阻尼相互限位,所述弹簧座主体的直径由球杆向轴套杆方向呈减小趋势。

15、作为上述制动助力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连接体和弯折体,所述连接体外侧壁与所述弹簧座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内侧壁与所述弯折体连接,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弯折体呈夹角设置。

16、作为上述制动助力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弯折体之间的夹角为90°。

17、作为上述制动助力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座主体与所述限位部为一体式结构。

18、作为上述制动助力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缓冲座,所述缓冲座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弹簧之间。

19、本技术有益效果:

20、该制动助力器总成包括外壳、u型架、球杆、轴套杆、弹簧座和吸振阻尼,其中外壳与车体固定连接;u型架与制动踏板销轴连接;球杆一端与u型架固定连接,球杆套设有第一弹簧;轴套杆一端穿过外壳,另一端与球杆的球头部铰接,轴套杆套设有第二弹簧;弹簧座设置于轴套杆的另一端,球杆穿过弹簧座与轴套杆一端连接;吸振阻尼能够在弹簧发生振动后将振动吸收,吸振阻尼置于弹簧座朝向轴套杆的一端,吸振阻尼的外周设置有容纳槽,弹簧座部分设置于容纳槽内以与吸振阻尼沿轴套杆轴向相互限位以防止吸振阻尼与弹簧座分离,第一弹簧分别与u型架和吸振阻尼抵接,第二弹簧分别与弹簧座和外壳抵接,则能够保证吸振阻尼能够吸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产生的振动力,吸振阻尼的外周壁至少部分与第二弹簧内侧壁相互抵接,则能够避免第二弹簧轴向震颤而出现噪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阻尼(6)包括配合端(61)和接触端(62),所述配合端(61)的横截面为T字形,所述配合端(61)的小端与所述接触端(62)固定连接,所述配合端(61)与所述接触端(62)形成有所述容纳槽(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62)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弧形槽(6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62)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弧形槽(621)。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端(61)和所述接触端(62)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5)包括弹簧座主体(51)和限位部(52),所述限位部(52)设置于所述弹簧座主体(51)朝向所述轴套杆(4)的一端,所述限位部(52)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槽(63)内以与所述吸振阻尼(6)相互限位,所述弹簧座主体(51)的直径由球杆(3)向轴套杆(4)方向呈减小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52)包括连接体(521)和弯折体(522),所述连接体(521)外侧壁与所述弹簧座主体(5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521)的内侧壁与所述弯折体(522)连接,且所述连接体(521)与所述弯折体(522)呈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521)与所述弯折体(522)之间的夹角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主体(51)与所述限位部(52)为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座,所述缓冲座设置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第二弹簧(8)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阻尼(6)包括配合端(61)和接触端(62),所述配合端(61)的横截面为t字形,所述配合端(61)的小端与所述接触端(62)固定连接,所述配合端(61)与所述接触端(62)形成有所述容纳槽(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62)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弧形槽(6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62)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弧形槽(621)。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端(61)和所述接触端(62)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助力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5)包括弹簧座主体(51)和限位部(52),所述限位部(52)设置于所述弹簧座主体(51)朝向所述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喆刘富庆孙来九潘盼何世泉
申请(专利权)人:拿森汽车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