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中林专利>正文

滚动轴承表面低温液体渗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3556 阅读:5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滚动轴承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滚动轴承内部各滚动、滑动表面之间减磨、抗磨的低温液体渗硫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复合催化剂和温度的联合作用,使工件表面形成FeS和Fe2S,达到渗硫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将按常规工艺生产的成品轴承零件(轴承内圈、外圈、滚动体GCr15材质,保持架08钢材质)进行预处理,然后置于盛有渗剂及催化剂的坩埚中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保留3小时以上,由于催化剂和加热的共同作用,使工件中的Fe+离子和液体中的S-离子迅速结合,进入金属基体表面,形成渗硫层。该方法具有渗流工艺温度低,设备简单,渗硫层均匀,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滚动轴承表面处理
,是一种用于滚动轴承内部各滚动、滑动 表面之间减磨、抗磨的低温液体渗硫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滚动轴承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应用于冶金、建筑、石油等方面的轴承使 用环境恶劣,处于高温、高湿、高粉尘环境中,加之冲击负荷大,线速度高,润滑条件恶劣实 际情况,采用原常规工艺生产的轴承使用寿命短、更换时费时费工,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同 时造成了成本增加。国外渗硫多采用电解法,由于产生氰化物污染大,还具有改变表面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缺点。专利技术名称为氮碳共渗和中温离子硫复合处理方法,专利号为 97125869. 4,授权公告号CN10492525C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渗氮、碳、硫为一步完成的方法, 其中渗硫工艺工件的温度为200°C -400°C,该工艺消耗能源高,而且在高温加热时,工件容 易变形,成品率降低,不能满足轴承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轴承表面低温液体渗硫的工艺方法,该方法不改变 被处理轴承零件(轴承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的粗糙度、精度、硬度及金相组织,离子 进入轴承零件表面内,形成自润滑层和基体浑然一体,抗咬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滚动轴承的表面低温液体渗硫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1)、待渗硫的轴承零件(轴承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均为成品轴承零件;  2)、待渗硫轴承零件,首先预处理,  脱脂→酸洗→中和→清水清洗→出水干燥;  3)、待渗硫的轴承零件分类置入渗炉后,边搅拌,边升到设定温度100℃-200℃;  4)、保温结束后,充分搅拌出炉;  5)、出炉后热水煮沸,然后冷水冲洗风干;  6)、渗硫后的轴承零件进入轴承常规装配工艺过程;  7)、主要技术参数:  (1)加热温度100℃-200℃  (2)保温时间3小时以上  (3)渗剂成分(NH↓[2])↓[2]Co+(NH↓[2])↓[2]CS+S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中林路相军王旗宋爱林李峰生
申请(专利权)人:宋中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