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靶向诱变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020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0
本申请是202211157671.X的分案申请。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内靶向诱变的系统,由位点特异性DNA切口酶和低保真性DNA聚合酶组成,切口酶和低保真性DNA聚合酶通过二聚化短肽组装在一起。位点特异性DNA切口酶在靶位点两端结合并在靶基因方向产生缺口,通过二聚化短肽募集低保真DNA聚合酶进行靶区域基因的合成,最终产生随机的基因突变。切口酶结合位点不断募集切口酶,切口酶不断募集低保真DNA聚合酶。通过这种迭代突变的方式,可以不断地在靶基因上产生诱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靶向性高、靶基因突变随机、对非靶基因区域影响小、可迭代诱变、靶区域范围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酶进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内靶向诱变的系统


技术介绍

1、基因诱变生物进化的核心动力,也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技术。高效的基因诱变技术可以在实验室内几分钟完成自然界需要数十亿年才能完成的生物进化,因此在生物育种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传统的体内基因诱变方式包括三种,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3、物理法基因诱变技术是最早使用的诱变方式。物理法是使用物理的方式来打断或者交联dna,有紫外线法、微波法、电离辐射法、等离子冲击法、加热法等。这些方法是利用温度、辐射或者紫外等方式,将dna进行打断或者交联破环。再在dna修复系统的作用下进行dna修复。尤其是在dna双链断裂的状态下,细胞为了存活激活非同源末端连接的dna修复方式来强行修复双链dna,这种修复方式是一种低保真的方法,会导致修复的dna上携带大量的dna突变。这种诱变方式依赖于复杂的仪器设备,如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artp诱变仪等。

4、化学法基因诱变技术是成本较低的诱变方式。利用一些化学诱变剂来影响dna合成的保真性或者破坏双链,如dna聚合酶抑制剂、dna修复抑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内靶向诱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靶向诱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点特异性切口酶的编码DNA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靶向诱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保真性DNA聚合酶的编码DNA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内靶向诱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两个融合蛋白送入体内进行表达的表达体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靶向诱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靶向诱变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点特异性切口酶的编码dna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靶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翱张志乾吴奕瑞吴嵩陈西朋王帆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态创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