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PD-1特异性结合的PBP多肽、其筛选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7018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PD‑1特异性结合的PBP多肽、其筛选方法及应用。所述PBP多肽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细菌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获得PD‑1靶向结合的PBP多肽,该多肽可特异结合PD‑1,与人PD‑1和小鼠PD‑1之间存在交叉反应,且可与PD‑L1竞争结合PD‑1,可有效阻断PD‑1/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逆转耗竭T细胞的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相比于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获得的PBP多肽分子量小,在肿瘤部位的穿透能力强,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不会引起严重的免疫相关副反应,在取得相应治疗效果的同时,可规避抗体药物的缺点,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一种低分子量的候选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多肽,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与pd-1特异性结合的pbp多肽及其筛选方法,以及在制备抗肿瘤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肿瘤免疫治疗。


技术介绍

1、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尤其是靶向pd-1/pd-l1信号通路的单克隆抗体,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之一,在多种肿瘤中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常是针对机体中能清除肿瘤的免疫细胞,比如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及具有杀伤功能的t细胞。近年来,针对t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十分火热,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研究进展,其中以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最为出名。

2、研究发现,ctla-4分子在调节t细胞对正常自身抗原的反应中起着更基础的作用,靶向ctla-4将在很大程度上诱导t细胞浸润到正常器官,对正常器官造成损伤。而pd-1/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肿瘤微环境(tme)中,阻断pd-1/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毒性要明显低于阻断ctla-4,因此通过干扰pd-1/pd-l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PD-1特异性结合的PBP多肽,其特征在于,它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BP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PBP多肽与游离PD-1蛋白和细胞表面表达PD-1均能够特异性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BP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PBP多肽能够增强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BP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PBP多肽能够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逆转T细胞功能;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与PD-1特异性结合的PBP多肽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pd-1特异性结合的pbp多肽,其特征在于,它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bp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pbp多肽与游离pd-1蛋白和细胞表面表达pd-1均能够特异性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bp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pbp多肽能够增强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bp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pbp多肽能够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逆转t细胞功能;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与pd-1特异性结合的pbp多肽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敏秦迎州孟祥州黄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