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注塑或压铸模具分型面零断差的方法及其模具。
技术介绍
机壳类模具(含压铸类)特别是玩具,家电,汽车类产品,对其尺寸,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尺寸往往要求控制在±0.1MM,分型面断差(即台阶)的要求更是苛刻,因为断差会影响外观,安全,手感,还有后续的加工。例如:电镀塑胶(合金压铸)产品,喷油等会将断差放大。因此,一般要求分型线是只可见而无手感。而现有模具加工,主要是依靠精密CNC加工中心或精密电极EDM等机加工设备加工而成,一般可以将内模部分胶位尺寸及位置公差控制在±0.02MM,但是,产品表面需要光面,或者要求镜面抛光时,还需要采取手工省模,抛光,去掉在用刀具或放电加工后所产生的痕迹。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因模胚加工误差,电极加工误差,内模加工误差,内模镶嵌误差,前后模分型面贴合误差等等累计,造成分型面存在断差再所难免。参见图4,图4是现有模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中,定模100与动模200闭合,在定模100和动模200的分型面300,与型腔500之间的结合部400会存在断差。现在解决断差的问题,主要是依赖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人工经验,经过多次的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注塑或压铸模具分型面零断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具有一个分型面的定模和动模中,在手工或机械省模无法到达的结合部附近,在保留定模和动模的分型面与型腔的完整的结合部的情况下,将所述定模或/和动模分割成至少两个部分,其中具有完整的结合部的两个部分通过定位机构被锁紧为一体,并对结合部进行省模,直至结合部达到零断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注塑或压铸模具分型面零断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具有一个分型面的定模和动模中,在手工或机械省模无法到达的结合部附近,在保留定模和动模的分型面与型腔的完整的结合部的情况下,将所述定模或/和动模分割成至少两个部分,其中具有完整的结合部的两个部分通过定位机构被锁紧为一体,并对结合部进行省模,直至结合部达到零断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注塑或压铸模具分型面零断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省模是用机械或手工对结合部进行抛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注塑或压铸模具分型面零断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是在定模的分型面上设有凸起,在动模的分型面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凸起形状相吻合的凹部,在动模和定模闭合时,所述凸起正好伸在凹部内,将两者定位,再用螺杆将定模和动模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现注塑或压铸模具分型面零断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是在动模的分型面上设有凸起,在定模的分型面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位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