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4463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用户需要设备达到的目标温度,以及需要的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获取标准PID参数,标准PID参数为通过温度自整定确定得到的控制设备以目标温度运行的PID参数;根据目标温度、目标温度变化斜率以及标准PID参数,确定控制设备以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变化的温控PID参数;通过温控PID参数控制设备进行温度调整直至到达目标温度。本申请采用温度自整定得到的标准PID参数,结合目标温度和目标温度变化斜率确定温控PID参数,通过温控PID参数控制设备进行温度调整,无需工程师针对温度控制项目进行编程调试,增加温度控制的稳定性、便捷性、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设备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科技的加速进步,自动温控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的温度控制装置的主流发展方向。自动温控系统在日常的工业设备、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大多工业环境都需要逻辑控制器进行直接应用,使用也趋向稳定、快速调节方面进行发展。比如注塑机、压铸机、烘干机、模温机、油压机、油泵、热处理炉、保温箱、发酵缸等。

2、以注塑机为例,现况的工业环境,一般都是使用的温度控制仪表进行控制,对于这方面的温度控制仪表价格都是比较昂贵的,而且对参数的调整运用并不便捷,一些温度控制仪表还需要工程师进行pid参数的调整,又花费大量的时间。此外,由于控制方式不在plc、工业控制器,就意味着需要进行间接控制,不利于工程师在控制逻辑编程时的操作,对于此方面的设备的开发又增加了繁琐性。若是直接通过plc、工业控制器进行控制,市面上的这类逻辑控制器并不多,需要工程师根据自己的现场经验一个一个参数的进行调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参数的整定,增加工作量的同时对工程师在温度控制方面的经验要求较高。

3、考虑到上述情况,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案在实现对温度控制的同时规避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采用温度自整定得到的标准pid参数,结合目标温度和目标温度变化斜率确定温控pid参数,通过温控pid参数控制设备进行温度调整,其中无需工程师针对温度控制项目进行编程调试,减少工程师们的工作量,增加温度控制的稳定性、便捷性、通用性。

2、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3、确定用户需要设备达到的目标温度,以及需要的目标温度变化斜率;

4、获取标准pid参数,所述标准pid参数为通过温度自整定确定得到的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运行的pid参数;

5、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以及所述标准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变化的温控pid参数;

6、通过所述温控pid参数控制所述设备进行温度调整直至到达所述目标温度。

7、可选的,所述标准pid参数的确定过程,包括:

8、获取符合当前应用环境的基础pid参数;

9、基于所述基础pid参数对所述设备进行自整定温度调整,并采集整个所述自整定温度调整过程中所述设备的温度变化速率以及当前应用环境的实时温度,所述自整定温度调整为通过所述基础pid参数控制所述设备进行温度调整直至到达所述目标温度;

10、根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实时温度以及所述基础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运行的所述标准pid参数。

11、可选的,根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实时温度以及所述基础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运行的所述标准pid参数,包括:

12、基于所述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和所述实时温度生成自整定温度调整曲线图谱;

13、识别所述自整定温度调整曲线图谱中切点对应的切点温度、切点时间以及切点温度变化速率,并结合所述目标温度计算得到自整定比例参数;

14、根据所述基础pid参数和所述自整定比例参数确定得到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运行的所述标准pid参数。

15、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以及所述标准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变化的温控pid参数,包括:

16、获取所述设备对应的温度控制策略;

17、实时读取所述设备的当前温度,并结合所述目标温度确定温度差值;

18、将所述温度差值、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以及所述标准pid参数带入所述温度控制策略,计算得到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变化的温控pid参数。

19、可选的,在通过所述温控pid参数控制所述设备进行温度调整直至到达所述目标温度之后,还包括:

20、切换至所述标准pid参数,以所述标准pid参数控制所述设备保持所述目标温度运行。

21、可选的,还包括:

22、当接收到软启动指令信号时,通过预设的软启动pid参数控制所述设备以软启动温变斜率进行温度调整直至到达软启动保持温度并持续预定时间。

23、可选的,在获取标准pid参数之前,还包括:

24、输入抵制干扰信号,以防止非指令性的数据偏差。

25、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26、目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需要设备达到的目标温度,以及需要的目标温度变化斜率;

27、标准参数模块,用于获取标准pid参数,所述标准pid参数为通过温度自整定确定得到的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运行的pid参数;

28、温控参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以及所述标准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变化的温控pid参数;

29、温度调整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温控pid参数控制所述设备进行温度调整直至到达所述目标温度。

30、一种温度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31、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32、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上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3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34、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首先确定用户需要设备达到的目标温度,以及需要的目标温度变化斜率。通过温度自整定过程获取标准pid参数,所述标准pid参数为通过温度自整定确定得到的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运行的pid参数。之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以及所述标准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变化的温控pid参数。最后,通过所述温控pid参数控制所述设备进行温度调整直至到达所述目标温度。

35、本申请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一次温度自整定,并在温度自整定过程中得到可以控制设备以目标温度运行的标准pid参数。之后在每一次对设备开启,进行温度调整时,仅需获取用户需要设备达到的目标温度的目标温度变化斜率,即可根据目标温度、目标温度变化斜率以及标准pid参数,确定控制设备以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变化的温控pid参数,并通过温控pid参数控制设备按照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调整。整个温度调整的过程中都无需工程师针对温度控制项目进行编程调试,减少工程师们的工作量,同时增加温度控制的稳定性、便捷性、通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PID参数的确定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实时温度以及所述基础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运行的所述标准PID参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以及所述标准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变化的温控PID参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温控PID参数控制所述设备进行温度调整直至到达所述目标温度之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标准PID参数之前,还包括:

8.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温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pid参数的确定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实时温度以及所述基础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运行的所述标准pid参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以及所述标准pid参数,确定控制所述设备以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斜率进行温度变化的温控pid参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杰余栋栋苏开祥麦献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