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344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轮胎的轮毂;所述轮胎本体的外侧刻设有花纹;用于提高轮胎的着地力;所述轮胎的内侧设置有与轮毂适配的填充区域,且位于该填充区域的内侧设置有延伸凸起一和延伸凸起二,所述延伸凸起一的顶部与轮胎内部之间设置有覆盖层,用于填充轮胎与延伸凸起一之间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内衬配合设置的延伸凸起一和延伸凸起二之间的组合,让金属带束层可以配合中空气囊实现对重压下的缓冲,让组成金属带束层的带束层一和带束层二之间得到紧密连接,同时设置在带束层一和带束层二之间粘接层,实现了金属带束层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具体为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


技术介绍

1、轮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了承载车辆重量、缓解震动和提供牵引力的作用。其中,轮胎的牵引力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决定了车辆能否顺利行驶或者驶入特定的路面。轮胎的牵引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路面的摩擦系数、轮胎的材料和结构、车辆的重心、驱动力的大小等。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在不同的路面情况下,可以实现轮胎的最大牵引力和最高行驶速度,从而实现车辆的高效、安全行驶。

2、轮胎的结构主要包括胎体、胎面、胎侧、胎肩和胎圈等几个部分,胎面是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通常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胎面的花纹设计可以影响轮胎在不同路面上的抓地力、排水性能和噪音水平,胎肩是胎面和胎侧之间的过渡区域,通常设置有一些功能性的凸起,用于增加牵引力和操控性能,而胎体是轮胎的基本骨架,由多层尼龙、钢丝帘布和胶胎层组成。胎体的主要作用是承载车辆的重量,同时给轮胎增加强度和耐磨损性能。

3、传统的胎体内部的骨架分为多层,且每层的钢丝帘层之间无接触的区域,在重压的状态下,其牵引力会受到影响,一方面,轮胎重压下会导致轮胎面积变小,从而降低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轮胎的牵引力变弱。同时,轮胎重压下还可能导致轮胎变形,使得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变得不稳定,从而也会增加轮胎的滑动摩擦,降低牵引力。

4、另一方面,轮胎的轮载荷也会影响到车辆的牵引力和操控性能。当轮胎的重量负荷增大时,轮胎的应力和变形程度也会相应增加,这可能会导致轮胎的变形和磨损加剧,使轮胎的性能产生下降。因此,基于此,需要对其内侧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轮胎的轮毂;

3、所述轮胎本体的外侧刻设有花纹;用于提高轮胎的着地力;

4、所述轮胎的内侧设置有与轮毂适配的填充区域,且位于该填充区域的内侧设置有延伸凸起一和延伸凸起二,所述延伸凸起一的顶部与轮胎内部之间设置有覆盖层,用于填充轮胎与延伸凸起一之间的间隙;

5、所述延伸凸起一的内侧设置有中空气囊,所述中空气囊的外侧覆盖有金属带束层;用于提高轮胎的牵引力。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凸起一与延伸凸起二之间保持有固定间距,位于该间距处设置有布衬,所述布衬的内侧包裹有橡胶衬板,且所述橡胶衬板与布衬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带束层包括带束层一和带束层二,所述带束层一与带束层二之间设置有粘接层,用于提高金属带束层的结构支撑力。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束层一与带束层二均由纵、横金属线互相交错编织而成。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空气囊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或多圈呈等距离设置的加厚凸起,用于提高气囊的承压能力。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胎的填充区域内侧位于延伸凸起二处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处穿接有一根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首尾两端固定相连。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凸起二的外侧位于轮胎的填充区域处设置有内衬,所述内衬的外侧一体成型有一圈与延伸凸起二中部开设的凹槽处适配。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花纹包括防滑纹路一和防滑纹路二,且所述防滑纹路一呈环形设置,且至少有两个,所述防滑纹路二位于两个防滑纹路一之间,且为纵向沟槽花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内衬配合设置的延伸凸起一和延伸凸起二之间的组合,让金属带束层可以配合中空气囊实现对重压下的缓冲,让组成金属带束层的带束层一和带束层二之间得到紧密连接,同时设置在带束层一和带束层二之间粘接层,实现了金属带束层完整性,而进一步的利用内衬和延伸凸起一和延伸凸起二形状组合,增强了轮胎本体内侧的抗压能力,避免其在重压下,形变过渡而造成的牵引力减少的问题,减缓了轮胎的磨损,并且配合外侧花纹,使用时,可进一步的提高轮胎本体行驶时的着地力,已满足行驶的需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所述轮胎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轮胎的轮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凸起一(42)与延伸凸起二(46)之间保持有固定间距,位于该间距处设置有布衬(49),所述布衬(49)的内侧包裹有橡胶衬板(48),且所述橡胶衬板(48)与布衬(49)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束层(44)包括带束层一(441)和带束层二(442),所述带束层一(441)与带束层二(442)之间设置有粘接层(443),用于提高金属带束层(44)的结构支撑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一(441)与带束层二(442)均由纵、横金属线互相交错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气囊(45)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或多圈呈等距离设置的加厚凸起,用于提高气囊的承压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填充区域(47)内侧位于延伸凸起二(46)处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处穿接有一根橡胶条(410),所述橡胶条(410)的首尾两端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凸起二(46)的外侧位于轮胎的填充区域(47)处设置有内衬(41),所述内衬(41)的外侧一体成型有一圈与延伸凸起二(46)中部开设的凹槽处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2)包括防滑纹路一(21)和防滑纹路二(22),且所述防滑纹路一(21)呈环形设置,且至少有两个,所述防滑纹路二(22)位于两个防滑纹路一(21)之间,且为纵向沟槽花纹(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所述轮胎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轮胎的轮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凸起一(42)与延伸凸起二(46)之间保持有固定间距,位于该间距处设置有布衬(49),所述布衬(49)的内侧包裹有橡胶衬板(48),且所述橡胶衬板(48)与布衬(49)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束层(44)包括带束层一(441)和带束层二(442),所述带束层一(441)与带束层二(442)之间设置有粘接层(443),用于提高金属带束层(44)的结构支撑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一(441)与带束层二(442)均由纵、横金属线互相交错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牵引力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典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奥莱斯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