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的胎面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22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体,其表面设置有横向槽、第一纵向槽、第二纵向槽、连通槽以及环形纵向槽,所述横向槽之间设置有第一纵向槽,所述第一纵向槽之间设置有第二纵向槽,所述横向槽的两端设置有连通槽,所述环形纵向槽设置于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横向槽之间;所述胎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块和引导条。本技术通过设置横向槽、连通槽和环形纵向槽等结构,通过横向槽的设计,使得车轮顺时针转动时气流进入横向槽的内部,并且沿着V字表面向两侧流动,进而使得热量跟随气流一同从连通槽处排出,通过对凸块和引导条的设置,实现了对气流定向引导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具体涉及一种轮胎的胎面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

2、为了提供足够的抓地力、抗侧滑以及降噪等能力,通常会在轮胎的表面设置有凹槽,进行形成不同的纹路,轮胎表面的纹路通常分为以下三种:

3、1、纵向花纹,该花纹在胎面上纵向设计,呈圆周连续状,主要适用于转向轮胎,具有较好的抗侧滑能力、排水性能较好和舒适性较高等优点,但是其具有抓地力较差、急刹时易打滑等缺点;

4、2、横向花纹,该花纹呈横向设计,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制动力和驱动力均十分出色,但是其排水性和散热能力均较差;

5、3、混合花纹,同时具有纵向花纹和横向花纹的特点,性能更加综合;

6、上述三种花纹分别适用于不同环境当中,由于纵向花纹抓地力较差、急刹时易打滑的缺点,因此纵向花纹的轮胎在市面上较少使用,更多的是使用横向花纹和混合花纹的轮胎,但是横向花纹和混合花纹的轮胎在使用时,由于其表面结构到的特点导致其散热效果相对较差,故此提出一种轮胎的胎面散热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的胎面散热结构,以解决横向花纹和混合花纹的轮胎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胎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3、胎体,其表面设置有横向槽、第一纵向槽、第二纵向槽、连通槽以及环形纵向槽,所述横向槽之间设置有第一纵向槽,所述第一纵向槽之间设置有第二纵向槽,所述横向槽的两端设置有连通槽,所述环形纵向槽设置于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横向槽之间;

4、所述胎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块和引导条。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槽为v字槽,所述横向槽一侧的内表面为弧形表面,所述横向槽另一侧的内表面为v字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槽呈环形等距分布。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向槽为齿状槽,其设置于所述弧形表面的一侧。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纵向槽为矩形槽,所述第二纵向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横向槽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连通槽为扩口槽,所述连通槽的槽宽大于所述横向槽两端的槽宽。

11、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为中空圆台块,所述凸块靠近所述胎体一侧的直径大于其远离所述胎体一侧的直径。

12、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条为弧形条,所述引导条沿所述凸块的外圈呈环形等距分布,所述引导条与所述连通槽呈错位分布。

13、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条与所述引导条之间形成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所述连通槽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5、1、本技术通过设置横向槽、连通槽和环形纵向槽等结构,通过横向槽的设计,使得车轮顺时针转动时气流进入横向槽的内部,并且沿着v字表面向两侧流动,进而使得车轮摩擦产生的热量跟随气流一同从连通槽和环形纵向槽处排出;

16、2、通过对凸块和引导条的设置,实现了对气流定向引导的效果,当汽车正常行驶时车轮为顺时针转动,此时气流与引导条相接触,在引导条的挤压下是的气流向着靠近凸块的方向运动,并沿着凸块的表面运动后排出,进而实现了加快横向槽内部空气排出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2)为V字槽,所述横向槽(2)一侧的内表面为弧形表面(4),所述横向槽(2)另一侧的内表面为V字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2)呈环形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槽(3)为齿状槽,其设置于所述弧形表面(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槽(5)为矩形槽,所述第二纵向槽(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横向槽(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6)为扩口槽,所述连通槽(6)的槽宽大于所述横向槽(2)两端的槽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8)为中空圆台块,所述凸块(8)靠近所述胎体(1)一侧的直径大于其远离所述胎体(1)一侧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条(9)为弧形条,所述引导条(9)沿所述凸块(8)的外圈呈环形等距分布,所述引导条(9)与所述连通槽(6)呈错位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条(9)与所述引导条(9)之间形成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所述连通槽(6)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2)为v字槽,所述横向槽(2)一侧的内表面为弧形表面(4),所述横向槽(2)另一侧的内表面为v字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2)呈环形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槽(3)为齿状槽,其设置于所述弧形表面(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槽(5)为矩形槽,所述第二纵向槽(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横向槽(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典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奥莱斯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