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泥干化回转窑内的切割导流装置及污泥干化回转窑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298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回转窑内的切割导流装置及污泥干化回转窑,该装置包括:切割导流叶片、密封胶圈、螺栓和螺母;切割导流叶片的一端设有固定通孔,螺栓一端穿过固定通孔,与切割导流叶片内设置的螺母固定连接,螺栓另一端用于固定焊接在回转窑筒内壁上,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使切割导流叶片固定在回转窑筒内壁上;密封胶圈设置在切割导流叶片的一端外的螺栓上贴紧切割导流叶片的端部。该装置设置在回转窑内,在污泥前进的过程中,通过该装置,可切割或导回部分污泥,延长污泥在窑内的运动轨迹,增加污泥的反应及停留时间,有效提高了污泥干化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不需动力设备,安全可靠,节能节电,很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内切割导流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回转窑内的切 割导流装置及污泥干化回转窑。
技术介绍
传统的回转窑多用于干化含水率较低、黏性较差、较为松散的石灰粉、水泥粉等建 材化工物料等。以上这些物料在回转窑内能够有效地进行抛洒、分散等动作,且不易结块。 而我国现有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污泥的含水率及性状,随着季节、水厂运行参数的 变化而变化,含水率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75% 85%)。同时,在污泥机械脱水过程中投 加量大量PAM等黏性药剂,造成市政污泥不易分散、结坨现象严重,导致在回转窑内成坨滚 动,不能很好的分散,最终粘结成大块坨状污泥,严重影响利用回转窑对污泥的干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回转窑内的切割导流装置及污泥 干化回转窑,可有效地切割回转窑内的大块污泥,延长污泥在回转窑内的停留时间,减小出 泥粒径,改善干化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用回转窑内切割导流装置,该装置包括切割导流叶片、密封胶圈、螺栓和螺母;所述切割导流叶片的一端设有固定通孔,螺栓一端穿过固定通孔,与切割导流叶 片内设置的螺母固定连接,螺栓另一端用于固定焊接在回转窑筒内壁上,通过螺栓与螺母 的配合使所述切割导流叶片固定在回转窑筒内壁上;所述密封胶圈设置在切割导流叶片的 一端外的螺栓上贴紧切割导流叶片的端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用回转窑,包括回转窑和切割导流装置;其中,切割导流装置采用上述污泥干化用回转窑内切割 导流装置;所述切割导流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回转窑筒内壁上,设置在回转窑筒内壁上的抄 板之间。由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由切割导流叶 片、密封胶圈、螺栓和螺母构成的回转窑内污泥切割导流装置,该装置可安装在对污泥进行 干化的回转窑内,对污泥进行切割和导流,延长污泥停留时间,确保出泥的干化效果。该装 置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不需动力及控制设备,安全可靠,用在对污泥干化的回转窑中 节能节电,可很好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割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割导流装置的正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割导流装置的侧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割导流装置的立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割导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割导流装置的角度调整部位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切割导流装置的角度调整部位底面示意图;图1 图3中各标号为1、切割导流叶片;2、密封胶圈;3、螺栓;4、螺母;5、回转窑 筒内壁;图4中各标号为5、回转窑筒内壁;6、切割用的切割导流装置;6’、导流用的切 割导流装置;7、抄板;8、大块污泥;9、切割后小块污泥;10、污泥颗粒;11、被导回的污泥颗 粒;图5中各标号为5、回转窑筒内壁;6、切割导流装置;7、抄板;8、大块污泥;9、切 割后小块污泥;图6 图7中各标号为12、条形键槽;13、条形键;14、角度定位凹槽;15、固定通 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回转窑内的切割导流装置,如图1 图3所示,该 装置包括切割导流叶片I、密封胶圈2、螺栓3和螺母4 ;其中,切割导流叶片1是由厚度不小于3mm的耐腐蚀、耐高温的金属板或硬质防水 非金属板制成的中空棱柱,金属板可采用不锈钢板、铝板等,硬质防水非金属板可采用塑料 板,中空棱柱的截面呈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中锐角角度为10 15°,中空棱柱上端开 口,底端封闭,底端设有供螺栓3穿过的固定通孔15,螺栓3—端通过固定通孔15穿入切割 导流叶片1内,从切割导流叶片1的上端开口,可将螺母4固定旋紧在切割导流叶片1内的 螺栓3上,螺栓3的另一端用于固定焊接在回转窑筒内壁5上,这样通过螺栓3与螺母4的 配合使切割导流叶片1固定安装在回转窑筒内壁5上,所述密封胶圈2设置在切割导流叶 片1外的螺栓3上贴紧切割导流叶片1的端部,在切割导流叶片1固定设置在回转窑筒内 壁5上后,密封胶圈2夹在切割导流叶片1的端部与回转窑筒内壁5之间,通常密封胶圈2 采用耐高温、耐腐蚀、密封效果良好的密封胶圈,密封胶圈2的平面面积至少大于螺母4的 平面面积的1倍。上述装置中的切割导流叶片1的高度为所应用的回转窑筒内壁上设置的抄板的 高度的1.2 1.5倍,切割导流叶片1的宽度为所应用的回转窑筒内壁上设置的两个平行 抄板之间间距的1/3 1/2 ;如图6、7所示,上述装置中的切割导流叶片1底端设置的固定通孔的外周按一定 角度均勻分布设置多个角度定位凹槽,而在螺栓的底部无螺纹部分的螺杆上设有角度定位 凸起,角度定位凸起可以是在螺栓底部设置条形键槽13,在条形键槽13内设置条形键12形 成角度定位突起,这样当固定安装切割导流叶片1时,可使螺栓底部的角度定位凸起卡装5到固定通孔外周的角度定位凹槽14内,实现使切割导流叶片1安装至特定的角度1。实际 中,螺栓底部的角度定位凸起可以是焊接在螺栓杆体上的条形键。本实施例中的切割导流装置中由于设有切割导流叶片,并且,切割导流叶片为截 面是平行四连形的中空棱柱,当将该切割导流装置设置在回转窑筒内壁5上后,可对其内 干化的大块污泥通过切割导流叶片的边沿进行切割,成为小块的污泥,延长了颗粒污泥 (10)在回转窑内停留时间,增加了干化污泥的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不用 额外的电能,不但节能,而且可有效提高回转窑的干化处理效果。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用回转窑,用于对市政脱水污泥(含水率75 85% ) 进行干化处理,如图4、5所示,该回转窑包括回转窑和切割导流装置;其中,切割导流装置 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给出的污泥干化用回转窑内切割导流装置;具中,切割导流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回转窑筒内壁上,设置在回转窑筒内壁上的 抄板之间。切割导流装置为多个,均勻分布设置在所述回转窑筒内壁上,每个切割导流装置 的切割导流叶片1是通过螺栓3和螺母4安装于回转窑筒内壁5上;螺栓3另一端可采用 焊接方式固定焊接在回转窑筒内壁5上;密封胶圈2设置在切割导流叶片1与回转窑筒内 壁5之间(可参见图2);实际中,多个切割导流装置安装在回转窑筒内壁上,可采用下述方式在污泥前进的方向上(图4中箭头A指示的方向)的回转窑筒内壁5的前端1/3 区域和后端1/3区域设置的切割导流装置的切割导流叶片1均垂直于抄板7 (即切割导流 叶片1的切割边垂直于抄板7),每个切割导流装置设置在形成“品”字形的三个抄板7中心 的回转窑筒内壁上,并且,使切割导流装置的数量沿污泥前进方向递减;上述这种在回转窑筒内壁5上设置切割导流装置的方式,可以起到切割大块污泥 的作用,大块污泥8经抄板7提升后依靠重力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与6、做切割用的切割导流 装置6相碰,大块污泥8被锋利的切割导流叶片1切割,形成切割后小块污泥9 ;经过以上 反复的动作,最终使得污泥的粒径不断减小,出泥粒径减小1倍,由原来的20mm减小至IOmm 以下,最终改善了出泥干化效果。而在污泥前进的方向上(图4中箭头A指示的方向)的回转窑筒内壁5的中部 2/3区域设置的切割导流装置的切割导流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回转窑内的切割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切割导流叶片(1)、密封胶圈(2)、螺栓(3)和螺母(4);所述切割导流叶片(1)的一端设有固定通孔,螺栓一端穿过固定通孔,与切割导流叶片(1)内设置的螺母(4)固定连接,螺栓(3)另一端用于固定焊接在回转窑筒内壁(5)上,通过螺栓(3)与螺母(4)的配合使所述切割导流叶片(1)固定在回转窑筒内壁(5)上;所述密封胶圈(2)设置在切割导流叶片(1)的一端外的螺栓(3)上贴紧切割导流叶片(1)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东升邵凯李彩斌阜崴张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