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件上形成针点浇口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260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工件(2)上形成针点浇口(44)的方法。该方法依序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使用车床或者加工中心机的机械加工来制作细长的锥形工具电极;使用工具电极对与工件相比消耗率小的牺牲材料(3、4)进行放电加工来向工具电极导入拉伸应力(tensile?stress);及使用工具电极对工件进行放电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工具电极与导电性的工件之间产生放电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 放电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工具电极来在工件上形成针点浇口(pin point gate)的方法。
技术介绍
放电加工装置是对包含钢铁或者超硬合金的工件精密地进行加工的工作机械。 超硬合金是将金属碳化物的粉末烧结而成的合金。工具电极通常安装在放电加工装置的 主轴头。工具电极的材料为例如石墨(graphite)、铜、铜合金。工件配置在贮存着介电液 (dielectric fluid)的加工槽中。介电液为例如灯油(lamp oil)或者比电阻(specific resistance)高的水。使工具电极移动到非常接近于工件的位置。形成在工具电极与工件 之间的微小的空隙被称作“加工间隙”。在放电加工中,放电加工装置对加工间隙施加电压脉冲(pulse)。其结果,介电液 的绝缘受到破坏而在加工间隙产生放电。该放电也被称作火花放电,将工件中的微量的材 料熔融除去。通过反复进行放电,而在工件上形成形状与工具电极一致的孔。放电加工装 置为将加工间隙维持在固定大小,伴随工件材料的除去而使工具电极向工件前进。工具电 极的前进方向通常为铅直向下。注射成形(injection molding)装置是向模具的空腔(cavity)中注入树脂并进 行成形的机械。空腔的入口被称作浇口(gate)或者注口(pouring gate)。向浇口导引树脂 的通道被称作浇道(runner)或者注道。针点浇口是一种浇口,其具有Φ为0. 3mm 1. 2mm 的小开口。针点浇口也被称作针浇口(pin gate)。图1 (I)中的参照编号44表示针点浇口 的一例。针点浇口 44伴随有浇道4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11-058114中,揭示有加工出针点浇口的特殊的中心钻 (center drill)。然而,一般而言,具有针点浇口的模具是通过放电加工装置来制作的。 图3表示用以放电加工出针点浇口的工具电极的一例。由铜构成的工具电极10通过手柄 (Shank)S夹持在放电加工装置的主轴头(未图示)。工具电极10具有20°角的前端。除 前端以外工具电极10的侧面倾斜2°。工具电极10具有较大的长宽比(aspect ratio), 因此其刚性较小。工具电极在放电加工中会产生消耗。消耗率是工具电极的消耗重量(g)相对于工 件的损耗量(g)的比率(% )。或者,消耗率是工具电极的长度的减少量(mm)相对于工件 中所形成的孔的深度(mm)的比率(%)。对于具有较大的长宽比的工具电极10而言,采用 后一消耗率。在大部分情况下,考虑到工具电极的消耗,为形成一个针点浇口而准备着多个 工具电极。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2-059316号中,揭示有一种用以使具有微细的直径的工具 电极成形的放电加工装置。然而,此种放电加工装置难以笔直地制作细长的锥形(tapered) 工具电极。因此,细长的锥形工具电极是通过机械加工来制作的。进行此种机械加工的工作机械为例如车床或者加工中心机(machining center)。图4表示形成针点浇口的以往的方法。图中的箭头表示工具电极移动的方向。图4 中的工具电极11、12的形状、大小及材质与图3中的工具电极10相同。如图4(A)中所示,第 一个工具电极U移动到接近于工件2的位置。当对工具电极11与工件2之间施加电压脉冲 时,会在加工间隙产生放电。如图4(B)中所示,通过反复进行放电而在工件2上形成孔。放 电加工装置为将加工间隙的大小维持于固定,使工具电极U —点点地向下方前进。当工具电极11到达某深度时,结束使用工具电极11所进行的加工。某深度是考 虑到消耗率等来规定的。如图4(C)中所示,在工件2上形成形状与工具电极11 一致的孔 41。如图4(D)中所示,放电加工装置使第二个工具电极12向孔41中移动。较为理想的是, 在放电加工中,多数放电是在整个加工间隙中均勻地产生。然而,有时在加工间隙的一部分集中产生放电。特别是,在新的工具电极插入先前 形成的孔41中的情况下,放电产生部位容易偏移。如此一来,使新的工具电极向放电集中 部位移动。其结果,工具电极弯曲,工件上所形成的孔也弯曲。图4(E)夸张地表示弯曲的 工具电极11。特别是,推测通过机械加工来制作的工具电极因具有压缩应力(compressive stress)而容易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通过机械加工制作的工具电极来笔直地形成针 点浇口的放电加工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工件2上形成针点浇口 44的方法依序包括如下步骤通 过机械加工来制作工具电极;使用工具电极对与工件相比消耗率小的牺牲材料3、4进行放 电加工来向工具电极导入拉伸应力(tensile stress);及使用工具电极来对工件进行放电加工。针点浇口只要是具有Φ小于等于1.2mm的开口的浇口即可。工具电极包含铜,工 件只要是包含钢铁或者超硬合金即可。牺牲材料只要是包含铝或者锌合金即可。优选在导 入拉伸应力(tensile stress)的步骤中,形成在牺牲材料与工具电极之间的加工间隙被介 电油充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工件2上形成针点浇口 44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 机械加工来制作第一及第二工具电极11、12 ;使用第一工具电极11对工件进行放电加工而 在工件中形成孔41 ;使用第二工具电极12对与工件相比消耗率小的牺牲材料3、4进行放 电加工来向第二工具电极导入拉伸应力;及使用导入有拉伸应力的第二工具电极来将所述 孔向更深处加工。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将拉伸应力导入到工具电极,因此,工具电极在工件的放电加工 中,不会向放电集中的部位移动。其他优点将于以下的说明中部分性地记述。附图说明图1(A)、(B)、(C)、(D), (E), (F)、(G)、(H)、(I)是表示形成针点浇 口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例的图。图2(A)、(B)是向工具电极导入拉伸应力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工具电极的一例的图。图4(A)、(B)、(C)、(D)、(E)是表示形成针点浇口的以往的方法的图。符号的说明2工件3、4牺牲材料8手柄10、11、12、13工具电极41,42 孔43浇道44针点浇口51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对在工件上加工针点浇口的工序(process)进行说明。3个细长的锥形 工具电极11、12、13的形状、大小及材质与图3中的工具电极10相同。这些工具电极11、 12、13是通过使用车床或者加工中心机的机械加工来制作的。第一个工具电极11安装在放电加工装置的主轴头(未图示)。工件2固定在贮存 着介电油的加工槽(未图示)中。如图I(A)中所示,使工具电极11移动到接近于工件2 的位置。形成在工件2与工具电极11之间的加工间隙被介电油充满。工件2只要是包含 适于注射成形用的模具的钢铁或者超硬合金即可。实施例中,工件2的材质是相当于日本 工业标准的SKDll的钢铁。工件2的厚度为32mm。放电加工装置对工具电极11与工件2之间施加电压脉冲。其结果,介电油的绝缘 受到破坏而在加工间隙产生放电。流过加工间隙的电流脉冲的峰值(peak)设定为9A。放 电加工装置为将加工间隙维持在固定的大小,伴随工件2的材料的除去而使工具电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工件(2)上形成针点浇口(4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序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机械加工来制作工具电极;使用所述工具电极对与所述工件相比消耗率小的牺牲材料(3、4)进行放电加工来向所述工具电极导入拉伸应力;及使用所述工具电极来对所述工件进行放电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久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沙迪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