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分子育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甘蓝型油菜编码乙酰乳酸合成酶 且可以建立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抗性的突变基因核酸序列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美国氰胺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成功的一类广谱、 用量低、对哺乳动物低毒和对环境友好的高效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体内支链氨基酸生 物合成关键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也叫乙酰羟基酸合成酶 (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 AHAS),造成异亮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生物合成受阻,破坏 植物体内蛋白质合成,使植物黄化,生长受抑,最后逐渐死亡。ALS负责催化两个平行反应, 催化两分子丙酮酸缩合形成2-乙酰乳酸放出CO2,最终生成缬氨酸和亮氨酸,催化一分子丙 酮酸和一分子2-氧丁酸缩合形成乙酰羟基丁酸,最终生成异亮氨酸。以ALS为靶酶开发的 除草剂,已经成为新型高效除草剂的主流产品,1961年美国Du Pont公司首先报道了嘧啶 类化合物的活性及对植物体内ALS的抑制作用,1982年该公司成功研发了第一个磺酰脲类 除草剂氯磺隆(Chlors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甘蓝型油菜突变基因的核酸序列,其特征是:该序列为SEQ ID NO.1,由2006个碱基组成,命名为BnALS1R基因,即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编码乙酰羟基酸合成酶,又叫乙酰乳酸合成酶,与其它来源的甘蓝型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相比,BnALS1R基因在1933处G突变成了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茂龙,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高建芹,龙卫华,陈松,陈新军,陈峰,顾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