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70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包括把手本体以及设置在把手本体上下两端的上把手骨架与下把手骨架,所述把手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空腔,所述上把手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连接空腔内部的第一卡合部,所述下把手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连接空腔内部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配合卡接,所述连接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限制上把手骨架与下把手骨架周向转动的防转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把手骨架与把手本体之间发生相对轴向移动以及相对周向扭转,有效保证把手骨架与把手本体之间的稳固连接,进而保证了安全把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内饰结构的,涉及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1、安全把手是固定安装在车内立柱结构上,以供人体在上下车和路况颠簸时进行快速抓握车用部件之一。现有的安全把手分为整体式把手与分体式把手两种,整体式把手的强度更高但是相应其制造成本也更加高昂,且整体式把手的外观单一造成其美观性不足。分体式把手采用分段式结构拼接而成,虽然强度低于整体式把手,但是分体式把手的制造成本、美观性都优于整体式把手。

2、现有的分体式把手包括与立柱连接的把手骨架以及设置在把手骨架之间用于握持的把手,把手骨架与把手之间采用螺纹或卡接结构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分体式把手,其把手骨架与把手之间的连接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受到拉力后会发生松动,同时把手骨架与把手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扭转,进而造成把手骨架与把手之间的连接处损坏失效。

3、因此,针对现有的分体式把手中存在的把手骨架与把手之间容易松动、发生相对扭转时损坏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把手骨架与把手本体之间发生相对轴向移动以及相对周向扭转,有效保证把手骨架与把手本体之间的稳固连接,进而保证了安全把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包括把手本体以及设置在把手本体上下两端的上把手骨架与下把手骨架,所述把手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空腔,所述上把手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连接空腔内部的第一卡合部,所述下把手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连接空腔内部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配合卡接,所述连接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限制上把手骨架与下把手骨架周向转动的防转部。

4、上把手骨架设置在把手本体的上端,下把手骨架设置在把手本体的下端,上把手骨架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从把手本体的上端延伸至把手骨架内部的连接空腔中。下把手骨架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从把手本体的下端延伸至把手骨架内部的连接空腔中。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在连接空腔中对应卡接,使得上把手骨架与下把手骨架沿把手本体的轴向固定在把手本体的上下两端,以构成整体的把手结构。

5、同时,为了防止上把手骨架与下把手骨架相对于把手本体周向转动导致把手结构失稳或损坏,在连接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防转部,防转部与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的外侧沿周向限位连接,以限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相对于把手本体周向转动,即限制上把手骨架、下把手骨架相对于把手本体进行周向转动。

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防转部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连接空腔的内腔壁上的防转凸台,所述防转凸台与第一卡合部的外侧和/或第二卡合部的外侧周向限位卡合连接。

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空腔的内腔壁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防转凸台,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防转凸台对应周向限位卡接的限位凸台。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七字卡扣,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七字卡扣,所述第一七字卡扣与第二七字卡扣配合卡接构成z字形接缝。

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空腔的内腔壁上对应第一七字卡扣远离第二七字卡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将第一七字卡扣朝向第二七字卡扣抵触挤压;所述连接空腔的内腔壁上对应第二七字卡扣远离第一七字卡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二抵触部将第二七字卡扣朝向第一七字卡扣抵触挤压。

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七字卡扣靠近上把手骨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转导柱,所述连接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口,所述第一导向口与第一防转导柱沿轴向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口与第一防转导柱沿周向限位配合连接。

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七字卡扣靠近下把手骨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转导柱,所述连接空腔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口,所述第二导向口与第二防转导柱沿轴向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口与第二防转导柱沿周向限位配合连接。

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上把手骨架与把手本体的上端之间设置有上装饰圈,所述下把手骨架与把手本体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下装饰圈。

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上把手骨架的外侧可拆卸卡装有上装饰盖板,所述下把手骨架的外侧可拆卸卡装有下装饰盖板。

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把手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把手骨架与下把手骨架构成分体式把手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使得安全把手本身更加美观;同时,通过在上把手骨架的一端设置延伸至把手本体内部的第一卡合部,在下把手骨架的一端设置延伸至把手本体内部的第二卡合部,通过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实现轴向限位卡接,避免上骨架把手、下骨架把手相对于把手本体发生轴向移动,进而保证安全把手轴向稳固性与安全性;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把手本体的连接空腔的内腔壁上设置与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的外侧周向限位卡接的防转部,通过防转部对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进行周向限位,以避免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相对于把手本体发生周向转动,进而避免上把手骨架、下把手骨架相对于把手本体发生周向转动,保证了安全把手周向稳固性与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包括把手本体(3)以及设置在把手本体(3)上下两端的上把手骨架(1)与下把手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空腔,所述上把手骨架(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连接空腔内部的第一卡合部(4),所述下把手骨架(2)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连接空腔内部的第二卡合部(5),所述第一卡合部(4)与第二卡合部(5)配合卡接,所述连接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限制上把手骨架(1)与下把手骨架(2)周向转动的防转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部(6)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连接空腔的内腔壁上的防转凸台(61),所述防转凸台(61)与第一卡合部(4)的外侧和/或第二卡合部(5)的外侧周向限位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空腔的内腔壁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防转凸台(61),所述第一卡合部(4)和第二卡合部(5)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防转凸台(61)对应周向限位卡接的限位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4)包括第一七字卡扣(41),所述第二卡合部(5)包括第二七字卡扣(51),所述第一七字卡扣(41)与第二七字卡扣(51)配合卡接构成Z字形接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空腔的内腔壁上对应第一七字卡扣(41)远离第二七字卡扣(5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触部(42),所述第一抵触部(42)将第一七字卡扣(41)朝向第二七字卡扣(51)抵触挤压;所述连接空腔的内腔壁上对应第二七字卡扣(51)远离第一七字卡扣(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抵触部(52),所述第二抵触部(52)将第二七字卡扣(51)朝向第一七字卡扣(41)抵触挤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七字卡扣(41)靠近上把手骨架(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转导柱(100),所述连接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口,所述第一导向口与第一防转导柱(100)沿轴向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口与第一防转导柱(100)沿周向限位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七字卡扣(51)靠近下把手骨架(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转导柱(200),所述连接空腔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口,所述第二导向口与第二防转导柱(200)沿轴向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口与第二防转导柱(200)沿周向限位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把手骨架(1)与把手本体(3)的上端之间设置有上装饰圈(7),所述下把手骨架(2)与把手本体(3)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下装饰圈(8)。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把手骨架(1)的外侧可拆卸卡装有上装饰盖板(91),所述下把手骨架(2)的外侧可拆卸卡装有下装饰盖板(9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包括把手本体(3)以及设置在把手本体(3)上下两端的上把手骨架(1)与下把手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空腔,所述上把手骨架(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连接空腔内部的第一卡合部(4),所述下把手骨架(2)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连接空腔内部的第二卡合部(5),所述第一卡合部(4)与第二卡合部(5)配合卡接,所述连接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限制上把手骨架(1)与下把手骨架(2)周向转动的防转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部(6)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连接空腔的内腔壁上的防转凸台(61),所述防转凸台(61)与第一卡合部(4)的外侧和/或第二卡合部(5)的外侧周向限位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空腔的内腔壁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防转凸台(61),所述第一卡合部(4)和第二卡合部(5)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防转凸台(61)对应周向限位卡接的限位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4)包括第一七字卡扣(41),所述第二卡合部(5)包括第二七字卡扣(51),所述第一七字卡扣(41)与第二七字卡扣(51)配合卡接构成z字形接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立柱安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空腔的内腔壁上对应第一七字卡扣(41)远离第二七字卡扣(51)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君徐辉李新蒋黎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天模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