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381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包括:箱体;扶手总成,扶手总成设置在箱体上;连杆总成,连杆总成包括前端连杆和后端连杆,前端连杆和后端连杆分别设置于盖体两端,前端连杆被配置一端为与箱体之间铰接,另一端与盖体之间铰接,后端连杆被配置为一端与箱体之间铰接,另一端与扶手总成之间铰接;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两组锁定组件,两组锁定组件分别设置在与前端连杆和后端连杆对应的位置处,分别用于将前端连杆、后端连杆锁定在箱体上;解锁机构,解锁机构用于对锁定组件解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扶手箱的两侧开启,采用的结构简单,降低了扶手箱的制造成本以及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


技术介绍

1、汽车扶手箱用于在车内提供一个可以容纳物品的空间,为了方便驾乘人员取放物品,目前有将汽车扶手箱设计为能够从两侧按压开启的结构,但这种扶手总成在实现方式上往往结构比较复杂,增加了制造成本以及装配的难度,且稳定性、可靠性较差,使用中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了汽车的品质和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以解决现有可从两侧按压开启的汽车扶手箱结构复杂所带来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包括:

4、箱体;

5、扶手总成,所述扶手总成设置在箱体上,所述扶手总成包括盖体;

6、连杆总成,所述连杆总成包括前端连杆和后端连杆,所述前端连杆和后端连杆分别设置于盖体两端,所述前端连杆被配置一端为与箱体之间铰接,另一端与盖体之间铰接,所述后端连杆被配置为一端与箱体之间铰接,另一端与盖体之间铰接,且前端连杆与箱体之间的铰接端和后端连杆与盖体之间的铰接端位于盖体的同一侧,前端连杆与盖体之间的铰接端和后端连杆与箱体之间的铰接端位于扶手总成的同一侧;

7、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两组锁定组件,两组锁定组件分别设置在与前端连杆和后端连杆对应的位置处,分别用于将前端连杆、后端连杆锁定在箱体上;

8、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用于对锁定组件解锁,以解除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与箱体之间的锁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上的锁钩,所述锁钩在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上转动连接,所述锁钩与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锁钩保持在锁定状态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箱体上与锁钩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锁钩配合的锁孔。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解锁杆和驱动机构,所述解锁杆与扶手总成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解锁杆朝前端连杆、后端连杆上锁钩所在的位置运动,且当解锁杆运动到锁钩所在位置时,能够驱动锁钩转动并解除锁钩与锁孔之间的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连杆、后端连杆上朝向解锁杆一侧设置有解锁孔,所述解锁杆在解锁时插入到解锁孔内驱动锁钩转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扶手总成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扶手总成横向方向设置并与扶手总成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导槽,所述解锁杆上设置有与导槽配合的导杆,所述导杆设置在导槽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总成上设置有开关复位机构,所述开关复位机构用于驱动杆解锁后的复位。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复位弹簧和复位推块,所述复位推块沿与驱动杆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盖体与复位推块之间,所述复位推块端部设置有复位部,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复位槽,所述复位部和复位槽为配合的v形截面结构。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位于解锁杆端部设置有端部限位件,所述端部限位件用于对解锁杆端部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位和导向。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连杆、后端连杆与盖体之间在铰接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为扶手总成提供翻转作用力的翻转弹性件。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用于为扶手总成的开启和关闭提供阻尼力。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机构设置于前端连杆、后端连杆的铰接位置处,所述前端连杆、后端连杆连接铰接轴,所述阻尼机构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阻尼器和设置在阻尼器与铰接轴之间的齿轮传动机构。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位于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支耳和后端支耳,且所述前端支耳与后端支耳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前端连杆与前端支耳铰接,所述后端连杆与后端支耳铰接。

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对可实现从两侧按压开启的扶手箱结构进行改进,通过设置两个连杆并配置前端连杆、后端连杆与盖体和箱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并设置对应的锁定机构和解锁机构,即可实现扶手箱的两侧开启,实现上述功能所采用的结构简单,降低了扶手箱的制造成本以及装配难度。

22、由于扶手箱所采用的结构简单,实现扶手箱从两侧开启的操作动作稳定可靠,降低了开启操作过程中产生故障的可能性,提高了扶手箱的使用寿命、汽车的品质以及客户的体验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上的锁钩,所述锁钩在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上转动连接,所述锁钩与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锁钩保持在锁定状态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箱体上与锁钩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锁钩配合的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解锁杆和驱动机构,所述解锁杆与扶手总成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解锁杆朝前端连杆、后端连杆上锁钩所在的位置运动,且当解锁杆运动到锁钩所在位置时,能够驱动锁钩转动并解除锁钩与锁孔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连杆、后端连杆上朝向解锁杆一侧设置有解锁孔,所述解锁杆在解锁时插入到解锁孔内驱动锁钩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扶手总成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扶手总成横向方向设置并与扶手总成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导槽,所述解锁杆上设置有与导槽配合的导杆,所述导杆设置在导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总成上设置有开关复位机构,所述开关复位机构用于驱动杆解锁后的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连杆、后端连杆与盖体之间在铰接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为扶手总成提供翻转作用力的翻转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用于为扶手总成的开启和关闭提供阻尼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设置于前端连杆、后端连杆的铰接位置处,所述前端连杆、后端连杆连接铰接轴,所述阻尼机构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阻尼器和设置在阻尼器与铰接轴之间的齿轮传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位于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支耳和后端支耳,且所述前端支耳与后端支耳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前端连杆与前端支耳铰接,所述后端连杆与后端支耳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上的锁钩,所述锁钩在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上转动连接,所述锁钩与前端连杆或后端连杆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锁钩保持在锁定状态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箱体上与锁钩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锁钩配合的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解锁杆和驱动机构,所述解锁杆与扶手总成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解锁杆朝前端连杆、后端连杆上锁钩所在的位置运动,且当解锁杆运动到锁钩所在位置时,能够驱动锁钩转动并解除锁钩与锁孔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连杆、后端连杆上朝向解锁杆一侧设置有解锁孔,所述解锁杆在解锁时插入到解锁孔内驱动锁钩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扶手总成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扶手总成横向方向设置并与扶手总成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涛李新欧炳锋蒋黎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天模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