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器盖、调温器总成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11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0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温器盖、调温器总成及发动机,调温器盖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过渡管段和直管段;连接段具有第一中心轴线,感温本体与连接段同轴心设置;直管段具有第二中心轴线,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当感温本体朝向直管段装配时,过渡管段干涉所述感温本体。通过将第一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平行设置,直管段与连接段偏心设置,使得过渡管段部分管壁靠近第一中心轴线设置,为当感温本体朝向直管段装配时,过渡管段干涉所述感温本体提供了结构保障,进而在调温器装反时,感温本体与过渡管段抵接,以使调温器不能装配到位,进而获知调温器装反的信息,通过调温器盖防止调温器装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调温器盖、调温器总成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1、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调温器总成1是发送机上常用的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结构,作为一种自动调温装置,调温器总成通常包括调温器座30、调温器20及调温器盖10,调温器座装配于发动机上,所述调温器盖包括朝向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近端位和远离发动机的发动机远端位,调温器座上设置有座体溶液腔31,调温器盖上也开设有盖体溶液腔14,调温器通常包括基板22和感温本体21,其中基板密封设置于所述调温器盖和调温器座之间,感温本体根据冷却液温度控制座体溶液腔31和盖体溶液腔14的通断,在装配时需要将感温本体安装在座体溶液腔中,用于根据自发动机流入座体溶液腔中冷却液温度,自动控制所述座体溶液腔与盖体溶液腔的通断,进而根据冷却液温度自动控制切换冷却液的循环路径,保障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2、但是,在实际装配或维护过程中,调温器盖的盖体溶液腔往往空间较大,在装配调温器时,盖体溶液腔的空间也可容置感温本体,即现有调温器盖的结构并不能对调温器的装配起到限位引导的作用,导致调温器的感温本体装反,使得调温器总成不能正常开始大循环支路,导致发动机因高温损坏。

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调温器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调温器盖不能防止调温器装反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调温器总成;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调温器盖,用于对调温器总成中的调温器进行固定和限位,所述调温器包括基板和感温本体,其中:

4、所述调温器盖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过渡管段和直管段;

5、所述连接段具有第一中心轴线,所述感温本体与所述连接段同轴心设置;

6、所述直管段具有第二中心轴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当所述感温本体朝向所述直管段装配时,所述过渡管段干涉所述感温本体。

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将第一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即直管段垂直于连接段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段偏心设置,使得过渡管段的形状发生变化,部分过渡管段的管壁靠近第一中心轴线设置,为当所述感温本体朝向所述直管段装配时,所述过渡管段干涉所述感温本体提供了结构保障,通过过渡管段干涉所述感温本体,进而在调温器装反时,感温本体与过渡管段抵接,以使调温器不能装配到位,进而获知调温器装反的信息,实现了通过调温器盖防止调温器装反。

8、进一步,所述过渡管段至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小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感温本体背离所述基板的一端的边缘到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最大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即当感温本体朝向直管段装配时,控制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则必然导致过渡管段抵住感温本体,使得感温本体不能装配到位,进而获知调温器装反的信息,实现了通过调温器盖防止调温器装反。

10、进一步,所述连接段包括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发动机近端位和发动机远端位,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一中心轴线靠近所述发动机远端位设置。

1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将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一中心轴线朝向所述发动机远端位偏移设置,进而在保障过渡管段对感温本体进行干涉,方便用户获知调温器装反的信息,防止调温器装反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在不改变直管段口径,不增加冷却液流动阻力的前提下,增加了直管段与发动机的间距,进而方便了在所述直管段上拆装用于连接散热器的连接管,提升了装配效率。

12、进一步,所述连接段包括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发动机近端位和发动机远端位,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一中心轴线背离所述发动机远端位设置。

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将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一中心轴线朝向所述发动机近端位偏移设置,进而在保障过渡管段对感温本体进行干涉,方便用户获知调温器装反的信息,实现了通过调温器盖防止调温器装反。

14、进一步,所述直管段与所述连接段沿轴向的最大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感温本体沿轴向至所述基板的最小间距为第四间距,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四间距。

1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控制所述第三间距小于第四间距,进而当感温本体朝向直管段安装时,调温器本体必然与过渡管段抵接干涉,使得调温器盖、调温器和调温器座无法完成装配安装,使得用户获知调温器装反信息,实现了通过调温器盖防止调温器装反。

16、进一步,所述过渡管段包括长管臂部和短管臂部,所述长管臂部用于当所述感温本体朝向所述直管段装配时干涉所述感温本体。

1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直管段与连接段偏心设置,使得不同角度的直管段与连接段的边缘的距离不同,进而使得过渡管段的不同区域的管壁长度不相同,控制长管臂部用于干涉感温本体,可以均衡冷却液的流动阻力和对调温器的干涉效果。

18、进一步,所述长管臂部设置为直线管壁,且所述长管臂部与所述直管段呈130°-150°夹角设置;所述短管臂部设置为圆弧管壁。

1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控制所述长管臂部和短管臂部的形状,可以降低冷却液流经过渡管段时的流动阻力,通过控制所述长管臂部和直管段的夹角,可以保障过渡管段对感温本体的干涉效果。

20、进一步,所述直管段包括过渡管连接端和散热器连接端,所述过渡管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过渡管段,所述散热器连接端用于连接散热器;

21、所述过渡管连接端的外管壁上还设置有连接限位块,所述过渡管连接端与所述长管臂部的结合处,与所述连接限位块对平设置。

2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仅仅在过渡管连接端的外管壁上设置连接限位块,可以在保障直管段与连接管稳定连接的同时,配合过渡管段对连接管的连接长度进行引导限位,降低调温器盖的结构复杂程度。

23、一种调温器总成,用于发动机上,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调温器盖。

2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调温器总成在装配过程中,若错误的将调温器的装反,即误将感温本体朝调温器盖的直管段安装,此时调温器盖的过渡管段可以对感温本体进行干涉限位,使得调温器不能装配到位,调温器盖、调温器和调温器座无法正常装配连接,进而使得用户获知调温器装反的信息,有效防止调温器装反。

25、一种发动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调温器总成。

2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实用本申请中提供的调温器总成,进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调温器总成的调温器装反,而使得发动机的冷却液不能通过调温器总成进行大循环散热,避免发动机因为高温损伤。

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8、本技术通过将第一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即直管段垂直于连接段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段偏心设置,使得过渡管段的形状发生变化,部分过渡管段的管壁靠近第一中心轴线设置,为当所述感温本体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温器盖,用于对调温器总成中的调温器进行固定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发动机近端位和发动机远端位,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一中心轴线靠近所述发动机远端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发动机近端位和发动机远端位,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一中心轴线背离所述发动机远端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与所述连接段沿轴向的最大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感温本体沿轴向至所述基板的最小间距的延伸方向为第四间距,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四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段包括长管臂部和短管臂部,所述长管臂部用于当所述感温本体朝向所述直管段装配时干涉所述感温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臂部设置为直线管壁,且所述长管臂部与所述直管段呈130°-150°夹角设置;所述短管臂部设置为圆弧管壁。p>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

8.一种调温器总成,用于发动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调温器盖。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温器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器盖,用于对调温器总成中的调温器进行固定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发动机近端位和发动机远端位,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一中心轴线靠近所述发动机远端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的发动机近端位和发动机远端位,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一中心轴线背离所述发动机远端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与所述连接段沿轴向的最大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感温本体沿轴向至所述基板的最小间距的延伸方向为第四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蒋继科尹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