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499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9
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及系统。通过喷淋式填充床(抽汽储热)+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储电)一起实现深度调峰(低电负荷)。利用抽汽热量(热电联产机组)+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时的压缩热供热(高热负荷);上述喷淋式填充床储热量可以加热机组给水和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膨胀机入口工质二氧化碳,分别提高机组发电量和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发电量。通过上述方法及设备提高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的调节能力和热电解耦能力,多种运行模式及能量分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利用燃煤碳捕集省去了储能系统低压储罐,提高了储能密度,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电热供需不平衡问题、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安全并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储能以及能量再利用,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1、虽然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全球范围内化石燃料发电量尤其是燃煤发电量占比依然较大,特别是对中国而言煤炭发电仍是供电主力。因此,需要对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封存和利用等措施,减少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

2、现有技术中,由于用户电、热负荷需求不同步,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电、热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导致电热耦合关系与可再生能源并网存在巨大矛盾。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面临着灵活性差、调峰范围窄和负荷调节速率低的问题,远未达到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提高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的调节能力和热电解耦能力,以解决电热供需不平衡问题、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安全并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及其系统,从而提高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的调节能力和热电解耦能力,以解决电热供需不平衡问题、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耦合方法为耦合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和喷淋式填充床的火电厂热电联产控制方法,火电厂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热电联产子系统、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子系统,以及喷淋式填充床储热子系统;火电厂热电联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运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厂热电联产系统还包括:碳捕集子系统;在所述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子系统的运行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能状态,所述压缩机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耦合方法为耦合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和喷淋式填充床的火电厂热电联产控制方法,火电厂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热电联产子系统、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子系统,以及喷淋式填充床储热子系统;火电厂热电联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运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厂热电联产系统还包括:碳捕集子系统;在所述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子系统的运行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能状态,所述压缩机组(4)产生的压缩热通过第一换热器组(6)的蓄热冷水吸收,并储存在所述储热罐(9)中;所述储热罐(9)为储热水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子系统的运行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压缩二氧化碳与喷淋式填充床火储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释能、发电状态,所述第二换热器组(7)吸收所述喷淋式填充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轶林徐玉杰陈海生王亮周学志凌浩恕郭欢白亚开林霖张成凤胡东子赵明智闫梦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