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及液压双足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53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及液压双足机器人,所述大腿板的内部开设有液压油传输通道,所述液压油传输通道内嵌于所述大腿板内;所述大腿板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通孔,使得大腿板开设有散热通孔的区域形成散热格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无管化的方式为液压油在腰部与大腿、小腿之间的传输提供通道,缩短了单根软管的长度,并降低了软管接口处结构的复杂度,降低了软管对机器人运动可靠性的影响,使腿部整体结构更加简洁有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相关,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及液压双足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液压双足机器人是一种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运动控制的、模仿人类双足步行的机器人。在液压双足机器人中所使用的液压介质多为液压油,并使用软管进行液压油的传输。但软管传输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2、首先,在液压驱动过程中,由于摩擦损耗、压力损失等原因,系统会产生热量,但软管受到材质、体积的限制,不易散热,液压油吸收的热量不能及时逸散,油温较高,从而影响伺服阀、密封件等元器件的使用性能,易导致系统失效。其次,机器人的运动会使软管发生弯曲、扭转,这会造成能量损失,影响机器人的运动效率。此外,软管的使用增加了机器人的重量和复杂性,软管的摩擦、磨损和破裂也会影响机器人的可靠性和寿命。因此,在设计时要尽可能减少所用软管的数量以及单根软管的长度,以减少能量损失,使机器人的运动更加流畅和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及液压双足机器人,采用无管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格栅分成多个区域分布在所述大腿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微型风扇,所述微型风扇用于加快所述散热通孔内的气流流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板为板状结构,其相背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骨盆连接孔及小腿连接孔;所述大腿板通过所述小腿连接孔及所述骨盆连接孔分别连接于骨盆及小腿。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格栅分成多个区域分布在所述大腿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微型风扇,所述微型风扇用于加快所述散热通孔内的气流流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板为板状结构,其相背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骨盆连接孔及小腿连接孔;所述大腿板通过所述小腿连接孔及所述骨盆连接孔分别连接于骨盆及小腿。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双足机器人大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传输通道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流道及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大腿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及所述第三支路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大腿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及所述第三支路均贯穿所述大腿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流道贯穿所述大腿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流道贯穿所述大腿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流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亮卢盛雨王佳钰谢思诚李静渊李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