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53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具、上模具、支架、液压缸、翻转机构、缓冲橡胶垫和震动下料机构,底座上固定有两个立板,两个立板之间安装有下模具,两个立板之间安装有用于带动下模具翻转的翻转机构,下模具的上侧设置有上模具,底座上安装有支架,支架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下端均与上模具相连,下模具的下方于底座上安装有缓冲橡胶垫,底座上安装有用于震动下模具的震动下料机构,震动下料机构包括:支撑轴、凸轮、同步轮、同步带、第二电机、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本技术对物料的注塑成型方便,下料方便,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具体是一种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2、汽车前格栅是采用模具注塑成型而成。现有的汽车前格栅模具在使用时,先将物料注塑到模具中,待物料冷却成型后,再由工人将物料取出,由于物料冷却成型后还有一定的余温,温度较高,工人需要佩戴耐高温手套才能将成型后的物料取出,导致下料较为不便,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下料方便,便于使用的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具、上模具、支架、液压缸、翻转机构、缓冲橡胶垫和震动下料机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安装有下模具,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安装有用于带动下模具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下模具的上侧设置有上模具,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下端均与上模具相连,所述下模具的下方于底座上安装有缓冲橡胶垫,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震动下模具的震动下料机构,所述震动下料机构包括:支撑轴、凸轮、同步轮、同步带、第二电机、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轴,每个所述支撑轴的顶部均安装有一个凸轮,两个所述凸轮分别位于下模具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支撑轴的下端均安装有一个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一侧安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安装于支撑轴上。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成型凹槽,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注塑孔。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立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侧安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立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与下模具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为1,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每次转动半圈。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同步带从缓冲橡胶垫内穿过。

8、有益效果:该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使用时,通过液压缸带动上模具下移盖到下模具上,从注塑孔将物料浇筑到成型凹槽内,使得物料在成型凹槽内形成特定的形状,然后,液压缸带动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再通过翻转机构带动下模具翻转半圈,使得下模具的开口朝下,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通过第四齿轮带动支撑轴转动,通过支撑轴带动凸轮转动,通过凸轮对下模具的侧面进行敲击震动,进而使得下模具内的物料在震动下脱落,通过缓冲橡胶垫将下模具内脱落的物料接住,防止物料摔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对物料的注塑成型方便,下料方便,便于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下模具(2)、上模具(3)、支架(4)、液压缸(5)、翻转机构(6)、缓冲橡胶垫(7)和震动下料机构(8),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两个立板(101),两个所述立板(101)之间安装有下模具(2),两个所述立板(101)之间安装有用于带动下模具(2)翻转的翻转机构(6),所述下模具(2)的上侧设置有上模具(3),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液压缸(5),两个所述液压缸(5)的下端均与上模具(3)相连,所述下模具(2)的下方于底座(1)上安装有缓冲橡胶垫(7),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震动下模具(2)的震动下料机构(8),所述震动下料机构(8)包括:支撑轴(801)、凸轮(802)、同步轮(803)、同步带(804)、第二电机(805)、第三齿轮(806)和第四齿轮(807),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轴(801),每个所述支撑轴(801)的顶部均安装有一个凸轮(802),两个所述凸轮(802)分别位于下模具(2)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支撑轴(801)的下端均安装有一个同步轮(803),两个所述同步轮(803)之间通过同步带(80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05)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第二电机(80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齿轮(806),所述第三齿轮(806)的一侧安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第四齿轮(807),所述第四齿轮(807)安装于支撑轴(8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内设置有成型凹槽(201),所述上模具(3)上设置有注塑孔(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6)包括:第一电机(601)、第一齿轮(602)、第二齿轮(603)和传动轴(604),所述第一电机(601)固定于立板(101)上,所述第一电机(60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602),所述第一齿轮(602)的下侧安装有与之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603),所述第二齿轮(603)安装于传动轴(604)上,所述传动轴(60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立板(10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604)与下模具(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602)和第二齿轮(603)的传动比为1,所述第一电机(601)的输出轴每次转动半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804)从缓冲橡胶垫(7)内穿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下模具(2)、上模具(3)、支架(4)、液压缸(5)、翻转机构(6)、缓冲橡胶垫(7)和震动下料机构(8),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两个立板(101),两个所述立板(101)之间安装有下模具(2),两个所述立板(101)之间安装有用于带动下模具(2)翻转的翻转机构(6),所述下模具(2)的上侧设置有上模具(3),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液压缸(5),两个所述液压缸(5)的下端均与上模具(3)相连,所述下模具(2)的下方于底座(1)上安装有缓冲橡胶垫(7),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震动下模具(2)的震动下料机构(8),所述震动下料机构(8)包括:支撑轴(801)、凸轮(802)、同步轮(803)、同步带(804)、第二电机(805)、第三齿轮(806)和第四齿轮(807),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轴(801),每个所述支撑轴(801)的顶部均安装有一个凸轮(802),两个所述凸轮(802)分别位于下模具(2)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支撑轴(801)的下端均安装有一个同步轮(803),两个所述同步轮(803)之间通过同步带(80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05)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丰华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