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顶升滑动装置及清障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顶升滑动装置及清障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401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8
本申请涉及一种顶升滑动装置及清障车辆。其包括支承架、翻转架及顶升件,支承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侧相较于第一侧更靠近地面,第一方向与支承架的支撑面垂直;翻转架设于支承架的第一侧且转动连接于支承架;顶升件转动连接于支承架的第二侧,顶升件配置为自第二侧穿设至第一侧并与翻转架转动连接,以驱使翻转架转动。本申请取消了横向布置的矩形管,而设置了自第二侧穿设至第一侧的顶升件,使得顶升滑动装置的下支点落在第二侧,降低清障车辆整体重心。并且,翻转架直接坐落在支承架的第一侧,增大了翻转架与支撑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支承件整体受力均匀,不易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进而延长支承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清障车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升滑动装置及清障车辆


技术介绍

1、清障车作为一种车辆救援工具,广泛用于高速、城市清障和车辆转运作业。相关技术中,清障车板面离地高度一般在1100mm左右,在托运大型轿车和suv时,车辆运输重心高,影响行车安全。

2、相关技术中,清障车副车架通过横向布置的矩形管坐落在底盘车架纵梁上方,导致清障车整体重心高。并且,该结构在矩形管与车架纵梁接触处存在应力集中问题,因此出现过多起车架纵梁断裂故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清障车整体重心高,且车架的纵梁与矩形管的接触位置应力集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顶升滑动装置及清障车辆。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顶升滑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顶升滑动装置,包括支承架、翻转架及顶升件,所述支承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侧相较于所述第一侧更靠近地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支承架的支撑面垂直;所述翻转架设于所述支承架的第一侧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承架;所述顶升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承架的第二侧,所述顶升件配置为自所述第二侧穿设至所述第一侧并与所述翻转架转动连接,以驱使所述翻转架转动。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翻转架背向所述支承架一侧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翻转架的延伸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翻转架;其中,所述承托件包括主板、衔接板和转动连接件,所述衔接板能够借助所述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板。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翻转架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承托件,以驱使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翻转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架包括举升支承座、翻转铰接座和多个支承纵梁,所述举升支承座和所述翻转铰接座分别连接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承纵梁之间;所述翻转架包括举升座、翻转座和多个翻转纵梁,所述举升座和所述翻转座分别连接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翻转纵梁之间;其中,所述翻转座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铰接座,所述顶升件转动连接于所述举升座与所述举升支承座之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与所述翻转纵梁对应布设的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翻转纵梁的纵长方向,所述滑轨滑动安装于所述翻转纵梁。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抵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抵接件抵接于所述翻转纵梁与所述滑轨之间且连接于所述翻转纵梁。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所述翻转纵梁的纵长方向观察,所述滑轨构造成截面呈“几”字形的结构,且围设于所述翻转纵梁的外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全部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沿所述翻转纵梁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于所述翻转纵梁,全部的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沿所述滑轨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于所述滑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背向所述承托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间隙配合。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位于所述滑轨与所述翻转纵梁之间,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滑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翻转纵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翻转纵梁的纵长方向垂直。

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清障车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3、一种清障车辆,包括车头、连接于所述车头的车架及上述的顶升滑动装置,所述车头用于提供动力,所述顶升滑动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于所述车架。

14、上述顶升滑动装置通过设置自支承架的第二侧穿设至第一侧的顶升件,取消了相关技术中横向布置的矩形管,使得顶升滑动装置的下支点落在支承架的第二侧,降低了顶升滑动装置整体的重心高度。

15、在顶升过程中,翻转架能够直接坐落在支承架于第一侧的端面上,而无需通过横向布置的矩形管抵接于支承架,由此增大了翻转架与支撑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承件整体受力均匀,不易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延长支承架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清障车的使用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动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翻转架背向所述支承架一侧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翻转架的延伸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翻转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翻转架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承托件,以驱使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翻转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包括举升支承座、翻转铰接座和多个支承纵梁,所述举升支承座和所述翻转铰接座分别连接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承纵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与所述翻转纵梁对应布设的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翻转纵梁的纵长方向,所述滑轨滑动安装于所述翻转纵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抵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抵接件抵接于所述翻转纵梁与所述滑轨之间且连接于所述翻转纵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翻转纵梁的纵长方向观察,所述滑轨构造成截面呈“几”字形的结构,且围设于所述翻转纵梁的外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全部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沿所述翻转纵梁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于所述翻转纵梁,全部的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沿所述滑轨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于所述滑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背向所述承托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位于所述滑轨与所述翻转纵梁之间,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滑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翻转纵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翻转纵梁的纵长方向垂直。

10.一种清障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动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翻转架背向所述支承架一侧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翻转架的延伸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翻转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翻转架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承托件,以驱使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翻转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包括举升支承座、翻转铰接座和多个支承纵梁,所述举升支承座和所述翻转铰接座分别连接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承纵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滑动装置还包括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与所述翻转纵梁对应布设的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翻转纵梁的纵长方向,所述滑轨滑动安装于所述翻转纵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方李胜伟张翔徐善勇周成志翟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