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盖板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68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8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盖板结构和车辆,包括:主盖部和延长部,所述主盖部设于行李箱内,并用以覆盖所述行李箱储物盒;所述延长部铰接于所述主盖部;所述延长部包括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主盖部铰接,所述第二延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长段铰接,所述第二延长段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座椅相抵靠;其中,所述第一延长段能够相对所述主盖部以及所述第二延长段转动。本方案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和车辆提升了行李箱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汽车零部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盖板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行李箱挡板是一块挡板加一个旋转轴,仅满足座椅未放倒时缝隙遮丑及座椅放倒后遮盖行李箱与座椅之间的间隙,浪费了行李箱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盖板结构和车辆,提升了行李箱的空间利用率。

2、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盖板结构,应用于车辆,包括:主盖部和延长部,所述主盖部设于行李箱内,并用以覆盖所述行李箱储物盒;所述延长部铰接于所述主盖部;

3、所述延长部包括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主盖部铰接,所述第二延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长段铰接,所述第二延长段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座椅相抵靠。

4、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延长段,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延长段。

5、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延长段,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盖部。

6、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为扭簧。

7、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第二延长段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避让空间;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主盖部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避让空间。

8、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主盖部与所述行李箱储物盒之间,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延长部朝向所述车辆的地板的一侧,以限制所述延长部的转动角度。

9、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座椅、行李箱储物盒和上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行李箱储物盒上,且与所述座椅相抵靠。

10、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延长部倾斜设置于座椅与主盖部之间;其中,

11、所述座椅向着远离所述行李箱滑动时,所述延长部与所述主盖部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12、所述座椅向着靠近所述行李箱滑动时,所述延长部与所述主盖部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13、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长段能在所述座椅转动下,其远离所述主盖部的一端叠设于所述座椅上。

14、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多个座椅,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延长部,多个所述延长部与多个所述座椅一一对应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座椅与所述主盖部之间。

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座椅向驾驶台的方向不滑动或者座椅处于展开状态(能够正常坐乘客的状态)时,且延长部刚好处于倾斜(例如延长部靠近座椅的一端向着车顶倾斜)设置于主盖部与座椅之间时;若大件行李需要水平放置行李箱内,大件行李的一部分可以直接放置在第一延长段,进而通过重力将第一延长段下压至与主盖部平行;同时。第二延长段可继续与座椅相抵靠,进而起到对第一延长段的支撑作用。因此,行李箱盖板结构可增加实现大件行李的水平放置的几率;同时,当第一延长段下压至与主盖部平行后,也提升了行李箱的空间利用率。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箱盖板结构,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盖部和延长部,所述主盖部设于行李箱内,并用以覆盖行李箱储物盒;所述延长部铰接于所述主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延长段,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延长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延长段,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为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第二延长段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避让空间;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主盖部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避让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主盖部与所述行李箱储物盒之间,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延长部朝向所述车辆的地板的一侧,以限制所述延长部的转动角度。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行李箱储物盒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行李箱储物盒上,且与所述座椅相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倾斜设置于座椅与主盖部之间;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段能在所述座椅转动下,其远离所述主盖部的一端叠设于所述座椅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多个座椅,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延长部,多个所述延长部与多个所述座椅一一对应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座椅与所述主盖部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盖板结构,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盖部和延长部,所述主盖部设于行李箱内,并用以覆盖行李箱储物盒;所述延长部铰接于所述主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延长段,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延长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盖板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延长段,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结构为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第二延长段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避让空间;所述第一延长段与所述主盖部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晖高攀隆腾刘杨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