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66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8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和电池包。该电池包括壳体、电芯和两个连接片,电芯收容于壳体内,电芯的外表面凸设有多个正极耳簇和多个负极耳簇,各个正极耳簇间隔排布;各个负极耳簇间隔排布;壳体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一个连接片依次与各个正极耳簇电性连接后导通至正极柱,另一个连接片依次与各个负极耳簇电性连接后导通至负极柱。本申请电池通过将凸设于电芯外表面的多个极耳分别与对应连接片依次导通,以便于利用连接片实现极柱与极耳的导通,从而提升本申请电池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和一种包括所述电池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1、在电池领域,电池通常包括壳体和电芯。电芯的外表面凸设有多个正极耳和多个负极耳,壳体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通过将多个正极耳相互焊接为一体,将多个负极耳相互焊接为一体,并分别与正、负极柱导通,从而使得电池能够通过正、负极柱向外释放电能。

2、但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追求更高的电池容量,电芯内正、负极耳的层叠数量会增大,极耳的层数也相应增大。因此,可能会导致在焊接多个极片时,由于极耳整体厚度较厚导致极耳的焊接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电池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良率的电池,以及一种包括所述电池的电池包。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电芯和两个连接片,电芯收容于壳体内,电芯的外表面凸设有多个正极耳簇和多个负极耳簇,各个正极耳簇间隔排布;各个负极耳簇间隔排布;

3、壳体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一个连接片依次与各个正极耳簇电性连接后导通至正极柱,另一个连接片依次与各个负极耳簇电性连接后导通至负极柱。

4、本申请电池通过在电芯的外表面凸设多个正极耳簇和多个负极耳簇,并使得各个正极耳簇可以通过一个连接片与壳体上的正极柱导通,使得各个负极耳可以通过另一连接片与壳体上的负极柱导通。从而使得外部电路可以通过正极柱和负极柱实现与电池的电流传输。

5、本申请电池还通过将每个正极耳簇依次与连接片电性连接,以避免因多个正极耳簇的整体厚度过厚而导致的焊接不良,提高了本申请电池正极耳簇与连接片的连接效果。同时,本申请电池还通过将每个负极耳簇依次与连接片电性连接,以避免因多个负极耳簇的整体厚度过厚而导致的焊接不良,提高了本申请电池负极耳簇与连接片的连接效果。

6、由此,本申请电池通过将电芯的多个极耳分别与对应连接片依次导通,减小了多个极耳的整体厚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并使得所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均能通过对应连接片实现与正极柱和负极柱的导通,从而提升了本申请电池的良率。

7、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正极耳簇内包括多个正极耳,同一正极耳簇内的多个正极耳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体;和/或,每个负极耳簇内包括多个负极耳,同一负极耳簇内多个负极耳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体。

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正极耳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个正极耳簇,以使得本申请电池可以对电芯的所有正极耳簇采用分次焊接。另一方面,通过将多个负极耳簇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个负极耳簇,以使得本申请电池可以对电芯的所有负极耳簇采用分次焊接。由此保证了对正极耳和负极耳的焊接质量,从而提升了本申请电池的良率。

9、在一种实施例中,同一正极耳簇内多个正极耳沿自身厚度方向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体;和/或,同一负极耳簇内多个负极耳沿自身厚度方向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体。

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正极耳沿自身厚度方向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体,以减小对同一正极耳簇内的多个正极耳的焊接难度,避免了因相邻两个正极耳簇的距离过远而影响焊接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将多个负极耳沿自身厚度方向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体,以减小对同一负极耳簇内的多个负极耳的焊接难度,避免了因相邻两个负极耳的距离过远而影响焊接质量。

11、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正极耳簇内焊接的正极耳的数量为15-30个,和/或,每个负极耳簇内焊接的负极耳的数量为15-30个。

1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焊接极耳的过程中,当每个极耳簇所焊接的极耳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出现极耳焊接不良的情况,而当每个极耳簇所焊接的极片数量过少时,可能会使电芯的过流能力无法满足需求。通过将每个正极耳簇和/或每个负极耳簇所对应的正极耳和/或负极耳的数量设置为15-30个之间,以保证每个正极耳簇和/或每个负极耳簇的焊接质量。从而提升本申请电池的良率。

13、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正极耳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和/或,每个负极耳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

1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焊接极耳簇的过程中,当极耳簇的总厚度大于3mm时,可能会出现极耳簇焊接不良的情况。通过将每个正极耳簇的厚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3mm,以保证每个正极耳簇的焊接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将每个负极耳簇的厚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3mm,以保证每个负极耳簇的焊接质量。从而提升本申请电池的良率。

15、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正极耳的厚度为6μm-15μm,和/或,每个负极耳的厚度为6μm-15μm。

16、在本实施例中,当极耳的厚度过厚时,可能会影响电池的内阻,而当极耳的厚度过薄时,可能会降低电池的功率。通过将每个正极耳的厚度设置为6μm-15μm,和/或,将每个负极耳的厚度设置为6μm-15μm,以保证本申请电池的输出功率。

17、在一种实施例中,沿正极耳簇和负极耳簇的排布方向,两个连接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0mm。

1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连接片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0mm,以防止与两个连接片相连的正极耳簇和负极耳簇因间距过小而接触,从而导致电芯出现短路的现象,保证本申请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19、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片上设有多个通孔,正极耳簇或负极耳簇穿过通孔与连接片焊接导通。

2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片上设置多个通孔,并使得正极耳簇或负极耳簇能够穿过通孔与连接片焊接导通,以将多个正极耳簇或负极耳簇相互间隔,在对单个正极耳簇或负极耳簇内的正极耳或负极耳焊接时,减小对相邻的正极耳负极耳的影响。

21、在一种实施例中,各个正极耳簇焊接于连接片上,沿正极耳簇的排布方向,相邻正极耳簇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0mm;和/或,各个负极耳簇焊接于连接片上,沿负极耳簇的排布方向,相邻负极耳簇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0mm。

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正极耳簇的排布方向上,将相邻的正极耳簇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或等于30mm,以保证各个正极耳簇与对应连接片的焊接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在负极耳簇的排布方向上,将相邻的负极耳簇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或等于30mm,以保证各个负极耳簇与对应连接片的焊接空间。

23、在一种实施例中,电芯包括多个极片,多个极片沿自身厚度方向层叠,部分极片凸设有正极耳,另一部分极片凸设有负极耳,且凸设有正极耳的极片与凸设有负极耳的极片交替排列。

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极片沿自身厚度方向层叠,以形成本申请电池的电芯。再通过将正极耳凸设于部分极片,将负极耳凸设于另一部分极片,并使得两种极片交替排布,以使得电能可以经由正极耳和负极耳实现电芯与外部电路的传输。

25、在一种实施例中,电芯还包括多个绝缘膜,绝缘膜设于相邻的极片之间,绝缘膜分别与相邻的极片贴合。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相邻的极片之间设置绝缘膜,并使得绝缘膜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极片贴合,以实现两个极片之间的相互绝缘,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芯和两个连接片,所述电芯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的外表面凸设有多个正极耳簇和多个负极耳簇,各个所述正极耳簇间隔排布;各个所述负极耳簇间隔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极耳簇内包括多个正极耳,同一所述正极耳簇内的多个所述正极耳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体;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极耳簇内焊接的所述正极耳的数量为15-30个,和/或,每个所述负极耳簇内焊接的所述负极耳的数量为15-30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极耳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和/或,每个所述负极耳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极耳的厚度为6μm-15μm,和/或,每个所述负极耳的厚度为6μm-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正极耳簇和所述负极耳簇的排布方向,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正极耳簇或所述负极耳簇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片焊接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正极耳簇焊接于所述连接片上,沿所述正极耳簇的排布方向,相邻所述正极耳簇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0mm;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胶,所述绝缘胶涂覆于所述电芯的外表面,且露出所述正极耳簇和所述负极耳簇。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托盘、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设有多个,且并排设置于所述电池托盘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芯和两个连接片,所述电芯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的外表面凸设有多个正极耳簇和多个负极耳簇,各个所述正极耳簇间隔排布;各个所述负极耳簇间隔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极耳簇内包括多个正极耳,同一所述正极耳簇内的多个所述正极耳依次贴合并焊接为一体;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极耳簇内焊接的所述正极耳的数量为15-30个,和/或,每个所述负极耳簇内焊接的所述负极耳的数量为15-30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极耳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和/或,每个所述负极耳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正极耳的厚度为6μm-15μm,和/或,每个所述负极耳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圣鸿陈果谭友斌尹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