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44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一机座,机座的一端具有第一支架,另一端具有第二支架,中部具有固定盘座,固定盘座具有固定盘;一托管机构,设在固定盘上;一第一作用缸,铰接在机座的一端;一第二作用缸,铰接在机座的另一端;一第一砂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与第一作用缸连接;一第二砂磨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与第二作用缸连接,且还对应于托管机构的上方;喂管机构,设在对应于机座的一侧的地坪上,与托管机构相对应。优点:可以保障修磨效率和质量以及确保修磨效果的一致性,而且无需像已有技术那样由作业工人握住钛管管体并且人为地使钛管管体旋转,从而可极致地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
技术介绍
由于钛的比强度位于金属之前,并且具有耐热性能好、耐低温性能优异、抗阻尼性 能强、无磁性和无毒性、耐腐蚀性能拔萃和韧性理想的特点,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如业界所知之理,不论是钛圆棒还是钛管,由于表面存在氧化层,因此在制作目标 产品之前需对表面修磨,所谓的修磨是由砂磨机或称修磨机将表面氧化层去除。在修磨过 程中,由工人握住钛管管体,在砂磨机的砂轮(通常采用树脂砂轮)的运动下,使钛管徐缓 地从砂轮处通过,从而将钛管表面的氧化层去除。这种修磨方式存在以下欠缺是一是工人 的劳动强度大,因为不仅要可靠地握住钛管,而且要帮助钛管旋转并且还要伴随钛管的行 进而行进(挪动脚步);二是修磨的质量难于保障,因为钛管的行进速度基本上由工人人为 控制,工人的脚步挪动速度过快则会出现飞白现象,所谓的飞白现象即为漏磨,而过慢则既 影响效率,又会出现重复修磨而造成材料的浪费;三是修磨效果难于统一,由于不同的工人 既存在个体差异,又存在经验差别,因此不同工人修磨出的钛管管体的修磨效果无法一致; 四是修磨过程中,自钛管管体上磨除的尘杂弥漫,既影响修磨现场的工作环境,又存在损及 工人健康之虞。本申请人认为,上述欠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结构合理的修磨机所致,由于核电 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的表面修磨质量要求严苛,加上钛管的直径相对较大,因此如果仍采用 已有技术中广为使用的砂磨机,那么不仅质量和效率无法保障,而且工人的体力无法应对。 为此本申请人还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由于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及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 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因此,申请人作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 在这种前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修磨效率和修磨质量、有利于减轻作 业工人劳动强度和有益于确保修磨效果的一致性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控制修磨作业现场尘杂飞扬而藉以改 善作业环境和确保作业工人健康的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为体现完成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站冷凝器用 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包括一机座,该机座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支架,另一端具有位置与第一支 架相对应的第二支架,中部具有一固定盘座,固定盘座具有一固定盘;一托管机构,设在所 述固定盘上;一第一作用缸,铰接在所述机座的一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一 第二作用缸,铰接在机座的另一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一第一砂磨机构,枢 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与所述第一作用缸连接,并且还对应于所述托管机构的上方;一第二砂磨机构,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第二作用缸连接,并且还对应于所述托 管机构的上方;用于将待修磨的钛管管体夹住并且保障钛管管体在旋转状态下由所述第 一、第二砂磨机构对钛管管体的表面修磨的喂管机构,设在对应于所述机座的一侧的地坪 上,并且与所述的托管机构相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管机构包括第一、第二托轮、托轮座 和调整盘,调整盘与所述的固定盘连接,在调整盘的盘面的对应两侧的边缘部位各开设有 一调整槽,在各调整槽上配设有一调整螺钉,调整螺钉与固定盘连接,托轮座固定在调整盘 上,托轮座为具有集液腔的并且上部为敞口的盒状体,在该托轮座的一侧上沿开设有第一、 第二轴头槽,而另一侧上沿开设有第三、第四轴头槽,第一、第三轴头槽彼此对应,而第二、 第四轴头槽彼此对应,第一托轮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轴头,另一端具有一第二轴头,第一轴头 位于所述的第一轴头槽内,而第二轴头位于所述的第三轴头槽内,第二托轮的一端具有一 第三轴头,而另一端具有一第四轴头,第三轴头位于第二轴头槽内,而第四轴头位于第四轴 头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四轴头槽的深度彼此相同,而 所述的第二、第三轴头槽的深度彼此相同,并且比第一、第三轴头槽的深度深。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托轮的形状是相同的,并且 均呈中部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的鼓形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砂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 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一砂轮架、第一砂轮轴座,第一砂轮和第二传动轮,第一砂轮架的中部 的两侧各延伸有一第一枢置轴,一对第一枢置轴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架上,并且第一 砂轮架还与所述的第一作用缸连接,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砂轮架的朝向上的表面的一端, 第一砂轮轴座固定在第一砂轮架朝向所述的第二砂磨机构的一端端部,第一传动轮固定在 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一砂轮固定在第一砂轮轴上,而第一砂轮轴设在第一砂轮轴座上, 第一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而第二传动轮固定 在所述的第一砂轮轴上;所述的第二砂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带、第 二砂轮架、第二砂轮轴座、第二砂轮和第四传动轮,第二砂轮架的中部的两侧各延伸有一第 二枢置轴,一对第二枢置轴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支架上,并且第二砂轮架还与所述的第 二作用缸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砂轮架的朝向上的表面的一端,第二砂轮轴座固定在 第二砂轮架朝向所述的第一砂磨机构的一端端部,第三传动轮固定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 上,第二砂轮固定在第二砂轮轴上,而第二砂轮轴设在第二砂轮轴座上,第二传动带的一端 套置在第三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四传动轮上,而第四传动轮固定在所述的第二砂轮 轴上,所述的第一、第二砂轮彼此平行,并且第一、第二砂轮轴的轴向中心线均与所述待修 磨的钛管管体的轴向中心线之间构成有一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上端的对应两侧各具有 一第一枢耳,各第一枢耳上开设有一第一枢置轴孔,所述的第一枢置轴枢轴设置在第一枢 置轴孔上;所述的第二支架的上端的对应两侧各具有一第二枢耳,各第二枢耳上开设有一 第二枢置轴孔,所述的第二枢置轴枢轴设置在第二枢置轴孔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作用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一作用 缸铰接座上,而第一作用缸铰接座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架的下端的外侧,所述的第一砂轮架的远离所述第一砂轮轴座的一端的底面上固设有一第一缸柱铰接座,所述第一作用缸的 第一作用缸柱与第一缸柱铰接座铰接;所述的第二作用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二作用缸铰接座 上,而第二作用缸铰接座固定在所述的第二支架的下端的外侧,所述的第二砂轮架的远离 所述第二砂轮轴座的一端的底面上固设有一第二缸柱铰接座,所述的第二作用缸的第二作 用缸柱与第二缸柱铰接座铰接,所述的第一、第二作用缸各为油缸或气缸。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喂管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减速箱、第五、第六传动轮、第三传动带和移动小车,第三电机和减速箱固定在移动小车上,第五传动 轮固定在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上,第六传动轮固定在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上,第三传动带的 一端套置在第五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六传动轮上,移动小车设在对应于所述机座的 一侧的地坪上,所述的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固设有卡爪盘,在卡爪盘上设有用于将待修 磨的钛管管体夹住的卡爪。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小车包括底座、支承板、拉手 和地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站冷凝器用的钛管管坯修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座(1),该机座(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支架(11),另一端具有位置与第一支架(11)相对应的第二支架(12),中部具有一固定盘座(13),固定盘座(13)具有一固定盘(131);一托管机构(2),设在所述固定盘(13)上;一第一作用缸(25),铰接在所述机座(1)的一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外侧;一第二作用缸(6),铰接在机座(1)的另一端,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架(12)的外侧;一第一砂磨机构(3),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与所述第一作用缸(5)连接,并且还对应于所述托管机构(2)的上方;一第二砂磨机构(4),枢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12)上,与所述第二作用缸(6)连接,并且还对应于所述托管机构(2)的上方;用于将待修磨的钛管管体夹住并且保障钛管管体在旋转状态下由所述第一、第二砂磨机构(3、4)对钛管管体的表面修磨的喂管机构(7),设在对应于所述机座(1)的一侧的地坪上,并且与所述的托管机构(2)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君章建国吴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