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变档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421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0
本申请涉及一种摩托车变档杆,涉及摩托车配件的领域。该变档杆由变档杆主体和踏杆组成。变档杆主体上有供踏杆卡入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为抵接面,踏杆上设有定位面,抵接面用于贴合定位面。变档杆主体上设有用于定位踏杆的定位件,可根据摩托车驾驶员足部的长度,解除踏杆的定位状态,然后将踏杆脱离通孔再转动踏杆,调节踏杆和脚踏之间的距离至驾驶员舒适的状态,再将踏杆卡入通孔内,最后用定位件定位踏杆即可完成调节。这样来适应不同足部长度的驾驶员的踩踏习惯,便于驾驶员使用变档杆进行换挡,提高了变档杆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变档杆


技术介绍

1、摩托车变档杆是一种用于控制发动机变速轴的摩托车配件。

2、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808593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摩托车变档杆,包括踏杆和变档杆,踏杆与变档杆的一端铰接,变档杆的另一端设有与变速箱连接的安装座,踏杆设有发光装置;发光装置选用透明的硅胶护套,硅胶护套的形状与踏杆相对应,且套设于踏杆外侧表面;硅胶护套的侧壁具有中空的隔层,隔层内设有荧光材料,在夜晚或者比较黑暗的环境中,骑手们可以轻易找到踏杆,并且将踏杆翻出,使用方便。

3、采用上述摩托车变档杆,当足部较短的人驾驶摩托车的过程中需要换挡时,足部可能会踩空变档杆,影响摩托车的换挡,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足部较短的人驾驶摩托车的过程中需要换挡时,足部可能会踩空变档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摩托车变档杆。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变档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变档杆,包括变档杆主体和设于所述变档杆主体上的踏杆,所述变档杆主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踏杆卡入的通孔,所述踏杆上设有定位面,所述通孔的内壁为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用于贴合所述定位面,所述变档杆主体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踏杆的定位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摩托车驾驶者足部的长度,解除踏杆的定位状态,然后将踏杆脱离通孔,再将踏杆对准通孔并转动踏杆,至踏杆和脚踏之间的距离适用于摩托车驾驶者的足部大小,将踏杆卡入通孔内,通过抵接面贴合定位面,并利用定位件定位踏杆来限制踏杆的转动,即可完成调节,以便于足部长度不同的人员使用变档杆进行换挡,提高了变档杆的适用性。

5、优选的,所述踏杆上开设有环槽,所述变档杆主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件卡入的插槽,当所述踏杆卡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环槽和所述插槽连通,所述环槽供所述定位件卡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取下踏杆时,移动定位件使得定位件脱离插槽,即可将踏杆取出。当踏杆卡入通孔内且环槽和插槽连通后,将定位件卡入插槽,同时,定位件卡入环槽内,通过定位件抵接于环槽的内壁,即可实现踏杆的定位,使得定位踏杆更加方便。

7、优选的,所述定位件螺纹连接于所述插槽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件和变档杆主体的螺纹配合实现定位件在变档杆主体上的定位,减少了在踏杆定位状态下,定位件脱离插槽的情况,提高了踏杆的定位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变档杆主体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和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缺口并抵紧所述变档杆主体,所述定位件扭转使得所述缺口变大或变小。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缺口,当踏杆卡入通孔内时,扭转定位件使得定位件远离变档杆主体,变档杆主体复位使得缺口变大,进而扩大通孔,为踏杆提供活动空间,减少了踏杆和通孔内壁之间摩擦阻力过大导致踏杆不易卡入通孔内的情况,使得将踏杆卡入通孔内更加方便。至踏杆卡入通孔内后,扭转定位件使得定位件抵紧变档杆主体,变档杆主体变形使得缺口变小,带动通孔缩小,进而使各个抵接面抵紧于对应定位面,实现踏杆的定位。

11、优选的,所述变档杆主体上设有容纳区域,所述容纳区域用于放置足部,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变档杆主体靠近所述容纳区域的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减少了杂物或者蹦起的石子等卡入缺口内的情况,进而减少了杂物卡住缺口导致定位件无法扭转的情况。

13、优选的,所述定位面为圆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杆和脚踏之间的距离可适配绝大部分人足部的长度,踏杆与脚踏之间的角度可以适配绝大部分人的踩踏习惯。

15、优选的,所述变档杆主体呈弧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变档杆主体的抗压强度,当驾驶员踩踏踏杆时,使得变档杆主体不易发生弯折或断裂。

17、优选的,所述变档杆主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脚踏,所述变档杆主体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大小从所述通孔至所述安装孔逐渐变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变档杆主体和脚踏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延长变档杆主体的使用寿命。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可根据摩托车驾驶者足部的长度,解除踏杆的定位状态,然后将踏杆脱离通孔再转动踏杆,至踏杆和脚踏之间的距离适用于摩托车驾驶者的足部大小,将踏杆卡入通孔内,并利用定位件定位踏杆即可完成调节,以便于足部长度不同的人员使用变档杆进行换挡,提高了变档杆的适用性;

21、2.当需要取下踏杆时,移动定位件使得定位件脱离插槽,即可将踏杆取出,当踏杆卡入通孔内且环槽和插槽连通后,将定位件卡入插槽,通过定位件抵接于环槽的内壁,即可实现踏杆的定位,使得定位踏杆更加方便;

22、3.通过设置缺口,当踏杆卡入通孔内时,扭转定位件使得缺口变大,进而扩大通孔,为踏杆提供活动空间,使得将踏杆卡入通孔内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变档杆,包括变档杆主体(1)和设于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的踏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踏杆(2)卡入的通孔(12),所述踏杆(2)上设有定位面(4),所述通孔(12)的内壁为抵接面(5),所述抵接面(5)用于贴合所述定位面(4),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踏杆(2)的定位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杆(2)上开设有环槽(221),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件(6)卡入的插槽(14),当所述踏杆(2)卡入所述通孔(12)内,所述环槽(221)和所述插槽(14)连通,所述环槽(221)供所述定位件(6)卡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6)螺纹连接于所述插槽(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开设有缺口(13),所述缺口(13)和所述通孔(12)连通,所述定位件(6)穿过所述缺口(13)并抵紧所述变档杆主体(1),所述定位件(6)扭转使得所述缺口(13)变大或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设有容纳区域(3),所述容纳区域(3)用于放置足部,所述缺口(13)位于所述变档杆主体(1)靠近所述容纳区域(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4)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档杆主体(1)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用于安装脚踏,所述变档杆主体(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大小从所述通孔(12)至所述安装孔(11)逐渐变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变档杆,包括变档杆主体(1)和设于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的踏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踏杆(2)卡入的通孔(12),所述踏杆(2)上设有定位面(4),所述通孔(12)的内壁为抵接面(5),所述抵接面(5)用于贴合所述定位面(4),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踏杆(2)的定位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杆(2)上开设有环槽(221),所述变档杆主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件(6)卡入的插槽(14),当所述踏杆(2)卡入所述通孔(12)内,所述环槽(221)和所述插槽(14)连通,所述环槽(221)供所述定位件(6)卡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6)螺纹连接于所述插槽(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变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能贾飞罗行知王云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莫里尼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