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87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3
本申请涉及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涉及摩托车的领域,包括后轮轮毂,所述后轮轮毂上同轴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张紧于所述皮带轮的外周,与使用链轮传动相比,皮带轮传动能够缓冲冲击载荷,因此无需在后轮轮毂上设置缓冲体和缓冲胶,直接将链轮通过定位件固定到后轮轮毂上即可,使安装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的转向的二轮或三轮车,其中,二轮车比较常见,在行驶时具有行驶迅速、轻便灵活等特点。

2、相关技术中,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297974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后链轮传递结构,包括设置在同一轴上的后轮轮毂和缓冲体,其中所述缓冲体上设置有链盘,所述缓冲体和链盘通过链盘紧固螺钉连接,所述链盘紧固螺钉的大头端位于所述后轮轮毂一侧,所述后轮轮毂上具有缓冲胶固定孔,该缓冲胶固定孔内设置有缓冲胶,所述缓冲胶呈环状,其中心孔与所述链盘紧固螺钉的大头端配合。

3、采用上述一种摩托车用后链轮传递结构,在实际使用时,通过缓冲件对链轮和轮毂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因此在安装摩托车后轮时,需要先将缓冲体同轴固定到后轮轮毂上,再将链轮同轴固定到缓冲体上,摩托车的后轮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够便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包括后轮轮毂,所述后轮轮毂上同轴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张紧于所述皮带轮的外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使用链轮传动相比,皮带轮传动能够缓冲冲击载荷,因此无需在后轮轮毂上设置缓冲体和缓冲胶,直接将链轮通过定位件固定到后轮轮毂上即可,使安装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优选的,所述皮带轮与所述后轮轮毂贴合,所述皮带轮上螺纹连接有定位件,所述皮带轮通过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后轮轮毂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动过程中,通过皮带轮直接与后轮轮毂连接,有利于减少传动时的能量损失。

7、优选地,所述皮带上设有带齿,所述皮带轮上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供所述带齿卡入,所述皮带与所述皮带轮啮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皮带与皮带轮啮合,使皮带和皮带轮之间不易发生打滑,从而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

9、优选的,所述齿槽的内壁上设有齿面,所述齿面呈圆弧状,所述齿面与所述带齿啮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动过程中,皮带的齿部与轮齿啮合,当皮带的齿部与轮齿之间的出现偏差时,通过皮带的齿部抵接弧面,对皮带进行校正,使弧面重新与皮带贴合,使校正更加便捷。

11、优选的,所述皮带轮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沿平行于皮带轮转动轴线的方向贯穿所述皮带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动过程中,皮带轮与皮带之间摩擦产生热量,使皮带轮的温度升高,通过开设散热孔,有利于使皮带和皮带轮不易因温度过高发生的形变,从而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

13、优选的,所述定位件设有若干,若干所述定位件环绕所述皮带轮的转动轴线的外周呈周向分布。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后轮轮毂与皮带轮之间的定位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后轮轮毂上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供所述皮带轮卡入,所述沉槽的内壁与所述皮带轮贴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皮带轮的过程中,将皮带轮卡入沉槽内,通过皮带轮贴合沉槽的内壁,对皮带轮进行限位,使皮带轮的转轴与后轮轮毂的转轴位于同一直线,再通过定位件对后轮轮毂与皮带轮进行固定,使定位皮带轮更加便捷。

17、优选的,所述皮带轮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皮带远离所述后轮轮毂的一侧,所述挡块用与抵接所述皮带远离所述后轮轮毂的一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皮带在移动过程中会在皮带轮上发生移动,通过挡块抵接后轮轮毂,使皮带不易脱离皮带轮,从而有利于提高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19、1.与使用链轮传动相比,皮带轮传动能够缓冲冲击载荷,因此无需在后轮轮毂上设置缓冲体和缓冲胶,直接将链轮通过定位件固定到后轮轮毂上即可,使安装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0、2.在传动过程中,通过皮带轮直接与后轮轮毂连接,有利于减少传动时的能量损失;

21、3.通过皮带的齿部抵接弧面,对皮带进行校正,使弧面重新与皮带贴合,使校正更加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包括后轮轮毂(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轮毂(1)上同轴设置有皮带轮(3),所述皮带轮(3)上设有皮带(4),所述皮带(4)张紧于所述皮带轮(3)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3)与所述后轮轮毂(1)贴合,所述皮带轮(3)上螺纹连接有定位件(32),所述皮带轮(3)通过所述定位件(32)与所述后轮轮毂(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4)上设有带齿(41),所述皮带轮(3)上开设有齿槽(35),所述齿槽(35)供所述带齿(41)卡入,所述皮带(4)与所述皮带轮(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35)的内壁上设有齿面(351),所述齿面(351)呈圆弧状,所述齿面(351)与所述带齿(4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3)上开设有散热孔(34),所述散热孔(34)沿平行于皮带轮(3)转动轴线的方向贯穿所述皮带轮(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2)设有若干,若干所述定位件(32)环绕所述皮带轮(3)的转动轴线的外周呈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轮毂(1)上开设有沉槽(121),所述沉槽(121)供所述皮带轮(3)卡入,所述沉槽(121)的内壁与所述皮带轮(3)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3)上设有挡块(36),所述挡块(36)位于所述皮带(4)远离所述后轮轮毂(1)的一侧,所述挡块(36)用与抵接所述皮带(4)远离所述后轮轮毂(1)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包括后轮轮毂(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轮毂(1)上同轴设置有皮带轮(3),所述皮带轮(3)上设有皮带(4),所述皮带(4)张紧于所述皮带轮(3)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3)与所述后轮轮毂(1)贴合,所述皮带轮(3)上螺纹连接有定位件(32),所述皮带轮(3)通过所述定位件(32)与所述后轮轮毂(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4)上设有带齿(41),所述皮带轮(3)上开设有齿槽(35),所述齿槽(35)供所述带齿(41)卡入,所述皮带(4)与所述皮带轮(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皮带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35)的内壁上设有齿面(351),所述齿面(351)呈圆弧状,所述齿面(351)与所述带齿(41)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能王云超贾飞陈俭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莫里尼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