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代步车,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折叠代步车。
技术介绍
1、代步车又叫懒人车,是指以代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和辅助工具,目前的代步车,为了方便收纳于小轿车中,以便用于户外使用,一般会将代步车设置为折叠式,在收纳时,将代步车进行折叠,减小其占用空间,从而便于收纳于小轿车后尾箱中,然而,目前折叠代步车折叠后,在结构上还不够紧凑,导致后尾箱放置代步车后就难以放下其他的物件,代步车的折叠机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从而使折叠后的代步车占据空间更少,为车尾箱腾出更多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制作出一种结构紧凑的折叠代步车以解决上述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折叠代步车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结构紧凑的折叠代步车,包括折叠联动机构、座椅机构、车头机构和后轮机构,折叠联动机构包括车头安装架、车尾安装架、前车身架体、后车身架体、锁紧装置、座椅联动组件和座椅安装架,前车身架体前端与车头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紧凑的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联动机构、座椅机构、车头机构和后轮机构,所述折叠联动机构包括车头安装架、车尾安装架、前车身架体、后车身架体、锁紧装置、座椅联动组件和座椅安装架,所述前车身架体前端与所述车头安装架铰接,所述后车身架体前端与所述前车身架体中部下方铰接,所述车尾安装架前端与所述后车身架体后端铰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压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扣板、第二扣板、第一凸柱、第二凸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旋转板中部与所述前车身架体左侧后端铰接,所述第二旋转板中部与所述前车身架体右侧后端铰接,所述压杆的左右两侧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紧凑的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联动机构、座椅机构、车头机构和后轮机构,所述折叠联动机构包括车头安装架、车尾安装架、前车身架体、后车身架体、锁紧装置、座椅联动组件和座椅安装架,所述前车身架体前端与所述车头安装架铰接,所述后车身架体前端与所述前车身架体中部下方铰接,所述车尾安装架前端与所述后车身架体后端铰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压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扣板、第二扣板、第一凸柱、第二凸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旋转板中部与所述前车身架体左侧后端铰接,所述第二旋转板中部与所述前车身架体右侧后端铰接,所述压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扣板上端与所述前车身架体铰接且对应在所述第一旋转板的前侧,所述第二扣板上端与所述前车身架体铰接且对应在所述第二旋转板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板下端、所述第一扣板下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旋转板下端、所述第二扣板下端铰接,所述第一弹簧前端固定在所述前车身架体上,后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扣板中部,所述第二弹簧前端固定在所述前车身架体上,后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扣板中部,所述第一凸柱和所述第二凸柱均固定在所述后车身架体上,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扣板前端与所述第一凸柱扣接,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扣板前端与所述第二凸柱扣接,所述座椅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后车身架体的上方,所述座椅联动组件包括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加强连接杆和减震器,所述前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座椅安装架的前端铰接,下端与所述后车身架体中部铰接,所述后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座椅安装架的后端铰接,下端与所述后车身架体后端铰接,所述加强连接杆上端与所述前连接杆中部铰接,下端与所述前车身架体铰接且对应在所述前连接杆的前侧,所述减震器上端与所述后连接杆中部铰接,下端与所述车尾安装架铰接,所述前连接杆、所述后连接杆、所述加强连接杆和所述减震器在所述后车身架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组,两组所述前连接杆的下端前内侧弯曲且对应于两组所述后连接杆的内侧,所述座椅机构固定在所述座椅安装架上方,所述车头机构固定在所述车头安装架上,所述后轮机构固定在所述车尾安装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身架体的左侧设有第一铰接板,右侧设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下端与所述后车身架体前端铰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佳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灏智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