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A柱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A柱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39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A柱结构和车辆。A柱结构包括A柱侧围外板、固定于A柱侧围外板外的A柱外饰板、A柱加强板、A柱加强板衬板和A柱内板。A柱加强板衬板位于A柱加强板与A柱内板之间。A柱外饰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外饰内板和外饰外板,外饰内板与A柱侧围外板连接,外饰内板设置在外饰外板与A柱侧围外板之间;A柱加强板和A柱加强板衬板的形状与A柱侧围外板的边沿形状相同。如此,本申请的A柱外饰板按双层板设计,A柱外饰板仅通过外饰内板与A柱侧围外板连接,安装拆卸不受前风挡玻璃和钣金限制。此外,A柱加强板和A柱加强板衬板的形状与A柱侧围外板的边沿形状相同,增强了A柱结构的抗压溃能力,提升了A柱结构的抗弯性能和碰撞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a柱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车辆研发对造型的精致度,品牌识别度要求越来越高。一种a柱外饰板造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车身上。饰板结构和亮饰条的增加一方面增强了造型硬朗运动,棱角分明的风格特征,另一方面节省了基地双色喷涂的设备投入。饰板结构的增加虽然降低了整车重量,保证了最小a柱障碍角,提升了视野效果和驾驶安全性,但是压缩了a柱钣金腔体面积。a柱上边梁是保护乘员舱的重要区域,是顶压、柱碰和25%偏置碰等安全测试的关键影响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柱结构和车辆。

2、本申请提供一种a柱结构。所述a柱结构包括a柱侧围外板、固定于a柱侧围外板外的a柱外饰板、a柱加强板、a柱加强板衬板和a柱内板,所述a柱加强板位于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之间,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位于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之间;所述a柱外饰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外饰内板和外饰外板,所述外饰内板与所述a柱侧围外板连接,所述外饰内板设置在所述外饰外板与所述a柱侧围外板之间;所述a柱加强板和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的形状与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边沿形状相同。

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饰内板通过卡扣安装连接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所述外饰内板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的安装点周边增设有贯通突筋结构。

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两侧设有结构胶,所述结构胶用于密封防水。</p>

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柱外饰板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a柱外饰板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端部与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的凹陷部设有装配间隙,所述a柱外饰板的第一翻边与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翻边保持齐平。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柱外饰板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直线段长度范围为10mm~12mm。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柱结构还包括a柱内板衬板,所述a柱内板衬板位于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与所述a柱内板之间,所述a柱内板衬板设置在所述a柱内板的弯折处。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边梁腔体的宽度大于或等于90mm;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门洞止口为倒圆角设置,且所述倒圆角的半径大于或等于600mm。

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柱侧围外板包括与所述车辆的顶盖衔接的第一转折过渡区域,所述第一转折过渡区域对应的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翻边的长度为10mm~12mm,所述翻边的厚度为2.4mm~2.6mm,所述第一转折过渡区域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对应的凹陷部位置设有加强筋。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柱侧围外板包括与所述车辆的顶盖衔接的第二转折过渡区域,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的与所述a柱内板衬板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转折过渡区域的衔接处增设有所述焊接组件,所述a柱内板上设有避让所述焊接组件的避让缺口;所述焊接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的一端焊接,所述焊接组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齐平;所述焊接组件的第三端与所述a柱内板的一端焊接,所述焊接组件的第四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的一端焊接。

1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a柱结构。

12、如此,本申请的车辆中a柱外饰板按双层板设计,a柱外饰板仅通过外饰内板与a柱侧围外板连接,安装拆卸不受前风挡玻璃和钣金限制。此外,a柱加强板和a柱加强板衬板的形状与a柱侧围外板的边沿形状相同,增强了a柱结构的抗压溃能力,提升了a柱结构的抗弯性能和碰撞性能。

13、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结构包括A柱侧围外板、固定于A柱侧围外板外的A柱外饰板、A柱加强板、A柱加强板衬板和A柱内板,所述A柱加强板位于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之间,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位于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内板通过卡扣安装连接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所述外饰内板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的安装点周边增设有贯通突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两侧设有结构胶,所述结构胶用于密封防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外饰板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A柱外饰板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端部与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的凹陷部设有装配间隙,所述A柱外饰板的第一翻边与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翻边保持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外饰板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直线段长度范围为10mm~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结构还包括A柱内板衬板,所述A柱内板衬板位于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与所述A柱内板之间,所述A柱内板衬板设置在所述A柱内板的弯折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边梁腔体的宽度大于或等于90mm;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门洞止口为倒圆角设置,且所述倒圆角的半径大于或等于60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侧围外板包括与车辆的顶盖衔接的第一转折过渡区域,所述第一转折过渡区域对应的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翻边的长度为10mm~12mm,所述翻边的厚度为2.4mm~2.6mm,所述第一转折过渡区域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对应的凹陷部位置设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侧围外板包括与车辆的顶盖衔接的第二转折过渡区域,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的与所述A柱内板衬板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转折过渡区域的衔接处增设有焊接组件,所述A柱内板上设有避让所述焊接组件的避让缺口;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A柱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结构包括a柱侧围外板、固定于a柱侧围外板外的a柱外饰板、a柱加强板、a柱加强板衬板和a柱内板,所述a柱加强板位于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之间,所述a柱加强板衬板位于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内板通过卡扣安装连接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所述外饰内板在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的安装点周边增设有贯通突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两侧设有结构胶,所述结构胶用于密封防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外饰板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a柱外饰板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端部与所述a柱侧围外板上的凹陷部设有装配间隙,所述a柱外饰板的第一翻边与所述a柱侧围外板的翻边保持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外饰板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直线段长度范围为10mm~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志贾亮李汉宝刘康陈建先熊春平冉红彬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