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两性侧链荧光共轭聚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0201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含两性侧链荧光共轭聚电解质及制备方法,并应用于荧光化学传感材料领域。它的结构中同时含有OCnH2n+1的亲油侧链及离子型的亲水侧链,离子型的亲水侧链包括铵盐或磺酸盐中的一种。它是通过将油溶性单体和水溶性单体按摩尔比1~1.12∶1混合,按摩尔比,加入与油溶性单体的比例为1∶0.05~0.08的催化剂四(三苯基膦)钯及1∶0.05~0.08的碘化亚铜,经偶联反应后得到。该物质在不同比例的水和有机溶剂混合溶剂中具有不同的荧光发光性能,并对特定物质具有传感响应,因此,可作为在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的高灵敏传感体系,具有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含两性侧链 荧光共轭聚电解质、制备及应用,属于荧光化学传感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在荧光传感材料方面,荧光小分子作为化学传感器在过去几十年已有广泛的研 究,高分子材料相对于小分子材料有很多优点,如材料的强度、稳定性、结构可调性等。在实 际应用中,小分子传感材料最终还是要包埋在高分子基质中,或者将小分子荧光基团及传 感接收器引入高分子侧链,高分子主链主要起一个支架的作用。共轭高分子有时也被称为导电高分子或者分子导线,有关其荧光性质的研究大部 分是关于电致发光材料(LED)。最近几年,出现了应用于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其中的代表是 美国麻省理工(MIT)学院的Swager课题组,据报导,他们研制成功了较多的探测有机物污 染物或生物分子的共轭高分子传感器体系,其中的一部分已商品化,并投放市场应用。共轭高分子作为荧光传感材料主要是利用能量或电子在整个共轭高分子链上 可以离域和迁移,从而获得一般分子不具有的高灵敏度。因为在高分子链的某一处受到 的微小干扰就有可能影响整个高分子链的性质,使得该干扰得到的信号放大(Acc. Chem. 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两性侧链荧光共轭聚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如下结构:  ***  式中:m为聚合度;R为OC↓[n]H↓[2n+1]的亲油侧链,其中,n为4~16的整数;R’为铵盐或磺酸盐离子型亲水侧链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娟沈德志姚敏德王丽莎程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