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锰聚合物电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用于有源识别卡等使用的 一种超薄锂锰聚合物电池;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锂锰聚合物电池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软包装锂锰聚合物电池,其正极耳是直接将铝带焊接在电池正极板 的集流体铝箔上形成,而负极耳也是直接将镍带焊接在电池负极板的集流体铜箔上形成。 这种工艺结构由于存在焊接工艺、一方面存在焊接质量稳定性控制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焊 接点的存在,使电池整体的极限厚度很难做到小于0. 6mm。随着各种识别卡(如各种IC智 能卡、身份证、银行卡和有源智能标签)的普及,具有更好防伪效果的有源识别卡是目前开 发的重点技术,但由于电池厚度的限制,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另外,在一次性锂锰电池的加工时,通常采用压膜法制备Mn02正极,是将正极活 性物质二氧化锰、导电剂、粘结剂聚四氟乙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成凝胶状,然后在 双辊轧膜机上辊压,使得粘结剂聚四氟乙烯的须状结构充分延展开。为了保证正极活性物 质粘结牢固,必须提高粘结剂的含量。这样由于粘结剂的电阻率很大,增加了电极的内阻, 不利于提高电极输出电流密度,而且正极活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锂锰聚合物电池,包括电池本体,电池本体是由正极(1)、负极(2)、隔膜(3)和外包装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1)是由集流体铝箔、二氧化锰、导电剂和粘结剂组成,正极(1)的厚度为0.03mm~0.25mm,正极(1)的极耳由集流体铝箔在外包装膜(4)外的延伸部并双面复合塑料膜组成;所述的负极(2)由金属锂片和镍带或铜带或钢带组成,负极(2)的极耳由镍带或铜带或钢带在外包装膜(4)外的延伸部并双面复合塑料膜组成;电池的整体厚度在0.2mm~0.5m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