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二次超薄电池。
技术介绍
超薄化是电子产品发展的一个方向,电子产品要实现超薄化,首先要解决 电池的超薄化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超薄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例如在 带显示屏的信用卡、贺卡上的运用等。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二次电池由于可多次反复充电使用,其运用领域日 益广泛。现有的软包装二次电池一般采用巻绕或者叠片的技术。如图一所示,采用巻绕技术时,极耳10的一部分在巻绕体的内部,及极耳10的一部分与电芯本 体30重叠。如图二所示,采用叠片技术时,常常将极耳10在电芯本体30的 头部进行弯折,形成弯折部2,以增加电芯本体30的面积,增加空间使用率, 从而增加电池容量。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当电池的厚度降到1.5mm以下时,如果按 照传统的巻绕方式,极耳的厚度在电池的整体厚度中就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 例,成为电池减薄的极大障碍,同时会显著地影响电池的容量;如果使用传统 的叠片方式,那么极耳焊接位就会非常窄,难以有效控制,限制了电池向更薄 的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二次超薄电池,克服现有技 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超薄电池,包括电芯本体、电解液、与该电芯本体电连接的正、负极耳和封装该电芯本体和电解液的软封装袋,所述电芯本体包括依次相互层叠或相互卷绕的正、负极片,所述正、负极片之间包括将两极片可靠绝缘的隔膜,所述正、负极耳通过密封胶与所述软封装袋密封连接并伸出该软封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片状或网状集流体和涂布于该集流体表面上的正极材料层,所述负极片包括片状或网状集流体和涂布于该集流体表面上的负极材料层,所述正、负极集流体包括未覆盖所述正、负极材料层并与所述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江英,崔海潮,胡汶桂,
申请(专利权)人:耀安电池电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