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102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极耳、负极极耳、绝缘片和石墨电芯,所述正极极耳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的内部左侧,所述负极极耳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的内部右侧,所述负极极耳的底部设有焊接点,所述绝缘片分别安装在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左右侧,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的内部设有有机电解质,所述石墨电芯安装在有机电解质的内部,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的内部设有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的上方设有注液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超薄锂电池,自放电率极低,放电电压平缓,锂原子不会与氧气接触而避免爆炸,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导电性能好,储存电量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薄锂电池制作
,具体地说是一种超薄锂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普通的锂电池,厚度比较大,电容量小,对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时,不能及时终止化学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锂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极耳、负极极耳、绝缘片和石墨电芯,所述正极极耳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的内部左侧,所述负极极耳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的内部右侧,所述负极极耳的底部设有焊接点,所述绝缘片分别安装在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左右侧,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的内部设有有机电解质,所述石墨电芯安装在有机电解质的内部,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的内部设有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的上方设有注液孔。进一步,所述有机电解质的上方设有绝缘垫片。 进一步,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的表面设有一层绝缘透气胶带。进一步,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的正反面均设有塑胶凸点贴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薄锂电池,具有自放电率极低,放电电压平缓等优点,锂原子不会与氧气接触而避免爆炸,正极材料为锂铁磷酸盐,负极材料为添加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的石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提高了充放电电量和充放电次数,塑胶凸点贴片在电池安装时能增大摩擦力,避免电池松动,绝缘透气胶带不仅起到绝缘作用,还起到散热作用,绝缘垫片可防止电解质的泄露和减少自放电损失,当电芯外部发生短路,电子组件又未能切断回路时,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纸,会将细孔关闭,电化学反应终止或近乎终止,电流骤降,温度也慢慢下降,进而避免了爆炸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超薄锂电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超薄锂电池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负极极耳;2-正极极耳;3-绝缘片;4-绝缘垫片;5-铝塑包装膜壳体;6-有机电解质;7-焊接点;8-石墨电芯;9-负极片;10-隔膜;11-正极片;12-塑胶凸点贴片;13-注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1、绝缘片3和石墨电芯8,正极极耳2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左侧,负极极耳1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右侧,负极极耳1的底部设有焊接点7,绝缘片3分别安装在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1的左右侧,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设有有机电解质6,石墨电芯8安装在有机电解质6的内部,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设有正极片11和负极片9,正极片11和负极片9之间设有隔膜10,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上方设有注液孔13。有机电解质6的上方设有绝缘垫片4,可防止电解质的泄露和减少自放电损失,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表面设有一层绝缘透气胶带不仅起到绝缘作用,还起到散热作用,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正反面均设有塑胶凸点贴片12,可增大摩擦力,防止电池松脱。工作原理: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1能引出两条连接线,通过注液孔13向电池内部注液,正极片11材料为锂铁磷酸盐,负极片9材料为添加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的石墨,通过有机电解质6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充放电,塑胶凸点贴片12在电池安装时能增大摩擦力,避免电池松动,绝缘垫片4可防止电解质的泄露和减少自放电损失,当石墨电芯8外部发生短路,电子组件又未能切断回路时,正极片11和负极片9之间的隔膜10,会将细孔关闭,电化学反应终止或近乎终止,电流骤降,温度也慢慢下降,进而避免了爆炸发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1)、绝缘片(3)和石墨电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2)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左侧,所述负极极耳(1)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右侧,所述负极极耳(1)的底部设有焊接点(7),所述绝缘片(3)分别安装在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1)的左右侧,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设有有机电解质(6),所述石墨电芯(8)安装在有机电解质(6)的内部,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设有正极片(11)和负极片(9),所述正极片(11)和负极片(9)之间设有隔膜(10),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上方设有注液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极耳(2)、负极极耳(1)、绝缘片(3)和石墨电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2)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左侧,所述负极极耳(1)安装在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右侧,所述负极极耳(1)的底部设有焊接点(7),所述绝缘片(3)分别安装在正极极耳(2)和负极极耳(1)的左右侧,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设有有机电解质(6),所述石墨电芯(8)安装在有机电解质(6)的内部,所述铝塑包装膜壳体(5)的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翔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