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贺专利>正文

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4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组成为:每1000ml注射液中,琥珀酰明胶20.00-60.00g、乳酸钠1.60-4.50g、氯化钠2.50-7.50g、氯化钾0.15-0.45g、氯化钙(CaCl↓[2].2H↓[2]O)0.10-0.30g、其余是注射用水。制备方法是以溶液中琥珀酰明胶纯量计算溶液的终体积,计算并加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乳酸钠,加水至终体积,搅拌;加氢氧化钠调pH值,搅拌,取样测定,过滤,灭菌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电解质组成与血浆相似,大量输注可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乳酸钠代谢所产生的碳酸氢钠有利于纠正大量输注代血浆所引发的酸中毒,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出现,将使琥珀酰明胶的临床应用变得更加安全和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琥珀酰明胶,是以精制动物骨胶为原料,经裂解、琥珀酰化制成人造胶体为活性物质配制的血浆容量扩充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能迅速有效地恢复血容量,提高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及氧供,从而改善器官及周围组织血流灌注,故作为初期容量补充首先药物。琥珀酰明胶注射液1993年由德国贝朗制药公司在中国注册进口,如今已有沈阳贝朗制药公司和吉林省长源药业公司生产国产产品。琥珀明胶具有良好的扩容性能,而且没有严格的输注量限制,不影响交叉配血,副作用小,大量应用不影响凝血机制,可避免因输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所引起的出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甚至干扰交叉配血等。但是,现有的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含钙、钾量低,而含钠量和含氯量均高于血液正常值,大量输注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可能导致稀释性低血钾症。此前,在临床上在输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时,常规的用法是将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混合或同时输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使用量通常为1∶0.5-1。在注射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同时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虽然防止了因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含钙、钾低,可能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后果,但临床使用既麻烦又增加了医源性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克服现有的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组成为每1000ml注射液中,含琥珀酰明胶20.00-60.00g、乳酸钠1.60-4.50g、氯化钠2.50-7.50g、氯化钾0.15-0.45g、氯化钙(CaCl2·2H2O)0.10-0.30g、其余是注射用水。本专利技术的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最佳组成为每1000ml注射液中,含琥珀酰明胶40.00g、乳酸钠3.10g、氯化钠5.04g、氯化钾0.30g、氯化钙(CaCl2·2H2O)0.20g、其余是注射用水。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和步骤是1、制备琥珀酰明胶溶液。明胶加注射用水溶胀,溶胀后加热至溶解,向明胶溶液中加氢氧化钠裂解,再加盐酸中和,向明胶溶液中加琥珀酸酐酰化,加氢氧化钠或盐酸调PH值,再将溶液装入密封容器中,加入活性炭,加热到120℃并持续20分钟,然后取出溶液,滤出活性炭,得琥珀酰明胶溶液。2制备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以琥珀酰明胶溶液中琥珀酰明胶纯量计算溶液的终体积。计算并加入氯化钾、氯化钙、乳酸钠,加水至终体积,搅拌均匀;加氢氧化钠调pH值至7.15-7.25,再搅拌15分钟,取样测定各成分含量,合格后经初滤(0.8μm)、精滤(0.22μm),百级层流罩下装入输液瓶中,121℃、13分钟条件下灭菌得本专利技术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用途及用量同已有的琥珀明胶注射液。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所提供的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其电解质组成与血浆相似,大量输注可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乳酸钠代谢所产生的碳酸氢钠有利于纠正大量输注代血浆所引发的酸中毒,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出现,将使琥珀酰明胶的临床应用变得更加安全和方便。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制备琥珀酰明胶溶液。明胶加注射用水溶胀,溶胀后加热至溶解,向明胶溶液中加氢氧化钠裂解,再加盐酸中和,向明胶溶液中加琥珀酸酐酰化,加氢氧化钠或盐酸调PH值,再将溶液装入密封容器中,加入活性炭,加热到120℃并持续20分钟,然后取出溶液,滤出活性炭,得琥珀酰明胶溶液。2、计算取出含琥珀酰明胶纯量40g的琥珀酰明胶溶液,加入氯化钠5.04g;氯化钾0.30g、氯化钙(CaCl2·2H2O)0.20g、乳酸钠3.10g,加水至总体积1000ml,搅拌均匀;加氢氧化钠调pH值至7.15-7.25,再搅拌15分钟,取样测定各成分含量,合格后经初滤(0.8μm)、精滤(0.22μm),百级层流罩下装入输液瓶中,121℃、13分钟条件下灭菌得本专利技术产品。实施例21、琥珀酰明胶溶液制备同实施例12、取含琥珀酰明胶纯量20g的琥珀酰明胶溶液,加入氯化钠2.50g、氯化钾0.15g、氯化钙(CaCl2·2H2O)0.30g、乳酸钠1.60g,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3取含琥珀酰明胶纯量60g的琥珀酰明胶溶液,加入氯化钠7.50g;氯化钾0.45g、氯化钙(CaCl2·2H2O)0.10g、乳酸钠4.50g,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药效验证一、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与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药效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具有调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作用外,两者药效完全相同。要评价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药效,就要用原剂型药物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作标准药物进行比较实验。但两者的主要成份均为4%的琥珀酰明胶,属同一活性成份制成的大输液,因此作为胶体血浆容量替代液,两者的扩容特性、流变学特性和半衰期均相同。虽然处方中盐和电解质含量不同,但按临床常规输注量(500~1000ml)计算实验动物的给药剂量,进行药效学实验,很难比较出两者在电解质水平和pH值上的差别,药效学上有实际意义的差别则更难找,即便增加实验例数,也很难做到。因此很难进行药效学比较实验。二、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合用是临床常规用法临床上常将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合用(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病例研究不胜枚举,现总结如下。1、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合用,作为低血容量时的胶体性容量补充剂例1.作为低血容量时的胶体性容量补充剂,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刘茂春等人研究了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和乳酸钠林格对血清电解质的影响。50个病例(n=50),静脉输入乳酸钠林格500ml后快速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1000ml,即晶胶比1∶2,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前后采取静脉血作血清电解质分析。结果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后血清K+较输入前降低(P<0.05),其它指标均正常。实验提示,如晶胶比1∶1,可能不会出现此现象。但大剂量使用血浆代用品时,应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和血液酸碱平衡情况。例2.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万德宁等对围术期大量失血输注大剂量琥珀酰明胶补容效果的临床观察,回顾性分析围术期大量失血病人输注大剂量琥珀酰明胶及乳酸钠林格的补容效果及安全性。术中、术后大量失血患者5例,平均失血量(10480±2870)ml,围术期输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5000~7000(平均5900±741.6)ml;全血(3760±993.9)ml;乳酸钠林格(5100±1917)ml。平均输血量仅为失血量的35.8%,琥珀酰明胶与全血比为1.6∶1,琥珀酰明胶与乳酸钠林格比为1.2∶1。患者血液呈高度稀释状态,Hct平均为0.195±0.020。由于术中及时适量补容,大致保持出入量的平衡,维持了循环功能的稳定,未发生失血性休克。大剂量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可引起稀释性低钾血症。本组病例由于输注琥珀酰明胶的同时输入了乳酸钠林格和库存血,故手术前后血清Na+、Cl-、Ca++无明显变化,血清K+虽有所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生低钙血症和手术创面广泛渗血现象。术后肝肾功能除总蛋白和白蛋白明显下降外,其余无显著改变。血气分析显示术后血pH值呈正常偏高值,无明显的酸碱平衡紊乱,全组病例围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其特征是:每1000ml注射液中,含琥珀酰明胶20.00-60.00g、乳酸钠1.60-4.50g、氯化钠2.50-7.50g、氯化钾0.15-0.45g、氯化钙(CaCl↓[2].2H↓[2]O)0.10-0.30g、其余是注射用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贺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