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592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包括:水相成分,其包括:纯水、甘油、维生素C、磷脂基载体剂和稳定剂;油相成分,其包括:辅酶Q10、油相溶剂、磷脂基载体剂和抗氧化剂;所述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呈水包油包水型的纳米乳和/或亚微乳,所述纯水包覆着磷脂基载体剂,所述磷脂基载体剂包覆着维生素C和辅酶Q10。相应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维生素C与辅酶Q10结合使用,使它们共同产生协同的抗氧化效果,为细胞提供全面的保护,同时该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稳定性高、生物利用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营养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维生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辅酶q10在心脏细胞的线粒体中发挥关键作用,因而能够支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2、脂质体辅酶q10因其能够提高辅酶q10的生物利用度,而在当今的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市场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3、然而,从稳定性和包覆性的角度来看,脂质体辅酶q10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4、首先,脂质体可能在不同的存储和环境条件下发生聚集、破裂或与其他成分发生不良反应,导致辅酶q10的释放和活性损失。

5、此外,现有的脂质体辅酶q10仍有一部分辅酶q10分子未被脂质体所包裹,这种不完全的包覆性可能会影响产品的整体效果和稳定性。

6、另外,现有的营养制剂往往是以片剂或颗粒制剂的形式生产。然而,片剂和颗粒制剂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添加大量的辅料,例如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增加了使用者消化系统的代谢负担,对于消化系统功能不佳的使用者尤其不利;也因为辅料的使用,增加产品的体积,对于不易吞咽药片的使用者,或者不易服用大量冲剂类液体的使用者,如儿童、老人造成使用不便,继而容易出现漏服、停服、少服的情况,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能够将维生素c与辅酶q10结合使用,使它们共同产生协同的抗氧化效果,为细胞提供全面的保护,同时该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稳定性高、生物利用度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包括:

3、水相成分,其包括:纯水、甘油、维生素c、磷脂基载体剂和稳定剂;

4、油相成分,其包括:辅酶q10、油相溶剂、磷脂基载体剂和抗氧化剂;

5、所述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呈水包油包水型的纳米乳和/或亚微乳,所述纯水包覆着磷脂基载体剂,所述磷脂基载体剂包覆着维生素c和辅酶q10。

6、在本专利技术中,纳米乳是指分散粒径为50-100nm的乳剂;亚微乳是指分散粒径为100-1000nm的乳剂。

7、在本专利技术中,磷脂基载体剂由于具有双亲性,而使得其一部分可以作为水相成分,另一部分可以作为油相成分。

8、在本专利技术中,水相成分中的磷脂基载体剂和油相成分中的磷脂基载体剂可以种类相同,也可以种类不同。

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改进点之一在于,将维生素c与辅酶q10结合使用,使它们共同产生协同的抗氧化效果,为细胞提供全面的保护。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当与辅酶q10结合使用时,它们共同产生协同的抗氧化效果,为细胞提供全面的保护。特别是,维生素c在水性环境中能够中和自由基,而辅酶q10在脂质环境中发挥作用,从而确保细胞得到持续的抗氧化保护。

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另一个改进点在于,其采用磷脂基载体剂作为主要的载体成分。利用磷脂基载体剂与细胞膜结构相似的特性,将辅酶q10和维生素c能够有效地封装并与生物体产生良好的相容性。在磷脂基载体剂的牵引下,辅酶q10可以与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结合,从而有效地穿透细胞膜,进行细胞内部产生生理作用。此外,磷脂还在乳液中充当乳化剂和稳定剂,确保乳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乳液的生物利用度。此外,磷脂基载体剂不仅确保辅酶q10和维生素c的有效递送能力,还增强其在体内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为心脏健康和抗氧化保护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又一个改进点在于,其采用水包油包水型(w/o/w型)纳米乳液结构。考虑到磷脂基载体剂在分子自由旋转和热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微小动态空隙,这些空隙由潜在的风险导致脂质体内封装的有效成分泄露或外部物质渗透。为了解决上述磷脂基载体剂动态空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在磷脂基载体剂层之外增设一层水相,从而进一步强化有效成分的封装效果和乳液的稳定性。

12、由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通过水和磷脂基载体剂双层包覆形成w/o/w型的纳米乳或亚微乳,增强了复合乳液的稳定性和递送效果,乳液中的辅酶q10和维生素c在磷脂基载体剂的牵引下,可与人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结合,提高辅酶q10和维生素c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效率,同时辅酶q10和维生素c在磷脂基载体剂的牵引下进入人体脂肪循环,大幅增加辅酶q10和维生素c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大幅提高生物利用度。

13、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中,所述水相成分包括第一水相成分和第二水相成分,所述第一水相成分包括:纯水、甘油、维生素c和磷脂基载体剂,所述第二水相成分包括纯水和稳定剂。

14、在该实施方式中,区别第一水相成分和第二水相成分主要是在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是制备过程中,两种水相成分是在不同的步骤中进行添加的。

15、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中,所述油相成分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9%~25%。

16、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中,所述辅酶q10以泛醇为形式,所述维生素c以抗坏血酸为形式。

17、辅酶q10主要包括泛醌和泛醇两种形式,其中泛醇作为其还原形式,不仅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而且在心脏细胞的线粒体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以泛醇为形式的辅酶q10。

18、同时,当维生素c为抗坏血酸的形式时,抗坏血酸与泛醇结合时,两者可以产生协同的抗氧化效果,为细胞提供更强大的保护。抗坏血酸在水相溶液中中和自由基,而泛醇在油相中发挥其作用。此外,抗坏血酸能以捐赠电子的形式再生被氧化的泛醇,从而确保细胞持续受到有效的抗氧化防护。这种创新的组合不仅优化了抗氧化的效果,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了两种活性成分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19、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中,辅酶q10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8%。

20、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中,所述维生素c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2%~3%。

21、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中,所述磷脂基载体剂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6%~26%。

22、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中,所述油相溶剂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6%~16%。

23、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中,所述稳定剂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2%-0.7%。

24、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中,所述第一水相成分中的纯水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2~22%;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水相成分中的纯水占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成分包括第一水相成分和第二水相成分,所述第一水相成分包括:纯水、甘油、维生素C和磷脂基载体剂,所述第二水相成分包括纯水和稳定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成分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9%~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Q10以泛醇为形式,所述维生素C以抗坏血酸为形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Q10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C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2%~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基载体剂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6%~2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溶剂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6%~1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2%-0.7%。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相成分中的的纯水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2~22%;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水相成分中的纯水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8~33%。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选用聚山梨酯8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选用D-α-琥珀酸生育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基载体剂包括磷脂。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选自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大豆磷脂、卵磷脂、鱼油磷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溶剂选自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橄榄油、海藻油、大豆油、玉米油、茶油、共轭亚油酸。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成分还包括抑菌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和香精的至少其中一种。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相成分还包括抑菌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和香精的至少其中一种。

18.如权利要求2-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相成分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并加热至40~80℃;并且/或者将第一水相成分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并加热至40~80℃。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速剪切乳化处理的工艺参数满足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一项: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均质处理步骤包括:在200~600bar压力下,采用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处理至少1次;在200~800bar压力下,采用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处理至少1次。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灭菌处理的温度为75~9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成分包括第一水相成分和第二水相成分,所述第一水相成分包括:纯水、甘油、维生素c和磷脂基载体剂,所述第二水相成分包括纯水和稳定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成分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9%~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q10以泛醇为形式,所述维生素c以抗坏血酸为形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q10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c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2%~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基载体剂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6%~2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溶剂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6%~1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2%-0.7%。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相成分中的的纯水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2~22%;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水相成分中的纯水占辅酶q10维生素c复合乳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8~33%。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10维生素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迦蓝海纳米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