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及余热利用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及余热利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759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及余热利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利用烟气过滤器、余热利用箱和冷凝器配合,对换热前的烟气过滤处理,对换热后的烟气冷凝处理,使得烟气流通通畅,对系统损耗小,烟气排放环保,对环境损害小。换热时,余热交换环和调节管配合,构成S型轨迹的余热利用通道,进气的位置、气量可调节,实现烟气和吸热剂的高效换热。疏通组件和磁吸保温组件配合,一方面通过保温件对上下方吸热剂进行热量平衡,另一方面通过磁吸件与金属疏通件配合,使金属疏通件移动来对余热利用通道进行疏通,进一步保证余热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及余热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1、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烟气是工业生产中常见产物,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也会影响周围的空气环境。因此如何高效的利用其中的余热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及余热利用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过滤器、余热利用箱和冷凝器。余热利用箱上设置进剂管、出剂管和升降驱动箱,还包括余热交换环、调节管、疏通组件和磁吸保温组件。余热交换环位于余热利用箱内部,沿余热利用箱的高度方向同轴设置多组,内部供烟气流通,外部供吸热剂流通。调节管连通相邻余热交换环,同时与烟气过滤器连通,用于调节烟气进入余热交换环的位置、流量,并通过将所有的余热交换环串连,构成连通的余热利用通道。疏通组件贯穿余热利用通道,疏通组件上设置沿余热利用通道移动的金属疏通件。磁吸保温组件通过升降驱动箱驱动,实现上下移动,同时磁吸保温组件上设置保温件和磁吸件,磁吸保温组件通过升降依次穿过余热交换环的中心,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保温件对上下方吸热剂进行热量平衡,另一方面磁吸件与金属疏通件配合,使其移动来对余热利用通道进行疏通。

3、优选的,磁吸保温组件包括牵引绳;牵引绳的上端连接升降驱动箱的升降驱动端,下端连接旋转驱动箱;旋转驱动箱的旋转驱动端上设置保温筒;保温筒内填充保温件,外周设置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磁吸件。

4、优选的,保温筒带盖,侧壁设置漏液孔,其内部的保温件为多个大小、形状均一的卵石。

5、优选的,安装架为环形,围绕保温筒的侧壁设置一圈;磁吸件为电磁铁,布置在安装架的前后左右。

6、优选的,相邻的余热交换环上均设置位置相对的通气套;通气套内设置限位密封环;调节管的两头分别伸入对应侧的通气套,与限位密封环抵接,并通过螺丝固定,调节管的中部套接进气套;进气套上设置进气阀;进气阀连通烟气过滤器和余热利用通道。

7、优选的,疏通组件包括安装节点;限位密封环上设置安装柱;安装节点设置在安装柱上;调节管内贯穿设置条形钢架;余热交换环内设置环形钢架;条形钢架和环形钢架均通过安装节点固定,构成与余热利用通道形状吻合的移动轨道;金属疏通件滑动设置在移动轨道上。

8、优选的,金属疏通件包括金属球;金属球滑动套接在条形钢架/环形钢架上,通过磁吸件吸引,沿条形钢架/环形钢架同步移动,外周设置疏通刺。

9、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的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利用方法,步骤如下:

10、s1、将废气通入烟气过滤器进行过滤,除去其中的杂物、颗粒,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11、s2、烟气进入余热利用箱,首先通入余热利用通道的底部,顺其路径上移,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烟气从不同位置的进气阀进入余热利用通道,进入的气量可调节,使得整个余热利用通道内的烟气温度稳定;

12、s3、余热交换环内部烟气流通,外部吸热剂流通,二者流通过程中实现换热;

13、s4、换热过程中保温筒上下移动、旋转,保温件吸收高温处的热量,传递至低温处,实现对温度的平衡,磁吸件吸引金属疏通件在条形钢架/环形钢架上同步移动,达到疏通余热利用通道的目的;

14、s5、换热后的烟气被冷凝器冷凝处理后排出。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利用烟气过滤器、余热利用箱和冷凝器配合,对换热前的烟气过滤处理,对换热后的烟气冷凝处理,使得烟气流通通畅,对系统损耗小,烟气排放环保,对环境损害小。换热时,余热交换环和调节管配合,构成s型轨迹的余热利用通道,进气的位置、气量可调节,实现烟气和吸热剂的高效换热。疏通组件和磁吸保温组件配合,一方面通过保温件对上下方吸热剂进行热量平衡,另一方面通过磁吸件与金属疏通件配合,使金属疏通件移动来对余热利用通道进行疏通,进一步保证余热利用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过滤器(1)、余热利用箱(2)和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余热利用箱(2)上设置进剂管(4)、出剂管(5)和升降驱动箱(9),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吸保温组件(10)包括牵引绳(1003);牵引绳(1003)的上端连接升降驱动箱(9)的升降驱动端,下端连接旋转驱动箱(1002);旋转驱动箱(1002)的旋转驱动端上设置保温筒(1001);保温筒(1001)内填充保温件,外周设置安装架(1004);安装架(1004)上设置磁吸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保温筒(1001)带盖,侧壁设置漏液孔,其内部的保温件为多个大小、形状均一的卵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架(1004)为环形,围绕保温筒(1001)的侧壁设置一圈;磁吸件为电磁铁,布置在安装架(1004)的前后左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余热交换环(7)上均设置位置相对的通气套(12);通气套(12)内设置限位密封环(1201);调节管(8)的两头分别伸入对应侧的通气套(12),与限位密封环(1201)抵接,并通过螺丝(1202)固定,调节管(8)的中部套接进气套(801);进气套(801)上设置进气阀(6);进气阀(6)连通烟气过滤器(1)和余热利用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疏通组件(11)包括安装节点(1103);限位密封环(1201)上设置安装柱(1203);安装节点(1103)设置在安装柱(1203)上;调节管(8)内贯穿设置条形钢架(1102);余热交换环(7)内设置环形钢架(1101);条形钢架(1102)和环形钢架(1101)均通过安装节点(1103)固定,构成与余热利用通道形状吻合的移动轨道;金属疏通件滑动设置在移动轨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金属疏通件包括金属球(1104);金属球(1104)滑动套接在条形钢架(1102)/环形钢架(1101)上,通过磁吸件吸引,沿条形钢架(1102)/环形钢架(1101)同步移动,外周设置疏通刺。

8.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7所述的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过滤器(1)、余热利用箱(2)和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余热利用箱(2)上设置进剂管(4)、出剂管(5)和升降驱动箱(9),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吸保温组件(10)包括牵引绳(1003);牵引绳(1003)的上端连接升降驱动箱(9)的升降驱动端,下端连接旋转驱动箱(1002);旋转驱动箱(1002)的旋转驱动端上设置保温筒(1001);保温筒(1001)内填充保温件,外周设置安装架(1004);安装架(1004)上设置磁吸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保温筒(1001)带盖,侧壁设置漏液孔,其内部的保温件为多个大小、形状均一的卵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架(1004)为环形,围绕保温筒(1001)的侧壁设置一圈;磁吸件为电磁铁,布置在安装架(1004)的前后左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余热交换环(7)上均设置位置相对的通气套(12);通气套(12)内设置限位密封环(1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茹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临初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