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换热器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换热器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7271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25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该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设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双排扁管,第一集流管上设有进口和出口,双排扁管中其中一排扁管与进口连通,另一排扁管与出口连通;第二集流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主板和第二盖板,第二主板上设有与两排扁管一一对应的两排插装孔,第二盖板上设有朝远离插装孔的方向凹陷的一排盖板凹槽,两排扁管中一一对应的两根扁管分别穿过对应的插装孔并插入同一盖板凹槽中,且两根扁管通过盖板凹槽连通。该第二集流管仅包括第一主板和第一盖板,零部件数量少,结构更加简化,降低了重量,从而降低了换热器的重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1、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工质,具有性质稳定、容易获得、环保等诸多优势,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制冷工质。然而由于二氧化碳的工作压力高,需要更厚的材料来满足耐压要求,这势必增加了换热器的重量和成本。以空调系统的气冷器为例,气冷器的下集流管多采用三片式结构,即下主板、下分配板和下盖板,零部件数量多,重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换热器的零部件数量多、重量大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2、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双排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双排扁管中其中一排所述扁管与所述进口连通,另一排所述扁管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主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主板上设有与两排所述扁管一一对应的两排插装孔,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朝远离所述插装孔的方向凹陷的一排盖板凹槽,两排所述扁管中一一对应的两根所述扁管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插装孔并插入同一所述盖板凹槽中,且两根所述扁管通过所述盖板凹槽连通。

3、本公开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在第二集流管的第二盖板上设置一排盖板凹槽,第二主板与第二盖板连接后,两排扁管中一一对应的两根扁管可分别穿过第二主板上对应的插装孔并插入同一盖板凹槽中,且两根扁管可通过盖板凹槽连通,从而实现冷媒流体经由进口流入其中一排扁管与空气进行换热后,再经由盖板凹槽流入另一排扁管与空气进行进一步换热,随后通过出口流出,完成换热;该第二集流管仅包括第一主板和第一盖板,零部件数量少,结构更加简化,降低了重量,从而降低了换热器的重量和成本。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扁管朝向所述盖板凹槽的槽底壁的端面和所述盖板凹槽的槽底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流通间隙。如此设置,以确保插入同一盖板凹槽中的两根扁管的扁管孔可相互连通,使得从其中一根扁管流出的冷媒流体可以经由该流通间隙流入另一根扁管中。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凹槽沿两排所述扁管的并排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盖板凹槽的两端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支撑斜面,所述支撑斜面由所述盖板凹槽的底壁向开口逐渐朝背离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扁管支撑在所述支撑斜面上。通过将扁管支撑在盖板凹槽的支撑斜面上,以限定扁管的插入深度,有效确保扁管的端面和盖板凹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冷媒流体流动的流通间隙。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凹槽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由所述盖板凹槽的底壁向开口逐渐朝背离的方向倾斜设置。也就是说,盖板凹槽形成为底部小、开口大的梯形形状,如此既便于在第二盖板上加工成型盖板凹槽,且便于扁管顺利插入到盖板凹槽中。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扁管的端部设有扁管缩口,所述扁管缩口穿过所述插装孔并插入所述盖板凹槽中。扁管缩口能够在扁管穿过第二主板上的插装孔时起到导向作用,确保扁管与第二主板的顺利装配。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扁管的端部设有第一扁管缩口,所述扁管的端部于所述第一扁管缩口处形成有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支撑在所述第二主板开设有所述插装孔且背向所述盖板凹槽的表面上。通过在扁管的端部设置第一扁管缩口,以利用第一扁管缩口处形成的支撑台阶与第二主板的表面限位配合,限定扁管的插入深度,有效确保扁管的端面和盖板凹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冷媒流体流动的流通间隙。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扁管的端部还设有第二扁管缩口,所述第二扁管缩口位于所述第一扁管缩口临近所述扁管的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扁管缩口穿过所述插装孔并插入所述盖板凹槽中。第二扁管缩口能够在扁管穿过第二主板上的插装孔时起到导向作用,确保扁管与第二主板的顺利装配;第二扁管缩口插入盖板凹槽中,第一扁管缩口支撑在第二主板的表面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焊接连接,且所述第二主板开设有所述插装孔且朝向所述盖板凹槽的表面与所述盖板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焊料容纳区域。第二主板和第二盖板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焊料可流至焊料容纳区域,从而避免焊料流至扁管的端面处而堵塞扁管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盖板、中板、分配板和第一主板,所述中板上对应每排所述扁管至少开设有一个通槽,所述通槽沿每排所述扁管的布设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中板通过所述分配板与所述第一主板合围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设有所述进口,所述第二通道上设有所述出口。冷媒流体经进口进入到第一通道内,然后经由第一通道分流至其中一排扁管中的多根扁管中,然后经由第二集流管流至另一排扁管中的多根扁管中,随后经由第二通道汇流并由出口流出,实现冷媒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完成与空气换热。

12、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双排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双排扁管中其中一排所述扁管与所述进口连通,另一排所述扁管与所述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朝向所述盖板凹槽的槽底壁的端面和所述盖板凹槽的槽底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流通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凹槽沿两排所述扁管的并排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盖板凹槽的两端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支撑斜面,所述支撑斜面由所述盖板凹槽的底壁向开口逐渐朝背离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扁管支撑在所述支撑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凹槽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由所述盖板凹槽的底壁向开口逐渐朝背离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端部设有扁管缩口,所述扁管缩口穿过所述插装孔并插入所述盖板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端部设有第一扁管缩口,所述扁管的端部于所述第一扁管缩口处形成有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支撑在所述第二主板开设有所述插装孔且背向所述盖板凹槽的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端部还设有第二扁管缩口,所述第二扁管缩口位于所述第一扁管缩口临近所述扁管的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扁管缩口穿过所述插装孔并插入所述盖板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焊接连接,且所述第二主板开设有所述插装孔且朝向所述盖板凹槽的表面与所述盖板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焊料容纳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盖板、中板、分配板和第一主板,所述中板上对应每排所述扁管至少开设有一个通槽,所述通槽沿每排所述扁管的布设方向延伸设置;

1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双排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双排扁管中其中一排所述扁管与所述进口连通,另一排所述扁管与所述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朝向所述盖板凹槽的槽底壁的端面和所述盖板凹槽的槽底壁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流通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凹槽沿两排所述扁管的并排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盖板凹槽的两端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支撑斜面,所述支撑斜面由所述盖板凹槽的底壁向开口逐渐朝背离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扁管支撑在所述支撑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凹槽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由所述盖板凹槽的底壁向开口逐渐朝背离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端部设有扁管缩口,所述扁管缩口穿过所述插装孔并插入所述盖板凹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平沙韦良陆文祥郭震李杰何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