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口腔粘膜给药的纳米混悬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741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口腔粘膜给药的纳米混悬剂,该纳米混悬剂为水包油型纳米级乳滴,所述纳米混悬剂包括水相成分和油相成分,其中所述油相成分包括中链甘油三酯,所述水相成分包括纯水和甘油,此外所述纳米混悬剂还包括作为水相成分的其中一种组分的水溶性营养素和/或作为油相成分的其中一种组分的脂溶性营养素。相应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纳米混悬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1)将油相成分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并加热,将水相成分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并加热;(2)将油相成分和水相成分均匀混合在一起,进行高速剪切乳化处理,得到初乳微米级混悬液;(3)采用超高压匀质机对所述初乳微米级混悬液进行纳米化处理,冷却后得到所述纳米混悬剂。纳米混悬剂。纳米混悬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口腔粘膜给药的纳米混悬剂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营养制剂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混悬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营养的吸收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于人体来说,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所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便是吸收影响,这些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便被叫做“营养素”。
[0003]营养素即所谓的功能因子、功效成分、生理活性成分,是指能够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其同时也是膳食补充剂中真正起生理调节作用的成分。营养素可以按照溶解性分为水溶性营养素和脂溶性营养素,例如: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辅酶Q10、DHA、EPA、褪黑素等都属于脂溶性营养素;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6、烟酰胺等都属于水溶性营养素。
[0004]现有的营养素补充剂通常以口服(液体或固体)的形式,通过胃肠道吸收的给药方式提供给用户,这种给药方式通常存在以下缺点:
[0005]1.有些营养素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被肠液或肠菌酶破坏,或肝药酶代谢等),营养素进入体循环量减少。
[0006]2.有些营养素在胃肠道时就被破坏,实际吸收进入人体并起到作用的基本很少。
[0007]3.营养素补充剂中辅料量比较大,导致产品的形态也较大,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咽喉较小的人群,存在很大的吞咽困难。
[0008]4.使用不同类别的营养素补充剂,导致人体内出现不能消化吸收的一些膳食补充剂辅料,这对于部分使用人群的疾病治疗存在一定的误诊风险。
[0009]基于此,近年来新发展了一种口腔黏膜给药系统,口腔黏膜给药系统是指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直接进入体内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和预防作用的一类制剂,目前已知的有治疗口腔溃疡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镇痛方面的药品。
[0010]采用这种新型的口腔黏膜给药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有效避免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给药方便,患者依从性高;(3)相比口服途径,其起效快,如需停止治疗,则可直接移除制剂;(4)颊黏膜和舌下黏膜几乎无角质化,通透性好,因此药物能迅速被口腔黏膜下的静脉系统吸收;(5)与鼻黏膜相比,口腔黏膜对外界刺激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不易损伤,修复功能强;(6)既可治疗局部病变,又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0011]然而采用这种新型的口腔黏膜给药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在具体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0012]1.唾液冲刷或咀嚼、吞咽等口腔活动会加速药物离开作用部位而影响吸收,因此可能需要经常服药。
[0013]2.患者在口感、刺激性方面的可接受性有限。
[0014]3.对于全身给药,口腔黏膜在药物吸收方面的相对不通透性是一个主要问题,尤
其是对于大分子亲水性生物药物。
[0015]4.相较于胃肠道黏膜,口腔黏膜的可渗透吸收面积较小,药物释放系统的体积不能过大;口腔黏膜可保护身体免受外界影响,但其表面细胞间脂质起到物理屏障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药物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口腔粘膜给药的纳米混悬剂,该纳米混悬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混悬剂,其对成分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油相成分中设计添加了中链甘油三酯,以配合水相成分中的纯水和甘油,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纳米混悬剂的乳液体系,其不仅能够改善营养素在口腔黏膜的吸收,还可以有效避免因大量食用传统常规化学性乳化剂所导致的一些不良反应,进而有效降低人体对于化学性乳化剂的代谢负担。
[00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口腔粘膜给药的纳米混悬剂,所述纳米混悬剂为水包油型纳米级乳滴,所述纳米混悬剂包括水相成分和油相成分,其中所述油相成分包括中链甘油三酯,所述水相成分包括纯水和甘油,此外所述纳米混悬剂还包括作为水相成分的其中一种组分的水溶性营养素和/或作为油相成分的其中一种组分的脂溶性营养素。
[0018]在本技术方案中,纳米混悬剂是一种纳米颗粒级别的亚微细粒胶态分散体。本技术方案中的纳米混悬剂具有以下优势:(1)与脂质体、乳剂等脂质系统比较,可成功地将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油的药物制成制剂,克服了制备其他制剂需先溶解药物的局限;(2)纳米混悬剂载药量高,适合大剂量给药,同时也可减少给药体积;(3)通过简单的工艺和处方,既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又可避免大量附加成分对患者的毒副作用;(4)在制备纳米混悬剂时,保持了最佳结晶状态且具有足够小的药物粒度,同时该剂型的微粒特性可改变药物静脉注射的药动学特征,其具有高效、低毒的效果;(5)将药物制成不同粒径或进行表面修饰,制备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纳米混悬剂,可增加病灶部位药物浓度,降低给药剂量,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0019]与现有的混悬液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纳米混悬剂选用了中链甘油三酯配合纯水和甘油,在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添加作为水溶性乳化剂的皂树皮提取物,形成了一个新的纳米混悬剂的乳液体系,其突破了传统常规使用的化学性乳化剂,例如吐温

80,司盘

80等,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因大量食用传统常规化学性乳化剂所导致的一些不良反应,降低人体对于化学性乳化剂的代谢负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20]此外,本技术方案通过添加作为油相成分的中链甘油三酯,并结合纳米化处理,增大了营养素比表面积,从而改善了营养素在口腔黏膜的吸收率,避免营养素的肝脏首过效应,精准进行营养补充,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营养干预与营养治疗。
[0021]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混悬剂中,所述水包油型纳米级乳滴的粒径范围为94nm~1000nm。
[0022]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混悬剂中,所述油相成分占纳米混悬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15%,所述水相成分占纳米混悬剂的质量百分比为85~95%。
[0023]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混悬剂中,所述水相成分还包括水溶性乳化剂。
[0024]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混悬剂中,所述水溶性乳化剂至少包括皂树皮提
取物。
[0025]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混悬剂中,所述中链甘油三酯占纳米混悬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5~5%。
[0026]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混悬剂中,所述纯水和甘油的质量比例为1:1~10:1。
[0027]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混悬剂中,所述油相成分还包括抗氧化剂和脂溶性香精的至少其中一种。
[002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混悬剂中,当含有所述抗氧化剂时,所述抗氧化剂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维生素E、维生素C棕榈酸酯、柑橘提取枳实总黄酮、松树皮提取物、茶叶提取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
[0029]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混悬剂中,当含有所述脂溶性营养素时,所述脂溶性营养素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脂溶性维生素(例如包括:维生素D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口腔粘膜给药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混悬剂为水包油型纳米级乳滴,所述纳米混悬剂包括水相成分和油相成分,其中所述油相成分包括中链甘油三酯,所述水相成分包括纯水和甘油,此外所述纳米混悬剂还包括作为水相成分的其中一种组分的水溶性营养素和/或作为油相成分的其中一种组分的脂溶性营养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包油型纳米级乳滴的粒径范围为94nm~1000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成分占纳米混悬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15%,所述水相成分占纳米混悬剂的质量百分比为85~9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成分还包括水溶性乳化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乳化剂至少包括皂树皮提取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链甘油三酯占纳米混悬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5~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和甘油的质量比例为1:1~10: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成分还包括抗氧化剂和脂溶性香精的至少其中一种。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当含有所述抗氧化剂时,所述抗氧化剂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维生素E、维生素C棕榈酸酯、柑橘提取枳实总黄酮、松树皮提取物、茶叶提取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当含有所述脂溶性营养素时,所述脂溶性营养素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脂溶性维生素、脂类、水不溶性矿物质、脂溶性“其他膳食成分”。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当含有水不溶性矿物质时,所述水不溶性矿物质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氧化锌、碳酸镁、碳酸钙。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当含有所述水溶性营养素时,所述水溶性营养素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矿物质,氨基酸、水溶性“其他膳食成分”。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成分还包括抑菌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和水溶性香精的至少其中一种。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当含有所述抑菌剂时,所述抑菌剂包括下述各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迦蓝海纳米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