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美珍专利>正文

螺旋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44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量大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其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方设有连接口,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侧壁,所述的壳体为具有两个圆筒腔的壳体,在壳体的圆筒腔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了输送机的输送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量大的螺旋输送机
技术介绍
螺旋输送机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尺寸小、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制造简单且成本 低等优点,因此为广泛运用于输送泥沙、煤粉、水泥以及化肥等。而现有的螺旋输送机都采 用单个螺杆进行送料,其输送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常常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提高电机 的转速,从而造成电机的烧毁,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且影响了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具有两个螺杆的螺旋输送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螺旋输送机,其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方设有连接口,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侧 壁,所述的壳体为具有两个圆筒腔的壳体,在壳体的圆筒腔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 杆,第二螺杆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连接。所述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旋叶的旋向相反。驱动装置和第二螺杆之间采用皮带传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采用齿轮传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增设的一个螺杆,达到了增大输送量的目的,避免了 为了增大输送量而增大电机转速造成的电机损坏,满足了生产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中1为电机,2为主动带轮,3为从动带轮,4为主动齿轮,5为从动齿轮,6为连接 口,7为第一螺杆,8为壳体,9为第二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其包括壳体8,在壳体8的上方设有连接口 6,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8的侧壁,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机1,所述的壳体8为具有两个圆筒 腔的壳体8,在壳体8的圆筒腔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9,所述的第一螺杆7和 第二螺杆9的螺旋叶的旋向相反,第二螺杆9上设有一从动带轮3与电机1输出轴上设置 的主动带轮2通过皮带连接,第一螺杆7的从动齿轮5与第二螺杆9上的主动齿轮啮合。电机1通过皮带驱动第二螺杆9转动,第二螺杆9通过齿轮驱动第一螺杆7转动, 且所述的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9的转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一种具有两个螺杆的螺旋送料机,提高了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螺旋输送机,其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方设有连接口,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具有两个圆筒腔的壳体,在壳体的圆筒腔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 旋叶的旋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和第二螺杆之间采用皮 带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采用齿 轮传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量大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其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方设有连接口,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侧壁,所述的壳体为具有两个圆筒腔的壳体,在壳体的圆筒腔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了输送机的输送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65G33/18GK201713066SQ20102018401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美珍 申请人:王美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螺旋输送机,其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方设有连接口,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具有两个圆筒腔的壳体,在壳体的圆筒腔内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王美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