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21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2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包括:机架;下模仁,下模仁设于机架上;定位卡柱,定位卡柱设于下模仁上;定位卡柱与框架的定位孔配合将框架固定于下模仁上;第一压合机构、第二压合机构和第三压合机构,第一压合机构、第二压合机构及第三压合机构均设于机架上;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对应地设于第一压合机构、第二压合机构及第三压合机构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三个夹持组件可以夹持压合零件,再通过三个压合机构将夹持的压合零件压合于框架上,下模仁用于固定框架,防止在压合时框架串位,提高了压合效率,且压合位置保证统一,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合工装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顶棚总成压合工装


技术介绍

1、日常生活中,汽车出现在家家户户,作为每辆车必不可少的重要零件,顶棚在市场上的需要也是很多。

2、顶棚包括半成品框架3,框架3进行开孔、压合零件等操作后可形成顶棚;如图8所示,为现有的框架3,它呈工字型设置,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以及连接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的连接部33,第一固定部31上中间位置开设有天窗孔311,第一固定部31上位于天窗孔311远离连接部33的一侧设置安装孔312,天窗孔311内需要压合天窗框34,安装孔312内需要压合灯框,使得天窗框34压合于天窗孔311内,灯框压合于安装孔312内;且第一固定部31上位于连接孔33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孔313;第二固定部32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固定孔321,每个固定孔321的外围需要压合一个固定件35,连接部33上开设有连接孔331,连接孔331的外围需要压合一个连接件36,第一固定部31上靠近与连接部33连接的连接处形成按压部分,按压部分需要压合第一安装件37和第二安装件38,而因为第一安装件37和第二安装件38之间存在干涉,第二安装件38需要部分按压在第一安装件37上,且两者按压位置相近,无法确保两者一上一下的同时安装,所以第二安装件38要在第一安装件37安装后再进行安装;框架3压合此些零件后可形成成品汽车顶棚。

3、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框架结构上的待压装零件一般采用手动压装方式进行,它需要操作人员先手动将此些零件定位于框架上,然后手动逐个按压零件已实现各零件与框架的固定,这种压装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每一次的安装位置无法保证统一,导致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是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此些压合零件定位于框架上,然后手动的将此些压合零件逐个压合在框架上,效率非常低,而且安装位置无法保证统一,使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包括:机架;

3、下模仁,所述下模仁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下模仁上设置有定位卡柱,所述定位卡柱用于与框架的定位孔插装以实现框架的固定限位;

4、第一压合机构和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压合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同步将天窗框压合于框架的天窗孔内和将灯框压合于框架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压合机构上用于夹持天窗框和灯框;

5、第二压合机构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压合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固定件压合在框架的固定孔内,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压合机构上用于夹持固定件;

6、上下压合机构和上下夹持组件;所述上下压合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第一安装件和连接件分别压合在框架的连接孔内和框架的按压部分上,所述上下夹持组件设于所述上下压合机构上用于夹持第一安装件和连接件;

7、翻转压合机构和翻转夹持组件,所述翻转压合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第二安装件压合在框架的按压部分上;所述翻转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翻转压合机构上用于夹持第二安装件;

8、当所述上下压合机构远离所述翻转压合机构的翻转半径后,所述翻转压合机构翻转,以将第二安装件压合在按压部分上。

9、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可以夹持压合零件,再通过第一压合机构、第二压合机构和第三压合机构将夹持的压合零件压合于框架上,下模仁的定位卡柱可以对框架的位置固定,防止在压合时框架串位,全程自动,提高了压合效率,且压合位置保证统一,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且通过设置翻转压合机构,在安装好第一安装件后,上下压合机构上升至超过翻转压合机构后,即可驱动翻转压合机构压合第二安装件,使得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安装不会发生干涉,不用在上下压合机构压合好第一安装件后完全复位再驱动翻转压合机构压装第二安装件,节省了压装时间。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合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一压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压板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位于天窗孔和安装孔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压板上下运动,以将天窗框压合于天窗孔内和将灯框压合于安装孔内。

11、本方案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压板上下运动,从而对天窗框和灯框进行压合。

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若干沿周向设置在第一压板上的第一伸缩气缸,各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动端均设置有第一夹块,若干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分别驱动各所述第一夹块向内收拢或向外张开,以形成用于夹持或松开天窗框和灯框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天窗框和灯框的侧壁。

13、本方案中,天窗框和灯框组成的天窗框和灯框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钩孔,第一伸缩气缸伸长带动第一夹块远离后,将天窗框和灯框放置于预定位置,第一伸缩气缸启动,伸缩杆缩短带动第一夹块靠近天窗框和灯框且钩设于第一钩孔内,以将天窗框和灯框夹持固定。

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二压合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及第二压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压板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位于固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压板上下运动,以将固定件压合在固定孔内。

15、本方案中,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压板上下运动,从而对固定件进行压合。

1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气缸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压板下端设置有按压件,所述第二伸缩气缸设于所述按压件上,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夹块,所述第二伸缩气缸伸缩带动第二夹块向内收拢,以将固定件夹持定位于所述按压件上。

17、本方案中,固定件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上开设有第二钩孔,按压件上开设有凹槽,凸起插设于凹槽内,按压件的侧边还设置有通孔,第二伸缩气缸伸长带动第二夹块远离后,将凸起插设于凹槽内使得固定件与按压件初步连接,第二伸缩气缸启动,伸缩杆缩短带动第二夹块靠近固定件且钩设于第二钩孔内,以将固定件固定。

1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下压合机构包括上下驱动机构和上下压板,所述上下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下压板设于所述上下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上,所述上下压板位于按压部分及连接孔的上方,所述上下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下压板上下运动,以同步将第一安装件压合于按压部分上和将连接件压合于连接孔内。

19、本方案中,上下驱动机构驱动上下压板对第一安装件和连接件进行压合。

2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下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夹持第一安装件的第一夹持件和用于夹持连接件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开设有供第一安装件插设的插孔,第一安装件插设于所述插孔内固定;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第三伸缩气缸,所述第三伸缩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夹持连接件的第三夹块,所述第三伸缩气缸驱动所述第三夹块向内收拢,以将连接件夹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机构(4)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1)及第一压板(4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压板(42)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压板(42)位于天窗孔(311)和安装孔(312)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驱动所述第一压板(42)上下运动,以将天窗框(34)压合于天窗孔(311)内和将灯框压合于安装孔(3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7)包括若干沿周向设置在第一压板(42)上的第一伸缩气缸(71),各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1)的活动端均设置有第一夹块(72),若干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1)分别驱动各所述第一夹块(72)向内收拢或向外张开,以形成用于夹持或松开天窗框(34)和灯框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天窗框(34)和灯框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合机构(5)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1)及第二压板(5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压板(52)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板(52)位于固定孔(321)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驱动所述第二压板(52)上下运动,以将固定件(35)压合在固定孔(3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8)包括第二伸缩气缸(81)和第二夹块(82),所述第二压板(52)下端设置有按压件(83),所述第二伸缩气缸(81)设于所述按压件(83)上,所述第二伸缩气缸(81)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件(35)的所述第二夹块(82),所述第二伸缩气缸(81)伸缩带动第二夹块(82)向内收拢,以将固定件(35)夹持定位于所述按压件(8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压合机构(61)包括上下驱动机构(611)和上下压板(612),所述上下驱动机构(61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上下压板(612)设于所述上下驱动机构(611)的活动端上,所述上下压板(612)位于按压部分及连接孔(331)的上方,所述上下驱动机构(611)驱动所述上下压板(612)上下运动,以同步将第一安装件(37)压合于按压部分上和将连接件(36)压合于连接孔(3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夹持组件(91)包括用于夹持第一安装件(37)的第一夹持件(911)和用于夹持连接件(36)的第二夹持件(912),所述第一夹持件(911)上开设有供第一安装件(37)插设的插孔(913),第一安装件(37)插设于所述插孔(913)内固定;所述第二夹持件(912)上设有第三伸缩气缸(914),所述第三伸缩气缸(914)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夹持连接件(36)的第三夹块(915),所述第三伸缩气缸(914)驱动所述第三夹块(915)向内收拢,以将连接件(36)夹持定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件(9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四角位置设置有支撑柱,所述顶板设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第二驱动机构(51)和上下驱动机构(611)均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下模仁(2)设于所述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压合机构(62)包括翻转气缸(621),所述翻转气缸(621)设于所述机架(1)的底板上,所述翻转气缸(621)的翻转臂上设有驱动件(622),所述翻转夹持组件(92)包括翻转压块(921),所述翻转压块(921)设于所述驱动件(622)上并与其活动端连接,所述翻转压块(921)上设有用于定位第二安装件(38)的定位部,所述翻转气缸(621)翻转带动驱动件(622)与所述翻转压块(921)翻转,以使所述翻转压块(921)将第二安装件(38)压合于按压部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轨(11)和第二导向滑轨(12),所述第一压板(42)和所述第二压板(5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轨(11)插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使得所述第一压板(42)沿所述第一导向滑轨(11)滑动,所述第二导向滑轨(12)插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使得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机构(4)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1)及第一压板(4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压板(42)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压板(42)位于天窗孔(311)和安装孔(312)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驱动所述第一压板(42)上下运动,以将天窗框(34)压合于天窗孔(311)内和将灯框压合于安装孔(3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7)包括若干沿周向设置在第一压板(42)上的第一伸缩气缸(71),各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1)的活动端均设置有第一夹块(72),若干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1)分别驱动各所述第一夹块(72)向内收拢或向外张开,以形成用于夹持或松开天窗框(34)和灯框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天窗框(34)和灯框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合机构(5)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1)及第二压板(5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压板(52)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板(52)位于固定孔(321)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驱动所述第二压板(52)上下运动,以将固定件(35)压合在固定孔(3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8)包括第二伸缩气缸(81)和第二夹块(82),所述第二压板(52)下端设置有按压件(83),所述第二伸缩气缸(81)设于所述按压件(83)上,所述第二伸缩气缸(81)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件(35)的所述第二夹块(82),所述第二伸缩气缸(81)伸缩带动第二夹块(82)向内收拢,以将固定件(35)夹持定位于所述按压件(8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棚总成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压合机构(61)包括上下驱动机构(611)和上下压板(612),所述上下驱动机构(61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上下压板(612)设于所述上下驱动机构(611)的活动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杉苗王金林叶凯
申请(专利权)人:拓普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