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422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由栅极、绝缘层、过渡层、半导体层、漏极以及源极构成;从下到上由栅极、绝缘层、过渡层和半导体层依次连接;漏极和源极位于半导体层上;过渡层和半导体层通过溅射的方法制备,并且在溅射过程中使用同一个靶材,靶材的材料为(In2O3)x(Ga2O3)y(ZnO)z,其中0≤x、y、z≤1,且x+y+z=1;过渡层与绝缘层具有很好的接触性质,可以有效减少绝缘层和过渡层接触界面之间的载流子陷阱密度,提高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和改善电学稳定性。源漏电极与半导体层能够形成较好的欧姆接触,能有效降低关态电流,提高电流的开关比,提高电子载流子迁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 法,该薄膜晶体管主要用于有机发光显示、液晶显示以及电子纸的有源驱动,也可 以用于集 成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基于金属氧化物的薄膜晶体管因为其迁移率高、透光性好、薄膜结构稳 定、制备温度低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发展主 要目标是用于平板显示、柔性电子器件、透明电子器件以及传感器等方面。在平板显示方 面,目前主要使用氢化非晶硅(a_Si:H)或多晶硅等材料的薄膜晶体管,然而氢化非晶硅材 料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光敏感、电子迁移率低(< lcm2/Vs)以及电学参数稳定性差等方 面,而多晶硅薄膜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电学性质均勻性差、制备温度高以及成本高等方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主要包括氧化锌(ZnO)、氧化铟镓(InGaO)、氧化锌锡 (ZnSnO)、氧化铟镓锌(InGaZnO)等。基于这些金属氧化物的薄膜晶体管电子迁移率较高 (1 100cm7Vs)、制备温度低(< 400°C,远远低于玻璃的熔点)、成本低(只需要普通的 溅射工艺即可完成)以及持续工作稳定性好。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由栅极、绝缘层、过渡层、半导体层、漏极以及源极构成;从下到上由栅极、绝缘层、过渡层和半导体层依次连接;漏极和源极位于半导体层上;所述过渡层和半导体层通过溅射的方法制备,并且在溅射过程中使用同一个靶材,靶材的材料为(In↓[2]O↓[3])↓[x](Ga↓[2]O↓[3])↓[y](ZnO)↓[z],其中0≤x、y、z≤1,且x+y+z=1;在制备过渡层时通过控制进氧量,使制备出的过渡层的氧含量大于理论值(3x+3y+z)/(5x+5y+2z);在制备半导体层时,通过控制进氧量,使制备出的过渡层的氧含量小于理论值(3x+3y+z)/(5x+5y+2z)。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彪兰林锋徐苗徐瑞霞王磊许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