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56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56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多个所述承力支板周向安装在外承力机匣与内承力机匣之间,承力支板包括第一承力支板与第二承力支板;第一承力支板与第二承力支板均具有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包括前腔与后腔,前腔具有前腔联通孔以及前腔排气孔,后腔具有后腔排气孔以及后腔联通孔,其中,第一承力支板具有连通前腔与后腔的第一中腔,其具有进气口;承力支板间的联通孔连通,实现冷却气流通,能够有效实现承力功能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主流道高温燃气对支板基体的加温,对支板进行降温,降低承力支板的应力水平,提高试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


技术介绍

1、涡轮承力机匣支撑涡轮转子,是整个发动机承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力机匣一般由内、外承力机匣和承力支板组成,工作环境恶劣,设计要求坚固可靠、刚性好。作为两个转子的支点,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转子的安全。

2、作为传力路径上的重要组成部件,承力支板的作用是连接内、外承力机匣(低温区),不可避免的要穿过燃气通道(高温区),往往需要设计隔热结构降低支板与承力机匣的温度梯度。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大大增加承力框架的热变形量和热应力。

3、由于支板一般为与内、外承力机匣整体焊接或一体化铸造结构,壁厚较薄且沿径向方向尺寸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裂纹和较大的变形。如果支板结构设计不好,承力机匣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会直接影响到转子的稳定工作。一旦支点失去作用,转子将会发生结构性破坏,整机的使用功能也将失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多个所述承力支板周向安装在外承力机匣与内承力机匣之间,承力支板包括第一承力支板与第二承力支板;

2、第一承力支板与第二承力支板均具有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包括前腔与后腔,前腔具有前腔联通孔以及前腔排气孔,后腔具有后腔排气孔以及后腔联通孔,其中,第一承力支板具有连通前腔与后腔的第一中腔,第一中腔具有使外承力机匣外部冷却气进入第一承力支板的前腔的进气口;

3、第一承力支板与第二承力支板周向交错安装在外承力机匣与内承力机匣之间,第一承力支板的前腔联通孔与第二承力支板的前腔联通孔通过引气管连通,第一承力支板的后腔联通孔与第二承力支板的后腔联通孔通过引气管连通。

4、优选的是,所述承力支板包括外端与内端,所述外端具有与外承力机匣连接的前径向定位孔以及后径向定位孔,内端具有与内承力机匣连接的前轴向定位孔和后轴向定位孔。

5、优选的是,前径向定位孔与后径向定位孔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外承力机匣连接,前轴向定位孔和后轴向定位孔均为单耳结构,所述单耳结构与内承力机匣上的双耳结构通过紧固件连接。

6、优选的是,所述单耳结构与内承力机匣上的双耳结构之间具有关节轴承。

7、优选的是,第二承力支板具有位于前腔与后腔之间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连通第二承力支板两端处的外部空间。

8、优选的是,前轴向定位孔位于基体上,基体与内承力机匣面接触并外承力机匣与内承力机匣机匣之间的径向力。

9、优选的是,前腔排气孔位于所述基体上对基体进行冷却。

10、优选的是,前腔联通孔、后腔联通孔以及所述进气口位于外端处,所述前腔排气孔与后腔排气孔位于内端处。

11、本申请的优点包括:能够有效实现承力功能。同时,由于采用冷却腔室结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主流道高温燃气对支板基体的加温,对支板进行降温,降低承力支板的应力水平,提高试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12、支板采用可拆卸结构设计,使承力机匣(框架)提高可维护性,降低了整机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支板包括外端与内端,所述外端具有与外承力机匣连接的前径向定位孔(8)以及后径向定位孔(9),内端具有与内承力机匣连接的前轴向定位孔(10)和后轴向定位孔(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径向定位孔(8)与后径向定位孔(9)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外承力机匣连接,前轴向定位孔(10)和后轴向定位孔(11)均为单耳结构,所述单耳结构与内承力机匣上的双耳结构通过紧固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耳结构与内承力机匣上的双耳结构之间具有关节轴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承力支板(B)具有位于前腔(2)与后腔(6)之间的气流通道(3b),气流通道(3b)连通第二承力支板(B)两端处的外部空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轴向定位孔(10)位于基体(12)上,基体(12)与内承力机匣面接触并外承力机匣与内承力机匣机匣之间的径向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腔排气孔(4)位于所述基体(12)上对基体(12)进行冷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腔联通孔(1)、后腔联通孔(5)以及所述进气口位于外端处,所述前腔排气孔(4)与后腔排气孔(7)位于内端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支板包括外端与内端,所述外端具有与外承力机匣连接的前径向定位孔(8)以及后径向定位孔(9),内端具有与内承力机匣连接的前轴向定位孔(10)和后轴向定位孔(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径向定位孔(8)与后径向定位孔(9)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外承力机匣连接,前轴向定位孔(10)和后轴向定位孔(11)均为单耳结构,所述单耳结构与内承力机匣上的双耳结构通过紧固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冷却结构可拆卸的涡轮承力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耳结构与内承力机匣上的双耳结构之间具有关节轴承。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傲王广宁陈浩于博杨利宁刘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