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转装置及微创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医学的诊疗过程中,为了实现手术创伤小、疼痛感轻、术后恢复快且美观等要求,微创手术在医疗外科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微创手术器械在微创手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人体,完成切除病灶等手术操作。由于人体消化道等内部环境的复杂性,部分病变组织的位置刁钻、形态各异,仅依靠调整内镜等器械的角度难以完成手术操作。现有可旋转式的微创手术器械主体结构和旋转驱动方式复杂、灵活性不高,尤其当需要对手术器械的末端的端部执行器进行旋转操作时,需要整体旋转,继而内镜视野也会发生变动,为此可能需要对目标组织进行反复操作,操作十分繁琐,甚至还可能产生影响目标组织取样的完整性等不利影响。
2、因此,如何解决微创手术器械的端部执行器为满足手术需求操作繁琐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装置及微创手术器械,以解决微创手术器械的端部执行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装置,应用于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连接套筒(11)和驱动腱导向件(12),所述连接套筒(11)设置于所述微创手术器械的末端,所述旋转主体(2)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11)内,所述驱动腱导向件(12)以限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11)内,所述驱动腱导向件(1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121)和第二导向孔(122),所述第一导向孔(121)用于对引至所述旋转主体(2)的所述第一驱动腱(4)的引入路径进行约束导向,所述第二导向孔(122)用于对引至所述旋转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装置,应用于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连接套筒(11)和驱动腱导向件(12),所述连接套筒(11)设置于所述微创手术器械的末端,所述旋转主体(2)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11)内,所述驱动腱导向件(12)以限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11)内,所述驱动腱导向件(1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孔(121)和第二导向孔(122),所述第一导向孔(121)用于对引至所述旋转主体(2)的所述第一驱动腱(4)的引入路径进行约束导向,所述第二导向孔(122)用于对引至所述旋转主体(2)的所述第二驱动腱(5)的引入路径进行约束导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主体(2)的外环设置有限位环(21),所述连接套筒(11)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限位环(21)轴向限位的环形槽(110),且所述限位环(21)以可绕其自身所在轴心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环形槽(110)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主体(2)与所述连接套筒(11)的配合面之间形成有驱动腱引导槽,所述驱动腱引导槽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驱动腱(4)及所述第二驱动腱(5)的规划运动路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腱引导槽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2)上的第一引导部(22)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11)内且与所述第一引导部(22)对应布置的第二引导部(111),所述第一引导部(22)与所述第二引导部(111)配合构成所述驱动腱引导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2)包括第一引导槽(221)和第二引导槽(222),所述第二引导部(111)包括第一引入槽(111c)、第三引导槽(111a)、第二引入槽(111d)和第四引导槽(111b),所述第一引入槽(111c)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腱(4)引入所述第三引导槽(111a),所述第三引导槽(111a)与所述第一引导槽(221)对应组合以构成所述第一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维,张芳敏,江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云力境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