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组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855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2
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组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发火元件包括基底、引出线、桥体、装药壳体、输出装药、密封层、灌封胶;桥体连接于基底表面;装药壳体粘接在基底上,桥体的部分结构位于装药壳体内,桥体的部分结构伸出装药壳体外部;输出装药涂敷在装药壳体中、并与桥体、基底贴附;密封层粘接在装药壳体口部;引出线连接于基底、并与桥体伸出装药壳体外部的部分相接。通过柔性线路和输出装药的微型装药结合,实现了发火元件的平面化、缩小装配体积,提高产品装配的灵活性,可根据需求制备结构多样化的排线结构和多股出线的排线结构,大大提高与总体结构的适应性,解决与总体装配时导线排布杂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组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导弹武器的多元化发展,软隔舱发动机的点火技术不断发展,由于需要软隔舱具备承压功能,除药盒式点火方式之外,逐步提出面点火方案,将面状点火材料与推进剂粘接进行点火,该点火方式具有体积小、平面化、易出线的优势;一般点火材料的发火元件有电爆管、点火头等发火元件,以上发火元件均柱状结构,导线为普通的圆形导线,在与隔舱、装药安装过程中,无可以安装的空间,需要依据点火头和导线形状在药柱中制作复杂的安装槽,该制作方式在后续工程化应用中存在加工难、工艺不成熟等缺点,且柱状发火元件在承压过程中,容易受力不均匀,损坏软隔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满足在发动机软隔舱的狭小空间中点火需求,实现发火元件平面化的要求。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包括基底、引出线、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引出线(2)、桥体(3)、装药壳体(4)、输出装药(5)、密封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采用PCB板或FPC柔性线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线(2)为柔性扁平线,厚度不超0.2mm,引出线(2)外层设置屏蔽层,屏蔽层与接地线的接触电阻小于0.1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药壳体(4)采用PCB或其他塑性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引出线(2)、桥体(3)、装药壳体(4)、输出装药(5)、密封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采用pcb板或fpc柔性线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线(2)为柔性扁平线,厚度不超0.2mm,引出线(2)外层设置屏蔽层,屏蔽层与接地线的接触电阻小于0.1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药壳体(4)采用pcb或其他塑性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发火元件(82)为扁平结构,密封层(6)端面为发火输出端,发火输出端与基底(1)端面均为平面,两个平面厚度不超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软隔舱的平面发火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玲郭宁罗思璇何快徐志敬俞鑫谢叶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