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799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5~70重量份;可回收料0~60重量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0~40重量份;相容剂0.1~8重量份;附着力改性剂0~10重量份;抗氧剂0.3~1.6重量份;黑色母0.5~2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采用特定含量的特定组分,实现整体较好的相互作用,得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在力学性能较好且稳定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油漆附着力;同时采用了可回收料,能够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材料,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pc-abs材料是由pc(聚碳酸酯)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物)熔融共混制得的合金材料,具有高刚性、高韧性、高耐热、易加工、易喷涂和易回收等特点,是车用高分子材料中运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散热器格栅、立柱板、尾门、雾灯罩、尾灯灯壳等零部件。

2、随着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全球对于高分子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同时给社会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等问题也日渐增多,尤其是使用过后废弃塑料件的处理问题,靠自然分解需要漫长的时间,如何将这些废弃塑料回收利用,是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解决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可以降低化工原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石油的开采。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材料,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但是,现有技术中汽车用pc-abs材料还存在油漆附着力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从而限制了该绿色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升可再生材料的油漆附着力,解决低碳可再生材料由于其回收来源复杂使改性后的可再生材料中含有物理手法处理不掉的杂质或杂料,比如灰尘、标签碎屑、未处理掉的油漆等,导致注塑后的零件表面原本的附着力下降,影响表面喷漆效果,从而导致产品合格率下降的问题,以及塑料不易降解、碳排放量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在保证再生材料机械物理性能媲美新料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3、聚碳酸酯5~70重量份;

4、可回收料0~60重量份;

5、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0~40重量份;

6、相容剂0.1~8重量份;

7、附着力改性剂0~10重量份;

8、抗氧剂0.3~1.6重量份;

9、黑色母0.5~2重量份。

10、优选的,所述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分子量为15000g/mol~45000g/mol,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15g/10min。

11、优选的,所述可回收料为具有grs认证的可回收聚碳酸酯,分子量为15000g/mol~45000g/mol,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6g/10min~20g/10min。

12、优选的,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丁二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40%,在220℃、10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5g/10min~25g/10min。

13、优选的,所述相容剂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4、优选的,所述附着力改性剂为abs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和/或聚烯烃聚合物。

15、优选的,所述抗氧剂由质量比为1:(1~2)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将聚碳酸酯、可回收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相容剂、附着力改性剂、抗氧剂和黑色母混合,依次经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和造粒,得到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

18、优选的,所述混合的过程采用高速混合机进行,转速为800r/min~1000r/min,时间为3min~6min;

19、所述熔融共混的过程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温度为200℃~250℃。

20、优选的,所述混合前,还包括:

21、将聚碳酸酯、可回收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进行干燥;

22、所述干燥的过程采用烘箱进行,温度为80℃~100℃,时间为3h~5h。

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5~70重量份;可回收料0~60重量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0~40重量份;相容剂0.1~8重量份;附着力改性剂0~10重量份;抗氧剂0.3~1.6重量份;黑色母0.5~2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采用特定含量的特定组分,实现整体较好的相互作用,得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在力学性能较好且稳定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油漆附着力;同时采用了可回收料,能够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4、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易控,适合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应用和发展的潜力巨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分子量为15000g/mol~45000g/mol,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15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料为具有GRS认证的可回收聚碳酸酯,分子量为15000g/mol~45000g/mol,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6g/10min~20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丁二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40%,在220℃、10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5g/10min~25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力改性剂为ABS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和/或聚烯烃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由质量比为1:(1~2)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过程采用高速混合机进行,转速为800r/min~1000r/min,时间为3min~6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前,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分子量为15000g/mol~45000g/mol,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15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料为具有grs认证的可回收聚碳酸酯,分子量为15000g/mol~45000g/mol,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6g/10min~20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高附着力可再生pc-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丁二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40%,在220℃、10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5g/10min~25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坤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