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爱琴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营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97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营地车,包括可折叠的车体总成、车轮总成和可抽拉的拉手总成,车体总成包括主体车架、驱动车架,主体车架包括底框结构和四面围合的侧框结构,驱动车架连接于侧框结构的其中一面,车轮总成包括驱动轮总成和若干辅助轮总成,驱动轮总成包括驱动轮叉、安装于驱动轮叉的驱动轮、设置于驱动轮的轮毂电机,驱动轮叉可转动连接于驱动车架,至少其二邻近驱动轮总成设置的辅助轮总成可转动地连接于主体车架,拉手总成可转动地连接于驱动轮叉。本技术通过在驱动车架设置驱动轮总成为电动营地车提供动力,设置于主体车架的辅助轮总成适于形成支撑,偏转时包括轮毂电机的驱动轮不用承受偏转压力,转向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营地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营地车


技术介绍

1、营地车(又称野营车)需要在石砂路面或草地推行,尤其当其运载较多的物资时,运动过程中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对用户体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现有申请号为cn202223234852.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野营车,包括可折叠车框、推把手组件和可折叠网兜,可折叠车框包括中间部位可向上折叠的底部框架,底部框架上端设置有与底部框架两端铰接的折叠叉臂,底部框架和折叠叉臂铰接处的端部还铰接有边框,边框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底部框架和叠叉臂可沿该可折叠车框的长度方向同步折叠和舒展;推把手组件铰接于底部框架的一端,通过推把手组件对舒展后的可折叠车框进行推动和托运;可折叠网兜为可翻折软质容具,用于放置在舒展后的可折叠车框内侧。

3、上述方案中,推把手组件直接与车架铰连,拖拉野营车的时候,拉力先作用于拉手与车架的铰接处,通过车架带动车轮转动滚动,转向不灵活,并且铰连处结构较为脆弱,长期受力易变形甚至断裂,损耗营地车的使用寿命,且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营地车,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营地车包括

3、可折叠的车体总成,其包括主体车架、驱动车架,主体车架包括底框结构和四面围合的侧框结构,驱动车架连接于侧框结构的其中一面,

4、车轮总成,其包括驱动轮总成和若干辅助轮总成,驱动轮总成包括驱动轮叉、安装于驱动轮叉的驱动轮、设置于驱动轮的轮毂电机,驱动轮叉可转动连接于驱动车架,至少其二邻近驱动轮总成设置的辅助轮总成可转动地连接于主体车架,

5、可抽拉的拉手总成,其可转动地连接于驱动轮叉。

6、作为优选的:侧框结构包括四根阵列设置的第一立杆,底框结构连接于第一立杆的底端,驱动车架包括第二立杆,第二立杆与邻近设置的两第一立杆呈封边三角形阵列。

7、作为优选的:车体总成包括若干组x型连杆结构,侧框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结构和后框结构、相对设置的左框结构和右框结构,相邻两第一立杆之间适于通过连接至少一组x型连杆结构构成前框结构或后框结构,相邻两第一立杆之间适于通过连接至少一组x型连杆结构构成左框结构或右框结构,驱动车架连接于前框结构,第二立杆与适于构成前框结构的两第一立杆之间分别连接有至少一组x型连杆结构。

8、作为优选的:前框结构和后框结构分别包括一组x型连杆结构,左框结构和右框结构分别包括两组x型连杆结构,第二立杆与适于构成前框结构的两第一立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一组x型连杆结构。

9、作为优选的:驱动轮叉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立杆,辅助轮总成包括万向辅助轮和行进辅助轮,转向辅助可转动地连接于邻近第二立杆设置的两第一立杆,行进辅助轮可转动地或固定连接于远离第二立杆设置的两第一立杆。

10、作为优选的:驱动轮叉包括两侧板和适于连接两侧板的桥接板,驱动轮包括驱动轮轴,驱动轮轴的两端与两侧板固定连接,桥接板包括转轴和适于铰接拉手总成的铰接座,第二立杆包括第二转动座,第二转动座包括适于配合转轴的轴套。

11、作为优选的:万向辅助轮包括万向轮叉和安装于万向轮叉的万向轮,万向轮叉包括转轴,行进辅助轮包括行进轮叉和安装于行进轮叉的辅助轮,万向轮相较于驱动轮和辅助轮悬空设置,第一立杆包括第一转动座,其二第一转动座包括适于配合转轴的轴套,其二第一转动座固定连接于行进轮叉。

12、作为优选的:转轴包括限位端,限位端包括上端锥面和下端平面,轴套包括限位套,限位套包括形成于其内部的配合锥面、形成于其上表面的配合平面和若干周向均布的规则槽,上端锥面适于顶出配合平面,下端平面适于抵触配合平面以实现转轴与轴套之间的轴向限位。

13、作为优选的:每组x型连杆结构包括两交叉设置的单元连杆,底框结构包括转动枢纽和铰接于转动枢纽的四根底杆,

14、第一立杆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动座和第一连接座,单元连杆通过第一连接座或第一转动座铰接于第一立杆,底杆通过第一转动座铰接于第一立杆,

15、第二立杆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转动座和第二连接座,单元连杆通过第二连接座或第二转动座铰接于第二立杆。

16、作为优选的:还包括电源装置和控制组件,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箱和收容于电源箱内的电芯组,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板的电源接口和调速按钮,调速按钮设置于拉手总成,电源箱固定或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立杆,控制电路板收容于电源箱内,电源接口嵌设于电源箱。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在驱动车架设置驱动轮总成为电动营地车提供动力,在转向时电动营地车一般会出现重心偏转,驱动轮总成前置于主体车架之外,设置于主体车架的辅助轮总成适于形成支撑和分担载荷,偏转时包括轮毂电机的驱动轮不用承受偏转压力,转向更加灵活。进一步地,其二辅助轮总成可转动连接于主体车架,有利于同步驱动轮转向,使得转向更加顺滑。

19、(2)通过将拉手结构铰接于驱动轮叉,使得拉力直接作用于驱动轮,通过驱动轮带动车体总成转向,转向更加灵活,同时能够避免拉手结构与车体总成的铰接处产生不可逆损伤,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20、(3)通过设置规则槽使得限位套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同时夹持力大,同时通过设置上端锥面顶出配合锥面,有利于减小拧紧力矩,降低装配难度,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结构包括四根阵列设置的第一立杆,所述底框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所述驱动车架包括第二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与邻近设置的两所述第一立杆呈封边三角形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总成包括若干组X型连杆结构,所述侧框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结构和后框结构、相对设置的左框结构和右框结构,相邻两所述第一立杆之间适于通过连接至少一组X型连杆结构构成所述前框结构或所述后框结构,相邻两所述第一立杆之间适于通过连接至少一组X型连杆结构构成所述左框结构或所述右框结构,所述驱动车架连接于所述前框结构,所述第二立杆与适于构成所述前框结构的两所述第一立杆之间分别连接有至少一组X型连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结构和所述后框结构分别包括一组X型连杆结构,所述左框结构和右框结构分别包括两组X型连杆结构,所述第二立杆与适于构成所述前框结构的两所述第一立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一组X型连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叉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杆,所述辅助轮总成包括万向辅助轮和行进辅助轮,所述万向辅助轮可转动地连接于邻近所述第二立杆设置的两所述第一立杆,所述行进辅助轮可转动地或固定连接于远离所述第二立杆设置的两所述第一立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叉包括两侧板和适于连接两所述侧板的桥接板,所述驱动轮包括驱动轮轴,所述驱动轮轴的两端与两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桥接板包括转轴和适于铰接所述拉手总成的铰接座,所述第二立杆包括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包括适于配合所述转轴的轴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辅助轮包括万向轮叉和安装于所述万向轮叉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叉包括转轴,所述行进辅助轮包括行进轮叉和安装于所述行进轮叉的辅助轮,所述万向轮相较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辅助轮悬空设置,所述第一立杆包括第一转动座,其二所述第一转动座包括适于配合所述转轴的轴套,其二所述第一转动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进轮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限位端,所述限位端包括上端锥面和下端平面,所述轴套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包括形成于其内部的配合锥面、形成于其上表面的配合平面和若干周向均布的规则槽,所述上端锥面适于顶出所述配合平面,所述下端平面适于抵触所述配合平面以实现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之间的轴向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X型连杆结构包括两交叉设置的单元连杆,所述底框结构包括转动枢纽和铰接于所述转动枢纽的四根底杆,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装置和控制组件,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箱和收容于所述电源箱内的电芯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接口和调速按钮,所述调速按钮设置于所述拉手总成,所述电源箱固定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立杆,所述控制电路板收容于所述电源箱内,所述电源接口嵌设于所述电源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结构包括四根阵列设置的第一立杆,所述底框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的底端,所述驱动车架包括第二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与邻近设置的两所述第一立杆呈封边三角形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总成包括若干组x型连杆结构,所述侧框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结构和后框结构、相对设置的左框结构和右框结构,相邻两所述第一立杆之间适于通过连接至少一组x型连杆结构构成所述前框结构或所述后框结构,相邻两所述第一立杆之间适于通过连接至少一组x型连杆结构构成所述左框结构或所述右框结构,所述驱动车架连接于所述前框结构,所述第二立杆与适于构成所述前框结构的两所述第一立杆之间分别连接有至少一组x型连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结构和所述后框结构分别包括一组x型连杆结构,所述左框结构和右框结构分别包括两组x型连杆结构,所述第二立杆与适于构成所述前框结构的两所述第一立杆之间分别连接有一组x型连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叉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杆,所述辅助轮总成包括万向辅助轮和行进辅助轮,所述万向辅助轮可转动地连接于邻近所述第二立杆设置的两所述第一立杆,所述行进辅助轮可转动地或固定连接于远离所述第二立杆设置的两所述第一立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营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叉包括两侧板和适于连接两所述侧板的桥接板,所述驱动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爱琴朱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聂爱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