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95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5
本技术公布了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属于碳碳板检验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杆机构连接,连杆机构与抓取机构连接,连杆机构能实现抓取机构90度的拾取运动,抓取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吸盘;连杆机构包括联轴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铰接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侧端,另一端与固定板铰接连接;固定板的另一侧穿插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直线导轨成直线运动。本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碳板检验时需要人弯腰取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碳碳板检验相关,具体为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


技术介绍

1、碳碳板是一种由多层碳纤维布经过高温高压处理而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耐热、低热膨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化工等领域。碳碳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

2、碳碳板的检验主要包括尺寸检验、表面缺陷检验、密度检验、强度检验等,其中尺寸检验和表面缺陷检验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检验项目。尺寸检验主要是通过测量仪器对碳碳板的长度、宽度、厚度、平面度等参数进行测量,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表面缺陷检验主要是通过目视或者光学仪器对碳碳板的表面进行观察,以发现其是否存在裂纹、气泡、脱层、破损等缺陷。为了进行尺寸检验和表面缺陷检验,需要将碳碳板从存放处取出,并放置在检验台上。由于碳碳板通常具有较大的尺寸和较重的重量,人工取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损伤或者误差。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或者半自动地完成碳碳板取放的装置,以提高检验效率和精度,同时保护碳碳板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碳板检验时需要人弯腰取放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杆机构连接,连杆机构与抓取机构连接,连杆机构能实现抓取机构90度的拾取运动,抓取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取放碳碳板的吸盘;连杆机构包括联轴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铰接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侧端,另一端与固定板铰接连接;固定板的另一侧穿插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直线导轨成直线运动。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结构,省时省力,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重量轻便,可固定安装在各种位置。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直线导轨的90度方向设有第六连接杆,第六连接杆中部和末端设有第一轴承座,使第六连接杆为圆周运动。

6、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使第四连接杆的运动更加顺畅稳定。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支撑板的侧端。

8、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第二轴承座起到支撑作用。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杆的长度为第二连接杆的1/5-1/3。

10、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第一连接杆圆周运动时更加顺畅稳定。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减重槽;第二连接杆上设置第二减重槽。

12、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使整个结构更加轻巧。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三连接杆的底端与固定在支撑板上的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五连接杆连接。

14、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这样的结构设计保障了运动的稳定性。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之间连接采用间隙配合的销钉。

16、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销钉的结构设计保障转动的顺畅。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板中部设有支撑杆。

18、上述改进的技术效果为:提高整个结构的牢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对称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4)与连杆机构(100)连接,连杆机构(100)与抓取机构(200)连接,连杆机构(100)能实现抓取机构(200)90度的拾取运动,抓取机构(200)包括固定板(9),固定板(9)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取放碳碳板的吸盘(10);连杆机构(100)包括联轴器(4)连接的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与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7)铰接连接,第三连接杆(7)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2)的侧端,另一端与固定板(9)铰接连接;固定板(9)的另一侧穿插有第四连接杆(8),第四连接杆(8)的一端与直线导轨(12)成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导轨(12)的90度方向设有第六连接杆(14),第六连接杆(14)中部和末端设有第一轴承座(11),使第六连接杆(14)为圆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5)通过第二轴承座(16)设置在支撑板(2)的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5)的长度为第二连接杆(6)的1/5-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一减重槽(201);第二连接杆(6)上设置第二减重槽(6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杆(7)的底端与固定在支撑板(2)上的第一轴承座(11)上的第五连接杆(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5)与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与第三连接杆(7)之间连接采用间隙配合的销钉(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2)中部设有支撑杆(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对称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4)与连杆机构(100)连接,连杆机构(100)与抓取机构(200)连接,连杆机构(100)能实现抓取机构(200)90度的拾取运动,抓取机构(200)包括固定板(9),固定板(9)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取放碳碳板的吸盘(10);连杆机构(100)包括联轴器(4)连接的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与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7)铰接连接,第三连接杆(7)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2)的侧端,另一端与固定板(9)铰接连接;固定板(9)的另一侧穿插有第四连接杆(8),第四连接杆(8)的一端与直线导轨(12)成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碳板检验用的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导轨(12)的90度方向设有第六连接杆(14),第六连接杆(14)中部和末端设有第一轴承座(11),使第六连接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赢超刘俊锋王雄朱海群曾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晶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