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732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中空的灭弧室,灭弧室内布置有若干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灭弧栅片组,灭弧室内布置有静触头,静触头位于灭弧栅片组的下方,且壳体的后侧下方开设有供静触头出线端伸出的出口;壳体的前侧且正对灭弧栅片组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道;壳体的后侧上方开设有第二通道;壳体内还开设有压力腔室,压力腔室与灭弧室之间通过变径通道连通,变径通道与压力腔室相接的一端为第一出入口端,变径通道与灭弧室相接的一端为第二出入口端,变径通道自第一出入口端向第二出入口端的方向内径逐渐缩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灭弧室的介质恢复强度,防止电压的不断攀升导致的背后击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更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


技术介绍

1、塑壳断路器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配电线路重要的保护元件,能够防止线路过载运行,及时切断瞬时发生的短路电流,其中塑壳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是衡量其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

2、在交流系统中电流、电压都有周期性过零点的特性,塑壳断路器的开断过程也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分断过程中,触头在电动力的作用下瞬间分离并产生电弧,高温电弧短时间内将灭弧室内的空气电离,在灭弧室内形成带金属颗粒的高温高压蒸汽,压力气体通过灭弧室的出气通道排出金属蒸汽,电流过零点时,电弧熄灭。当压力气体排出后,灭弧室内压力下降,此时灭弧室内仍有金属蒸汽残留,随着电源电压的不断恢复,有可能重新击穿触头间的绝缘介质而在动、静触头之间产生新的电弧,新产生的电弧短接了已经进入栅片中电弧,导致电弧电压的跌落,这就是常说的背后击穿现象。背后击穿会使电弧在栅片内外来回窜动,不利于电弧电压的建立,从而降低了断路器的开断性能。

3、为解决背后击穿问题,业内专家、工程师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如在灭弧室内添加产气材料,提高触头间的绝缘介质恢复强度;如添加u形增磁块,加强触头间的磁场强度,利用电磁场强行将电弧拉入灭弧栅片。上述方案会增加成本且增加安装难度,结构增加会减少灭弧栅片的排布数量,降低灭弧效率。

4、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灭弧系统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更好的避免灭弧室内金属蒸汽残留问题,提高了灭弧室的介质恢复强度,防止电压的不断攀升导致的背后击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包括:

3、壳体,其内部形成有中空的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内布置有若干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室内布置有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位于所述灭弧栅片组的下方,且所述壳体的后侧下方开设有供静触头出线端伸出的出口;

4、所述壳体的前侧且正对所述灭弧栅片组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道,供动触头端部容纳及进行分断活动;

5、所述壳体的后侧上方开设有第二通道,供分断时产生的高压气体排出灭弧室;

6、所述壳体内还开设有压力腔室,所述压力腔室与所述灭弧室之间通过变径通道连通,所述变径通道与所述压力腔室相接的一端为第一出入口端,所述变径通道与所述灭弧室相接的一端为第二出入口端,所述变径通道自所述第一出入口端向所述第二出入口端的方向内径逐渐缩小;

7、当所述动触头作分断活动时,所述灭弧室内产生的高压气体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排出,部分通过所述变径通道进入所述压力腔室内,使得所述灭弧室与所述压力腔室之间形成压力差,所述压力腔室内的高压气体形成向所述灭弧室的第二通道方向流动的喷射气流,以进一步带走所述灭弧室内的金属蒸汽。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呈对称结构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所述灭弧室由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拼接形成,且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通过固定件构成刚性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斜坡面,且斜坡面的竖直投影与所述第二通道部分重叠,斜坡面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出入口端的正上方,以引导喷射气流朝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流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径通道内固定布置有过滤网。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腔室开设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的侧壁中,且所述变径通道为贯通所述第一外壳或第二外壳的内侧壁以连通所述压力腔室与所述灭弧室的喇叭形通孔,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第二通道布置。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成型有间隔筋,所述间隔筋位于所述静触头的下方,用于静触头定位安装,所述压力腔室由所述间隔筋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且所述变径通道成型于所述间隔筋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壁开设有供灭弧栅片组插接的插口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通过在壳体内开设与灭弧室相接通的压力腔室,使得在分断过程中,由灭弧室内产生的金属蒸汽会部分通过第二通道排出,使得灭弧室内的压力急剧下降,部分金属蒸汽通过变径通道进入压力腔室内,使压力腔室形成新的高压状态,利用灭弧室与压力腔室之间形成的压力差,使得压力腔室内的高压气体形成向灭弧室的第二通道方向流动的喷射气流,以进一步带走灭弧室内的金属蒸汽,保证了灭弧室内不会存在金属蒸汽无法排出,存在残留的现象,最终提高了灭弧室的介质恢复强度,防止电源电压的不断攀升导致的背后击穿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模块化安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缩减了装配工艺,且不会影响灭弧栅片的布置位置与数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呈对称结构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所述灭弧室由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拼接形成,且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通过固定件构成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斜坡面,且斜坡面的竖直投影与所述第二通道部分重叠,斜坡面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出入口端的正上方,以引导喷射气流朝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通道内固定布置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腔室开设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的侧壁中,且所述变径通道为贯通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壁以连通所述压力腔室与所述灭弧室的喇叭形通孔,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第二通道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成型有间隔筋,所述间隔筋位于所述静触头的下方,用于静触头定位安装,所述压力腔室由所述间隔筋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且所述变径通道成型于所述间隔筋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壁开设有供灭弧栅片组插接的插口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呈对称结构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所述灭弧室由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拼接形成,且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通过固定件构成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斜坡面,且斜坡面的竖直投影与所述第二通道部分重叠,斜坡面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出入口端的正上方,以引导喷射气流朝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通道内固定布置有过滤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咸李冰燕
申请(专利权)人:西屋开关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